中國爲什麼要進口美國大豆?

棲雲小鎮

中國為什麼要進口美國大豆,原因很簡單:

第一,我們產不了那麼多大豆;

第二,美國大豆“物美價廉”。

這麼說吧,如果稍微熟悉國內大豆市場的人,就不會問出這個“門外漢”的問題了,當然筆者不奢求每一位國民都是糧油行業的專家,這樣的話,筆者這樣的三農媒體人就沒必要存在啦,哈哈。

我國每年大豆需要1.1億噸大豆!

下面,筆者就為大家詳細的說一說為什麼中國要進口美國大豆!

首次,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2017年,我國大豆消費量在1.1億噸左右,也就是11000萬噸。

2017年,我國大豆產量在1450萬噸左右,是的,你沒有看錯,是1450萬噸。

2017年,我國進口大豆總量在9700萬噸左右,是的,你也沒有看錯,就是9700萬噸。

國內大豆需求量突破了1.1億噸,而國產大豆的總產量只有區區1500萬噸左右,這其中有超過9500萬噸的缺口,怎麼辦?只能依賴於進口。

大豆需求為什麼不能全部國產?

看完上一個問題,想必很多朋友都應該要問了,既然我國每年的大豆需求量那麼高,為什麼不能夠完全由我們自己來產呢?每當看到這個問題,筆者心中都有一句你們真是“圖樣圖森破”要說。

首先,你要知道,我國目前的大豆平均畝產只有不到150公斤每畝,也就是不到300斤/畝的平均產量,要想實現1.1億噸也就是220000000斤的總產量,至少要用7.7億畝土地,這對於我國日益緊張的土地資源來說是不可能的!

用將近8億畝耕地來種植大豆?還種不種小麥了?還種不種玉米和稻穀了?如果真的這樣做了,可是要鬧饑荒的,是要出大亂子的。

為什麼進口美國大豆?

那麼,咱們接著來聊下一個話題,為什麼偏偏要進口美國大豆?

原因很簡單,美國大豆價格便宜。

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個大豆生產國——巴西、美國和阿根廷中,就數美國大豆平均畝產最高,種植成本最低,其市場價格最低,所以,和其他國家的大豆相比,美豆在市場價格上有明顯的優勢,目前,美豆的到港完稅價多在3200元/噸左右,較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有100元/噸左右的價差。

而且不管是美國、巴西還是阿根廷,種植的都是轉基因大豆,目前世界大豆貿易中90%以上都是轉基因大豆。不僅中國沒得選,歐盟、日本等國也是如此,只能進口這些轉基因大豆。

2018年,我國進口美豆總量不低!

所以,綜合考慮,我國每年要從美國進口數千萬噸的轉基因大豆,2017年,這個數值是3300萬噸左右。

2018年,雖然這個數值將會有所降低,但依舊會比國產大豆的總產量要高。

可以這麼說,即便是2018年進口美豆總量較去年減少一半,很有可能還是比2018年的國產大豆總產量要高......

每當想起國產大豆,筆者都忍不住一聲嘆息。

我是鍾情三農。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會積極與大家交流。


鍾情三農

中美貿易戰,讓進口美國大豆走上前臺。那麼,中國為什麼要大量進口美國大豆呢?

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緯度找到答案。

第一,從需求來看:

大豆是中國飲食結構的關鍵組成部分,是居民植物蛋白消費的重要來源。進口大豆在中國的用處,不僅在於豆腐、豆漿等豆製品的消耗,更重要的是榨油和豆粕,而豆粕是養殖業的重要飼料來源。

隨著國人飲食多元化,對油、肉、蛋、奶等需求也不斷加大,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養殖大國。2017年我國豬牛羊禽肉產量8431萬噸,禽蛋3070萬噸,牛奶3545萬噸。而養殖家禽,每年約需3億多噸的飼料,其中,需豆粕7000萬多噸。

中國是大豆的原產國,也曾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1995年以前,完全可以自給自足,還可以出口一些,但如今,進口依存度接近90%。



第二,從國內供給來看: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1.17億畝,比上年增加871萬畝;產量1916.9萬噸。近兩年產量出現回升趨勢,即便如此,缺口依然很大。依照目前國產大豆平均單產120公斤/畝,如單靠自己供給,換算下來需8億畝的耕地種植大豆才能滿足需求,而我國糧食播種面積2017年實際僅為16.83億畝。

考慮我國現有的20多億畝耕地資源,重點是保口糧、保穀物,加上棉、油、糖、菜等作物,增加大豆麵積的空間確實有限。如果大量增加糧種豆,又會帶來其他主糧的進口高企。再加上國內種植的大豆為非轉基因,相比玉米等性價比低,行情不穩定,農民種植意願不高。

第三,從內外價差來看:

美國大豆源自中國,如今卻早已反客為主,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大豆種植國和第二大大豆出口國。2010年,美國的大豆播種面積是4.65億畝,2017年為5.43億畝,增幅達到了16.8%,產量也從9066萬噸增加到11951.8萬噸。其主要源於對大豆轉基因技術的改造。

轉基因大豆抗除草劑和抗蟲害等功能讓種植成本大大降低,從這點來講,轉基因大豆解決種植大豆的痛點。如今美國95%的大豆是轉基因大豆。同時美國土地相對豐富且利於規模化作業,再加上美國瘋狂的大豆補貼政策,美國大豆的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美豆成為美國的“黃金豆”。

在“比較優勢”下,最終美國大豆以低價的生產成本擾亂了國際大豆市場,造成了大豆傾銷的不公平貿易。以2018年3月2日為例,到港進口大豆價位看3420元/噸(1.71元/斤),而國內大豆市場價在1.8-1.9元/斤。

第四,從綜合利用價值來看:

轉基因大豆蛋白含量低,口感較差,但出油率可以達19%-22%;中國大豆蛋白含量較高,口感也更好,但出油率只有16%-17%左右。美國大豆比國產大豆高出2%-5%的出油率,壓榨利潤高。到岸價低、綜合利用率高,讓進口美國大豆成為市場的必然。

當然對於轉基因大豆,國內消費者普遍較為敏感。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第一批實施標識管理的農業轉基因生物目錄中,5類17項中的轉基因大豆相關佔據一類,包含大豆種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要求必須標識。



第五,從進口占比來看:

據海關統計,2017年中國進口大豆9554萬噸,同比增加13.9%,創歷史新高。自2010年到2017年,中國大豆進口量已由5479.8萬噸增加到目前這一數據,增幅高達74.3%。中國對進口大豆的依存度在飛速上升。

第六,從貿易合作來看:

我們有需求,美國有供應,中國進口美國大豆原本只是正常的貿易行業。一直以來,中國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家,且佔比不斷上升。 2010年至2017年,中國自美國大豆進口量從2359.7萬噸增至3285.6萬噸,增幅39.2%。2017年,中國進口的美國大豆佔美大豆出口總量的57%,超過其他國家進口美國大豆的總和。單品類產品中,美國對華出口大豆最多。對華大豆出口金額佔對華出口總金額的11%,佔對華出口農產品金額58%。所以,大豆出口對美國農產品貿易舉足輕重,甚至對美國經濟也具有重要影響。



第七,能否改從其他國家進口替補:

對於大豆對美國的依賴度,中國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前些年我國政府也針對美國大豆採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並逐漸將進口的大豆方向從北美向南美轉移,現在巴西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大豆出口國家。

目前,巴西大豆產品增至10年前的1.8倍,並與居全球產量首位的美國大豆產量的差距縮小至650萬噸;且巴西大豆的平均蛋白質含量38%高於美豆34.1%。2017年,我國進口大豆9554萬噸。其中,自巴西進口5092.9萬噸,佔進口總量的53.3%。

4月11日,據諮詢機構Agrural公司稱,2017/18年度巴西大豆產量有望達到創紀錄的1.19億噸,因為大部分產區的大豆單產高於預期。本年度阿根廷大豆作物一直受到持續乾旱的影響,大豆產量數據可能進一步下調。

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背景下,正在靜觀其變的南美大豆貿易商可能會坐地起價,再加上港口距離問題,中國要找到其他替補進口將面臨更高成本。



有利的因素是,此時,東歐及俄羅斯等地的貿易商也都尋求開拓中國市場。

第八,貿易戰的影響:

長久以來大豆被喻為中美貿易戰的殺手鐧;在以往美歐的貿易爭端中,農產品一直是美方的軟肋。中國反制措施消息一出,美國農產品期貨全線大跌,當日美大豆跌4%、美豆粕2.59%、美豆油2.75%。

但貿易戰是雙刃劍,一旦實施,對中美兩個超級大國未來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對於中國而言,對糧油市場的影響不大,可替代花生油、菜籽油等食用油品種供應充足。但考慮國內肉奶蛋白消費正日趨增強,豆粕價格上漲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養殖業成本的上漲。並傳導到農產品以及養殖業的漲價,形成連鎖反應。但考慮飼料中豆粕用量一般為20%左右,可以一部分用玉米替代。中信建投證券的分析認為,對美大豆加徵關稅後對國內CPI的影響約為0.08至0.23個百分點,通脹仍屬可控。



而對於美國豆農來說,失去了像中國這樣的大賣家,出口難以實現,收益將大幅下滑。美國大豆出口委員會在最新公佈的一份報告中提出,如果中方關稅制裁落地,美國對華大豆出口可能暴跌71%。中美貿易摩擦已經影響到美國豆農春播。往年3月底至4月初,美國艾奧瓦州得梅因的農場主開播大豆,但今年卻還未開始。雖然美農場主還有機會調整種植作物,但高粱、玉米等替代作物同時入圍中方貿易反制名錄。美農憂心忡忡。

所以,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想打貿易戰,但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美國出狠招,我們必然要亮利劍!


三農之聲

看來題主是圈外人的概率極大,圈裡人不會問這樣的基礎性問題,下面我就從不同的維度對這個問題進行分享。

1、據海關統計,2017年,我國進口大豆9554萬噸。其中,自巴西進口5092.9萬噸,佔進口總量的53.3%;自美國進口3285.3萬噸,佔進口總量的34.4%。另外,2017年國產大豆產量不過1455萬噸。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國產大豆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必須要大量進口。

2、有人說,中國以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現在淪落為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實在是不應該,我們應該多種大豆,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然而,從耕地面積上看,中國一年進口近億噸大豆,相當於8億多畝耕地的產量,佔中國18億畝耕地總面積的40%。中國的耕地需要優先保證水稻、小麥等主糧的生產,哪有這麼多耕地種大豆。另外,國內種植的大豆主要是非轉基因,相比玉米等性價比低,農民不願意種。

3、2017年我國豬牛羊禽肉產量8431萬噸,禽蛋產量3070萬噸,牛奶產量3545萬噸。每年養活這些豬、羊、雞、牛等需要3億多噸的飼料,需要消費7000萬多噸的豆粕。由於國產大豆數量有限,只能依賴國外進口。

4、昨天,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玉米、汽車、化工品、飛機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徵25%的關稅。消息傳出後,美國農產品期貨跳水,芝加哥CBOT美豆1805盤中一度跌幅超4%。除了美國大豆期貨跳水外,美國農產品期貨全線大跌,玉米下跌超3%、大豆下跌3.3%、小麥下跌1.7%、豆油下跌1.8%、豆粕下跌2.9%。

5、進入2018年,豆粕價格漲幅已經達到400元/噸。若中美貿易戰真的打響,美國大豆對華出口將受到重大影響,由於中國自美國進口大豆量佔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的60%左右,據相關專家分析,如果實施的話美國對華大豆出口將暴跌50%以上。

總之,我們有需求,美國有供應,所以中國進口美國大豆原本只是正常的貿易行業。但如果美國真的悍然掀起貿易戰,中國也能承受美國大豆進口量大幅減少的衝擊,進口的缺口可以通過南美國家填補。比如,巴西、阿根廷等。

上述分析,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畜牧大集網

據海關統計,2017年,我國進口大豆9554萬噸。其中,自巴西進口5092.9萬噸,佔進口總量的53.3%;自美國進口3285.3萬噸,佔進口總量的34.4%,美國居中國第二大豆進口國的地位。此外,2017年國產大豆產量不過1455萬噸。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在大豆上已經不能自給自足了。

過去我國東北黑土地上盛產東北大豆,但後來美國來了改變品種的大豆對國內大豆產業造成了嚴重衝擊,美國大豆好在哪裡呢?一方面美國大豆改良品種的出油率要比中國本土大豆高出不少;另一方面美國是現代化農業生產,3%的人口養活了全美人口還有富餘,他們生產出來的大豆的價格要比中國更便宜。中國老百姓當然是買便宜的,不會買貴的,如此一來,中國大豆就逐步退出市場。不要說大豆,就連我國的玉米、豆油等農產品也還是要依賴於國外進口的呢!

此外,中國14億人口都要吃動物類肉製品,很少有人純粹吃素的了,所以肉類的需求量也在快速上升,2017年我國豬牛羊禽肉產量8431萬噸,禽蛋產量3070萬噸,牛奶產量3545萬噸。每年養活這些豬、羊、雞、牛等需要3億多噸的飼料,需要消費7000萬多噸的豆粕。中國人近年來對肉食需求大增,所以對肉類的需求增加,也就激發了對進口豆類需求的增長。

最後,國家現在的主糧還勉強夠吃,但是對糧食的需求也在增加,原因是隨著中國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糧食以外的深加工產業也耗用了大量的糧食,比如釀造大量白酒,最近傳言茅臺酒供不應求,就是國人有生活水平提高,對糧食深加工的產品需求開始擴大,而中國的可耕土地面積有限,政府先要確保糧食需求穩定,那麼就會把大豆放在稍微次要的位置,近年來主要還是依賴於進口大豆,以解決國內對大豆的需求。


不執著財經

我來回答,國家也會向國內的豆農收購大豆只是國內大豆種植的太少了從國內的行情來看,國產的大豆在同美國進口大豆對比時顯的沒有太大的優勢,為什麼要從美國進口大豆,因為我國的國產大豆供給不足,這會影響我國的食用油的供應,在加上美國的大豆質量好價錢低。

根據我國在2017年,全年進口的大豆就有9500萬噸還要多,其實我國在2017年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的大豆產量為1900多萬噸,差距以經達到了近5倍多如果我國不去近口大豆,想單獨的依靠我國的國產大豆供給,決對滿足不了我國國內的需求國內的糧食就會危機,國家進口大豆可以說是這是國家的即定方略,隨然國家也增了900多萬畝的大豆,但是我國的大豆土地面積不會永遠的增下去的,還的滿足我國國內的需求,還得避免國內糧食的危機,所以我國指能從美國進口大豆。

現在我國居民平均每人平均食用油數量為20升,我國是一個消費大豆最多的國家,絕大部分被用做於豆制食品的製作如果我國不進口這9500萬噸的大豆,食用油市場的缺口太大了我國也指有從美國那裡進口大豆了。

由於美國的大豆產量高,美國大豆補貼很高人家的成本很低,導致了美國大豆的出口價格比國內價格還要低,從國內的大豆的需求量上來說,我國的大豆跟國內大豆的生產量來說跟本滿足不了國內的大豆市場,消費量最大的不是,豆腐,豆花,豆油,其實消費量最大的是我國的養殖業,優其是中國的消費量是巨大的,如果我國要保證自己的生豬產量,和肉蛋的供給等,都需要很多的豆粕來作飼料,我國必須要進口大量的美國的大豆。

如果我國不從美國進口大豆,把美國進口的大豆的訂單給巴西,可是把巴西的大豆給買光了也達不到我國進口的數量,所以說,在大豆進口這一項上,想一下子直接不從美國進口大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指有一點點的來,規跟接底就是因為我國的老百姓是一個消費豆制食品最多的國家,還必須的要買美國的大豆。


農叔LIFE

這個問題涉及到中國的糧食安全。這些年,美國政府的大力補貼發展大豆種植,蠶食了中國大豆市場的很大一部分,幾乎摧毀了中國的大豆產業。

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7年,中國大豆進口量由5479.8萬噸增加到了9552.6萬噸,增幅高達74.3%。2017年中國前三大的大豆進口國分別為巴西、美國和阿根廷,進口量分別為5093、3285、658萬噸。與此同時,中國大豆產量連年下滑,2016年產量僅有1294萬噸,不及進口量的七分之一。

其中美國雖然不是最多的,但比例也很高。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美國大豆的數量超過了美國總出口量的57%,近年來進口量整體呈現不斷加大趨勢。根據美商務部數據表明,單品類產品中,美國對華出口大豆最多。前些年我國政府也針對美國大豆採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

但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國也在加大大豆產業扶持力度,農業部數據顯示,中國大豆在2017-2018年度的產量增長15.07%,達到1489萬噸,近兩年產量出現回升。

我國進口大豆目前主要用於兩方面:一是飼料豆粕,二是食用豆油。中國有著十幾億人,食用油使用現在是大量增加,人均使用量年消費從上世紀80年代初的2.6公斤增加到目前的22公斤,所以我國進口大豆也是難免的。但從糧食安全的角度看,不能對外形成很大的依賴。


牛熊交易室

中國為什麼要進口美國大豆?
我國生產的大豆不能滿足本國市場需求嗎?為什麼要花錢進口美國大豆?

中國是大豆的消費大國,也是大豆種植生產大國,也是進口美國大豆的大國。1996年是中國大豆的轉折點,由大豆淨出口國,變成了大豆淨進口國。隨後逐年上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淨進口國,美國大規模種植大豆,於是美國成了大豆主要進口國。

2015 年中國進口大豆 7835 萬噸,佔全球大豆進口的 63.4%,是國產大豆產量的 6 倍,佔國內大豆消費量的 90%左右,大豆消費對外依存度逐年提升。

中國自產大豆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大豆需求量,需要進口大量大豆補充市場的需求量。在我國大豆主要用於豆粕飼料,食用豆油和食用大豆。

1、我國大豆種植的現狀。種植面積減少,大豆需求量卻連年增長。

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帶動大豆的需求也大幅增長,而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已經飽和,很難滿足日益增長的大豆需求。種植大豆每畝的利潤比玉米的利潤更低,黑龍江等大豆主產區,很多都種植玉米代替大豆的種植。

從2009年開始,大豆的種植面積連年下降,而大豆的需求量卻連年增長,使得不得不依賴進口大豆滿足日益增長的大豆需求。

2、豆粕飼料的大豆原料的需求量日益增長

豆粕飼料是豬飼料等其他飼料的主要來源,2016年豆粕的消費量達到6000萬噸,豆粕的需求量還在上升,增速開始放緩。主要原因是現在大規模的養殖,需要大量的豆粕為原料做飼料。已生豬為例,在2000年以前還有很多農村人散養生豬,散養豬主要是以野菜,蔬菜等五穀雜糧餵養,飼料的需求量很少。2000年以後,散養生豬越來越少,都是規模養豬,規模養豬都是飼料餵養。規模養殖戶的增長,帶動飼料的需求量增長,也帶動了豆粕的需求量增長。

3、食用豆油的大幅增長

在以前市場很少看到大豆食用油,現在市場上的大豆食用油隨處可見。大幅增長的大豆食用油,帶動大豆的需求量增長。

4、大豆的食用

在我國大豆的食用產品主要有毛豆,豆腐,腐竹,豆類小吃等等我們常見的產品。我國是食用大豆的主要消費國,人們對都大豆及豆製品的喜愛源遠流長。大豆被我們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大豆也是我們最喜愛的農產品之一。

結語:我國人民對大豆是情有獨鍾,用大豆做成的美食,加工成的豆類副產品種類繁多,大豆的使用量和需求量一直穩步增長。而我國的大豆產量卻沒有跟上日益增長的需求,所以我們從大豆主產國美國進口大豆。


昕瑞生態

正如題主所說國產大豆確實不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此外我們分析一下另外兩個問題不進口美國大豆是否有其他備選對象?美國大豆價位是不是比國產大豆低廉?下面我們逐條來看一下。

國產大豆的現狀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從進入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蛋白及油料需求就顯得越來越捉襟見肘了。於是從上世紀1996我國開始批准進口大豆來彌補國內的市場需求。這也是我國國產大豆供給不足的一個體現。從進口這麼多年的大豆情況看,我國的大豆產業可以說是止步不前的,產量基本穩定在1300萬噸上下。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看,所有豆類(大豆、綠豆、蠶豆等)作物的產量也不過1917萬噸。單一看這一數字可能沒太大概念,我們看一下2017年的大豆進口量:9550萬噸;2016年大豆進口量8300萬噸。對比下來就顯得我國國產大豆對於國內巨大需求面前顯得多麼微量了。

或許會有朋友說,不去進口大豆,我們國家自己也可以生產,滿足國內供給。我想說這個想法真的太幼稚了!如果不依賴進口大豆,我國的大豆種植面積需要再提高7倍,什麼概念呢?我國2017年的大豆種植面積為1.07億畝,產量為1310萬噸,換算下來也就是說需要拿出7.75億畝的耕地來滿足國內大豆的種植需求。而我國當下耕地總面積還不到21億畝,佔了三分之一還要多,試問由此造成的糧食短缺該如何解決?我國當前人多地少的情況恰好同美國相反,美國人少地多,有條件拿出耕地種植大豆,並且不為口糧短缺而發愁,我國如果真的拿出那麼多耕地種植大豆的話,恐怕就要有人上街乞討了。此話雖然誇張,但是糧食短缺的局面卻是肯定的。

是否有其他備選進口對象?

很多朋友提到美國就來勁,但是美國技術等先進的事實卻也不容否認。談到當下話題,如果不進口美國大豆,還有別的國家替代嗎?當前世界三大大豆生產國:巴西、美國、阿根廷。

有數據表示當前巴西和美國大豆產量均在1.17億噸,但是巴西稍微比美國低一點。也有報道稱,很快巴西大豆產量即將超越美國。而阿根廷大豆大豆今年產量在4000萬噸附近。加之今年氣候乾旱因素,美國巴西大豆也都可能出現大面積減產。暫且不論減產的因素,通常三大大豆出口國的大豆一半出口一半自銷。也就是說如果不進口美國大豆的話,以巴西阿根廷大豆總產1.56億噸的一半來計算,尚無法滿足我國的大豆需求!更何況巴西和阿根廷出口大豆還要供給世界其他國家。這種情況下,不進口大豆可能嗎?

進口大豆價位低出油率高

從大豆價位來說,進口大豆普遍要比國產大豆價位低出1毛甚至更多。並且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出油率普遍還要比國內大豆出油率高出1-2個百分點。面對國內食用油供給如此短缺的情況下,榨油也是大豆的主要用途。從榨油來說,進口大豆和國產大豆那種更加受到歡迎自然不言而喻。而大豆加工企業來說,有更為便宜、出油率高的大豆為何不用呢?

從上面的幾條分析看,當前進口大豆、美國大豆的局面是不可逆轉的。因為國產大豆確實無法滿足國內大豆市場的需求,並且,不去進口美國大豆,其他國家也難以滿足我國的需求。除非我國放棄食用大豆製品,但是這可能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或者添加關注,為您分享更多農業科學信息。


科學興農

美國現任的駐華大使叫特里·布蘭斯塔德,這位先生出生在艾奧瓦州一個農場主家庭,他先後6次出任艾奧瓦州州長,可以說他對艾奧瓦州的瞭解應該是瞭如指掌。童靴們可以上網查公開的資料,你會發現,他跟咱們的老大有交往,這也說明了2點:

1、川普對咱們老大的重視

2、美國對農業(出口中國)的重視

為什麼提到農業了呢?

因為艾奧瓦州號稱“美國的糧倉”,它與咱們有不少農產品貿易的交往。艾奧瓦州又譯作愛荷華州、愛我華州或衣阿華州,你看這名字起的,愛我華,依阿華,似乎證明著什麼。

也的確,這個州主要的農產品有玉米、大豆,畜產有牛與豬,而玉米產量在50州內居第一位,大豆和燕麥產量居全國第2位。

而這些農作物產品對咱們來說是最感興趣的!

這幾年國人吃肉的數量翻番的增長,國人“天天吃肉”的事實也有證據可尋

1、城鎮化進程使得中國每天新增大約2000萬的城鎮人口,而城鎮居民往往會消費更多的肉類。

2、1989年,上海第一家肯德基(KFC)門店在外灘一個英國紳士俱樂部的舊址開業的時候,中國人均肉類消費量是每年20公斤。經過近30年的收入增長,如今這個數字已超過每年62公斤。

總之,國人是越來越能吃了(是不是也暗示未來是醫藥的天下?)為了滿足國人的胃口,勢必養殖業發達才行,因此養豬養牛羊等的飼料就要有足夠的充足。

我們這片土地的糧食不可能只喂牲口,人口這麼多,人還不夠吃,只有向外採購才行,所以我們從美國進口大豆,需求量近1億噸了,可以說中國是美國大豆的最大市場。

飼養牲口的食材有了,畜牧業肯定跟著就會發展起來,我們從日常能接觸到的畜牧業經營模式的改變就能發現,比如豬以前的養殖方法是弄一個後院,然後給豬餵食剩菜,現在不是了,現在是流水線工業化企業模式。

農業部有一組數據雖然不是最新的,就可以看到這幾年的驚人變化:

從2005年到2015年期間,中國大型家禽養殖場佔全國養殖總數比例從三分之二提高到逾90%,大型養豬場佔全國養殖總數比例從16%提高到估算的50%

產業的繁榮伴隨的就是產業的合作,例如:美國嘉吉在安徽省投資3.6億美元打造了一個養雞產業鏈,每年處理6500萬隻雞。

資料:美國嘉吉是世界四大糧商之一(另外為ADM、邦吉、路易達孚),最大的動物營養品和農產品製造商,總部設在美國明尼蘇達州。

去年4月份,嘉吉與中國新希望集團和另一家合作伙伴在天津投資了1億美元的大豆壓榨廠,你看最近的貿易戰爭吵,新希望集團的老總劉永好還出來說話了,他表示針對大豆進口的任何長期行動都會導致中國通脹上揚,他還說,原料價格上漲會影響飼料價格,最終影響到中國的所有人,當然,他也說了一些額外的冠冕堂皇的話。

可以說,也正因為能吃,有龐大的吃的需求,國內又不能滿足,才會出現來自於國際大豆產品的供應鏈!

(新美大使一家)

那麼國內國外的大豆是怎麼一種情況呢?

國內大豆:收成很少超過1500萬噸的,且本土大豆的生產成本比進口大豆成本高。為什麼這麼低?有一個原因,我們禁止本土大豆使用轉基因作物。

國外大豆:因為進口的大豆主要用於動物飼料和食用油,所以我們沒有轉基因的限制,

目前我們從國外進口的大豆比例大概是這樣:

55%巴西、35%美國、10%阿根廷

巴西和美國的比例也會變,取決於價格、政治考量等多方面因素。

如此巨大的大豆需求量對大豆輸出國影響很大,比如:

美國的哥倫比亞河上原本是小麥出口的碼頭被改造成用於大豆玉米出口的碼頭,以便於服務中國。

美國北達科他州本來不適合種植大豆,這個美國本土氣候最寒冷的州被開墾成種植大豆的產地,用於出口中國。

巴西馬託格羅索州的索裡索市大草原的面貌被逐漸的破壞掉用以種植大豆。

等等

整理了大豆的相關資料後,我有一個最大的感悟,我們是全球經濟自由化的受益者,同時我們又都會受到全球化經濟的影響,也就是從今天起,中國人在對外平臺的每一句表態和每一個行為,都可能影響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醜島君

中國大豆必須依靠進口,只靠本國大豆肯定是滿足不了人民的生活需要。

首先給大家算筆賬。如果中國每人一天按照0.6兩豆油,這個數字包括了所有的熟食品,比如火腿腸以及點心和油炸食品等。那麼一個人一年大約需要20斤豆油。全國有近14億人口,一年全國食用豆油為280億斤。根據本人最近幾年種的大豆畝產為500斤,出油率最好為14%,也就是說一畝地可以出70斤豆油。如此而算中國一年大豆種植面積為280÷70=4億畝。

國家統計局所統計的數字顯示:2017年豆類種植面積為1035.2萬公頃。可換算成1.55億畝。玉米種植面積為3544.52萬公頃,換算成5.3億畝。

如果大豆不進口,那麼在現有的種植面積基礎上還的增加4—1.55=2.45億畝。通常只有種玉米的土地才適合種大豆。這樣玉米種植面積少了5.3—2.45=2.85億畝。根據統計局調查玉米一畝地產量為700斤,玉米缺口為2.85✘700=1995億斤。換算成9975萬噸。

也就是說如果不進口大豆,就的進口近1億噸玉米,如此龐大的數字是太難了,不如進口大豆合適。

進口大豆出油率高,價格也低,所以選擇了進口大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