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鬧了史上大笑話,主力機構全部陣亡,A股發生什麼了?

本傑明·格雷厄姆作為一代宗師,他的金融分析學說在投資領域產生了巨大震動,如今活躍在華爾街的數十位管理著上億美金的基金經理都自稱是格雷厄姆的信徒。而他目前在世的最有名的學生就是:巴菲特。

投資箴言:

1.對股票價格要斤斤計較,要像超市購物,不要像買化妝品,真正重大的損失總是在投資者忘了問“多少錢”之後。

2.高增長不等同於高盈利。上漲的股票風險增加而不是減少,下跌的股票風險減少而不是增加。

3. 投機不是不行,但致命的威脅是投機卻自以為投資。投機時就要像理智尚存的賭徒,只帶100美元去賭場,把棺材本鎖在家中保險箱裡。

4.別看到星巴克生意好就去買星巴克的股票。買熟悉的好公司,這話只對了一半。另一半是還要價格合適。

5.在大家恐懼時貪婪,在大家貪婪時恐懼。行不行?這個策略的問題是熊市無底,牛市無頂。

中國股市鬧了史上大笑話,主力機構全部陣亡,A股發生什麼了?

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有錢人,希望可以發財,但是往往真的賺到錢的人只是少數。而有些人拼盡全力,每天忙裡忙外,努力的程度是很多人的好幾倍,但是結果卻沒有賺到錢,這是為什麼呢?

這些人其實並不是其他人,就是咱們口中經常說的“老實人”,經常說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好像這句話並不是很實際,應該是努力了不一定有收穫,這句話也在“老實人”的身上體現出來了,但是為什麼“老實人”就賺不到大錢呢?下面就來看看原因吧!

1.太過中規中矩,死板教條

從字面就可以看出老實人做事很老實,說的好聽叫老實,說的難聽一些就是死板教條,做事有自己的一套規矩,而且是不可以違抗的規矩,不管什麼事情,他們都會按照自己的一套規矩去做事,這樣雖然很好,但是不夠靈活。想要賺錢創業,就必須夠靈活,太過於死板只會讓路走入死衚衕!

2.省錢的作用是有限的

在理財中,省錢有利於財富累積。但是想靠省錢來發家致富是很難的,與其花盡心思去想著怎樣省錢,不如去拓寬自己賺錢渠道,開源永遠比節流重要。

3.承擔風險能力不高,膽子小

想要靠創業賺大錢,那必須有冒險精神,很有衝勁,如果大家看過那些創業的成功人士,你就可以看到他們身上有一種氣質,他們喜歡把不可能的事情化為可能,李彥宏曾經說過,他們就是把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的,如果別人說不可能那就不做了,那一輩子都會一事無成!

4.過於謙讓,錯失良機

老實人的確是個很好的品格,但是在競爭激烈的時代,老實就成了一把雙刃劍,一般都是犧牲自己,成就別人,這種品質很高尚,但是自己卻沒有辦法賺到錢,畢竟競爭是很殘酷的,有時候在競爭上,不是自己贏了,就是別人贏了,如果自己一味的謙讓,那隻會讓自己走不下去!


靠炒股到底能不能發財?

有一個理論我覺得非常有道理,那就是二八理論。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遵循這個規律,百分之20的人賺大錢百分之80的人賺小錢或者不賺錢,投資創業打工選美等各行各業都遵循這個規律。馬雲在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第三場論壇“新作為——創客好時代”上發表的言論:“很多人講炒股,記住,天下沒有人靠炒股發財,沒有。要靠投資(才能賺錢),投資和炒股是有巨大差異。“對這段話的上半部分我非常的不認同,投資包括了炒股,比如投資地產,投資股票,投資藝術品,投資期貨,投資郵票,投資的領域太多了,炒股只是其中一種。投資和炒股當然有差異了,在這裡不去討論這一點,我主要分析前半部分,天下沒有人靠炒股發財,真是如此嗎?首先我是不認同的,而且我還有很多理由和案例反駁這一點。下面我詳情分析一下。

外國人靠炒股賺錢的我就先不舉例了,因為大家都認識,比如索羅斯,巴菲特。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人賺錢有人虧錢。我舉些國內靠炒股賺錢的案例吧

馬化騰

騰訊創始人創業之路是靠炒股掘得的第一桶金,有傳言馬化騰的啟動資金來自炒股,傳說他曾經有過把10萬元炒成70萬元的手筆。對此,馬化騰本人沒有正面回應過,但馬化騰承認自己曾經靠開發股霸卡發過一筆小財,並藉此進入資本市場,獲取資本原始積累。眾所周知,馬化騰的父親本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因此在資本市場上馬化騰還是有人可以請教的。

中國股市鬧了史上大笑話,主力機構全部陣亡,A股發生什麼了?

劉益謙

1990年,上海為股狂。雖然對股票一無所知,但強烈的財富慾望讓劉益謙決定必須要搏一下。他以每股100元的價格買入100股“豫園商城”,到了1992年,這100股股票竟以每股1萬元的價格賣出,淨賺了近100萬元。生命中的第一隻股票成了劉益謙財富之路崛起的轉折點。就這樣,苦日子出身的劉益謙享受著“錢生錢”的快樂。如果說從國債到股票,徹底打開了從小在“小生意”中摸爬滾打的劉益謙的視野。那麼,炒股票認購證則成為他積累億萬身家的關鍵一役。他說過,自己是一個趨勢投資者,所賺的都是來自於趨勢,“在資本市場上,任何一種投資方法,其實質都是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謀取比較大的收益。而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說,不要為了做股票而做股票。做股票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收益,而不是用來享受過程的。”2015年怒砸10億為國護盤這點值得廣大股民學習

中國股市鬧了史上大笑話,主力機構全部陣亡,A股發生什麼了?

楊百萬

“楊百萬”絕對是中國股市最醒目的“傳奇”之一。跟很多日後有了成就的“名人”一樣,楊百萬只是因為“窮則思變”,開始了他“從沒想到過的”人生,那時他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故事會廣為流傳。楊百萬原名叫楊懷定。1988年以前他是上海鐵合金廠的一個普通職工,幹“第二職業”賺外快積累了兩三萬元餘款。有一次他管的倉庫被盜,他因出手“大方”,常買菸請廠裡的工友們抽而被懷疑是監守自盜,公安局還請他“談話”。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自尊心很強的楊懷定,他一橫心就辭職了。那是1988年2月。辭職後楊懷定開始從訂閱的幾十份報紙信息中埋頭搜尋致富的機會。4月的一天,一條“上海將開放國債交易”的消息引起了楊懷定的關注,他在4月21日開市第一天一早,買了10000元三年期國庫券。“銀行利率5.4%,三年期國庫券年利率超過15%,為什麼不買?”等到下午,很多人明白過來開始紛紛買入時,價格一下漲到112元,楊懷定拋掉了。半天時間,他賺到了以前一年的工資——800元。很快,楊懷定發現全國8個城市的國債價格差異很大,他開始日夜兼程做起了國庫券異地交易。他帶著全部的積蓄前往全國其他省市,在當地銀行以較低的價格買入國債,然後再帶回上海,以較高的價格賣給銀行,賺取差價。為了趕時間,他最忙的一次七天七夜沒有睡覺。1989年,賺到了“第一桶金”的楊懷定,轉身投入炒股。楊懷定的第一隻股票是“電真空”。半年後,股票大漲,楊懷定在800元以上價位拋掉,淨賺150多萬元,“楊百萬”的外號,就此不脛而走。一年後,“電真空”跌到了375元,他又買了回來。在股市行情低迷時,楊百萬的“絕招”就是全部賣光,遠離熊市,“2001年開始的國有股減持的四年大熊,我一直遠離,直到2005年1月份,雖然四年的時間我每天還要去股市上班。”

中國股市鬧了史上大笑話,主力機構全部陣亡,A股發生什麼了?

還有好多我們不認識的隱士在股市賺錢了,我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按二八理論計算的話也有很多了,我始終認為要靠提升自己的能力賺錢,不能埋怨所在的行業,那是無能者找的藉口。


中國股市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是跌入3000點之下?是機構市,還是操縱市?

2015年上半年是牛市,毫無疑問。但現在是什麼市?大多數都迷茫了。因為2015年下半年開啟的暴跌宣告熊市的到來。那是否意味著熊市來臨了呢?沒人確定。因為啊,許多專家,包括李大霄之類的,整天在說牛市又來了,整的小散戶一愣一愣的。還有的人則是專門唱空,整天熊市不離口。到底該聽誰的呢?

照我說,小散戶要想不虧錢,得有自己的判斷吶!怎麼判斷呢?最簡單的還是市盈率這個指標!

中國股市鬧了史上大笑話,主力機構全部陣亡,A股發生什麼了?

上圖是A股上證指數和深成指歷年來市盈率走勢圖。可以發現,2007年,2009年,2015年都是一個市盈率的頂峰。

2007年上證最高市盈率都有70倍了,太瘋狂了。

2009年上證最高市盈率30倍,也是非常高的一個估值了。

2015年上證市盈率最高22倍左右,處於合理水平的偏高水平,但深成指市盈率高達62倍,比2009年的水平還高。2009年之後,A股經歷了6年大熊市,這次,會有多久的調整?

這就是股市最本質的運行規律,很難偏離。一旦偏離,後續的調整時間也會很久。

現在A股市盈率,上證是16.6倍,還算合理。深成指是44倍,明顯還是很高的,2012年最低時不到20倍的市盈率,才造就了大底和後面的大牛市。

所以,通過簡單的市盈率分析,我們可以基本判斷,中小板創業板大概率未來幾年很難有牛市了,必須要經歷估值的調整。而如今IPO速度加快,監管不斷加碼,正是對中小創擠泡沫的動作。不要以為只有樓市在擠泡沫,中小創同樣如此。

對於目前的市場,我們究竟該如何投資呢?這是個很大的問題。以上的分析基本可以判斷中小創不是太靠譜,因為估值太高了,而近期銀行股中字頭的不斷活躍,似乎又在告訴你市場的真諦。到底該不該跟著市場走呢,還是堅持自己的以往觀點,其實真的不用太過於糾結,關鍵是認清楚自己。


為什麼中國股市會成為百姓的屠宰場

這是因為中國股市從來就是一個不公平的市場。中國股市開始是為國企解困為目的,後來是為國企融資為目的的。股市根本就不是一個給投資者投資的,而是要掠奪投資者的。

我們看到中國股市最大的贏家是以國家股為主體的大小非。淨資產只有一元錢的用友軟件36.60元發行,在二級市場幾十元上百元的價格交易,我們看到在香港發行價格僅1.1港元的中石油在大陸發行價格是16.7元人幣,而在二級市場的開盤價格竟然是48.60元。

二級市場的流通股東永遠是賤民,同股同權同樣回報的股票,發起人股東是一個價,國外投資者是一個價,二級市場是另一個價。國外投資者有機會以1.1港幣的價格參與中國股市(中石油),國外戰略投資者也可以以淨資產的價格參與中國股市,中國政府的國有企業可以以淨資產的價格參與中國股市,而惟獨國內的投資者找不到一個廉價的渠道參與中國股市。包括借道基金投資證券市場的基民們,也一樣成了被掠奪者。

公平、公正、公開這是市場經濟的基石,但我們的政府給普通民眾一個公平的可投資機會了嗎?我們的政府真正做到建立和維持一個公平秩序的責任了嗎?

股市全線虧損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這說明在一個公民當成賤民的國度,不但投資股市虧損,其實在任何一個環節你的利益都可能不受保護的,你都可能成為被掠奪者。因為你根本沒有一個公平的參與遊戲的機會。

救市是個問題,救市雖然保護投資者利益,還投資者以公平。但救市後拙劣的管理層能否建立真正公平的證券市場?不救市也是一個問題,這意味著保護掠奪者合法財產。任由市場跌出一個合理的公平市場。這是當前中國股市必須思考的。

在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相對公平的市場,這是解決當前股災的核心問題,說起來易做起來難。

中國股市鬧了史上大笑話,主力機構全部陣亡,A股發生什麼了?


控制風險,做一個理性的投資者

某大公司準備以高薪僱用一名小車司機,經過層層篩選和考試之後,只剩下三名技術最優良的競爭者。主考者問他們:“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們開著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於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說。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說。

"我會盡量遠離懸崖,愈遠愈好。"第三位說。

結果這家公司錄取了第三位。

【“慾望是無止境的,股市裡面風險是第一位的,收益是第二位的,能夠控制住風險的人才是一個成熟的交易者。”那麼您能夠做得到嗎?】

中國股市鬧了史上大笑話,主力機構全部陣亡,A股發生什麼了?

不應該對抗市場,或嘗試擊敗他。沒有必要比市場精明。趨勢來時,應之,隨之。無趨勢時,觀之,靜之。等待趨勢最終明朗後,再動手也不遲。這樣會失去少量的機會,但卻贏得了資金的安全。你的目標必須與市場保持一致,順應市場的趨勢。如果你與市場保持一致,利潤自會滾滾而來。如果你看錯了趨勢,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護傘止蝕單。這就是趨勢和利潤的關係。

操盤成功的兩項最基本規則就是:停損和持長。

一方面,截斷虧損,控制被動。另一方面,盈利趨勢未走完,就不輕易出場,要讓利潤充分增長。多頭市場上,大多數股票可以不怕暫時被套。因為下一波上升會很快讓人解套,甚至獲利。這時候,買對了還要懂得安坐不動,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交易之道的關鍵,就是持續掌握優勢。

快速認賠,是空頭市場交易中的一個重要原則。

當頭寸遭受損失時,切忌加碼再搏。在空頭市場中,不輸甚至少輸就是贏。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在一個明顯的空頭市場,如果因為害怕遭受小損失而拒絕出局,遲早會遭受大損失,所以在股市操作沒有技術是萬萬不行的。

在股市中控制風險要遵循“一停二看三通過”的原則

一停:停止盲目的、無計劃的買賣操作,有獲利的籌碼要及時兌現利潤,深度套牢的股票也不要急忙割肉。

二看:就是了解股市中的各種情況,仔細研判行情的未來發展趨勢,研判個股的運行規律,認真地選好股票,等待趨勢的徹底轉強。

三通過:當市場整體趨勢重新轉暖,個股成功有效地突破阻力位後,當投資者對市場的研判符合股市客觀運行態勢時,可以根據當時情況,適當加重倉位。


幾種錯誤的選股方式

只買便宜的股票。

以為便宜的股票上漲的空間更大,因為很便宜了不會下跌得太厲害,所以也相對安全。中國目前由於存在著大量還沒有上市的公司,所以,有些虧損的垃圾股,由於作為殼資源可以被重組而仍然不乏價值。但是,隨著上市公司的增多,將來退市或者沒有重組機會的股票會越來越多。如同美國和香港股市,有很多股票長期在幾分或者幾角徘徊,幾乎不可能起死回生,盲目地只根據價格便宜而購買這類股票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大的損失。

【總結】買入股票的正確原因,前面已經講述,不要人云亦云地主觀選擇便宜的股票。

買自己不熟悉的股票。

很多人一點都不願意在購買的股票上花心思,這樣盲目的購買一旦造成損失,會使投資者異常慌亂,產生惡性循環。

假如實在沒有時間或者不喜歡研究理財,那麼可以考慮請經紀人、理財師或買基金來降低投資風險。

其實瞭解一隻股票沒有想象得那麼難。如果你是個出租司機,你天天加油,請留心相關的信息,與相關企業員工和領導多交流,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時刻關注他們,確定你已經熟悉他們的企業,那麼,就可以按照本書的操作方法開始建倉購買與他們相關的股票了。

當你研究股票時,應該問一問自己:“這是一個有吸引力的生意嗎?如果我買得起的話,我會買下整個公司嗎?”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放棄這隻股票吧——不管你是多麼喜歡這家公司的產品。

通過細心的觀察、研究,你會發現一個公司成功的各個要素,好產品、好的商業模式、優秀的管理者等等,你不僅可以獲利豐厚,意外的收穫就是,你輕鬆地從不懂管理的人變成了一個管理專家。

跟蹤購買熱門股票。

2007年上半年,很多購買ST股票的股民都贏利豐厚,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也開始大肆報道。一些股民看到別人大把掙錢,看到媒體的火熱報道,忍不住盲目跟風投資垃圾股,導致虧損連連。

熱門股票通常應該在上漲前後15分鐘左右的短時間內決定購買,而對於普通散戶,當你發現它熱門的時候,往往已經太晚了。

買一隻利好信息氾濫、勢頭正猛的熱門股票,最後只能自食苦果。


莊家建倉三要素:時機、價格、數量

1、時機。所謂時機就是符合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指市場經過長期下跌,風險釋放殆盡,利空出盡,熊市接近尾聲,宏觀經濟出現轉好跡象,政策開始扶持經濟繁榮。地利是指選擇合適炒作的個股。人和是指對上市公司、證券交易所、各大投資機構之間的關係溝通協調到位。一旦時機成熟莊家就會選擇行情啟動前悄悄建倉、行情啟動時同時建倉或行情啟動後快速建倉。

2、價格。就是儘量獲取最低廉的籌碼。建倉成本是莊家最敏感最核心的問題,成本越低,獲利越大,風險越小。

3、數量。就是吸納足夠多的低廉籌碼。只有足夠低價的大量籌碼才能獲取最大利潤,這就是莊家“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原則,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中心,以低價和足夠數量為基本點。短線莊家一般控籌10%—30%左右,中線莊家在40%左右,長線莊家在50%左右。

在中國股市買賣股票,真正實用的買賣口訣

八大法則中的四條是用來研判買進時機,四條是研判賣出時機。總的來說,移動平均線在價格之下,而且又呈上升趨勢時是買進時機。反之,平均線在股價線之上,又呈下降趨勢時則是賣出時機。

中國股市鬧了史上大笑話,主力機構全部陣亡,A股發生什麼了?

買入法則:1、平均線經過一路下滑後,逐漸轉為平滑,並有抬頭向上的跡象。別外,股價線也轉而上升,並自下方突破了移動平均線,這是第一個買進訊號。

2、股價線開始仍在移動平均線之上,但呈急劇下跌趨勢,在跌破移動平均線後,忽而轉頭向上,並自下方突破了移動平均線,這是第二個買進訊號。

3、與2 類似,但股價線尚未跌破移動平均線,只要移動平均線依然呈上升趨勢,前者也轉跌為升,這是第三個買進訊號。

4、股價線與移動平均線都在下降,問題在於股價線狠狠下挫,遠離了移動平均線,表明反彈指日可待,這第4個買進訊號甚為許多短線客喜愛(所謂搶谷底),但切忌不可戀戰,因為大勢依然不妙,久戰勢必套牢。

中國股市鬧了史上大笑話,主力機構全部陣亡,A股發生什麼了?

中國股市鬧了史上大笑話,主力機構全部陣亡,A股發生什麼了?

賣出法則:(與買進四法則相互對應)

1、移動平均線從上升轉為平緩,並有轉下趨勢,而股價線也從其上方下落,跌破了移動平均線,這是第一個賣出訊號。

2、股價線和移動平均線均很令人失望地下滑,這時股價線自下方上升,並突破了仍在下落的移動平均線後,又掉頭下落,這是第二個賣出訊號。

3、類似2,問題是稍現反彈的股價線更加軟弱,剛想突破移動平均線卻無力突破,這是第三個賣出訊號。要注意的是賣3與買1不同,買1是移動平均線自跌轉平,並有升跡象,而賣3,平均線尚處下滑之中。

4、則股價一路暴漲,遠遠超過了雖也在上升的移動平均線,暴漲之後必有暴跌,所以此處是第4個賣出訊號,以防止暴跌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

中國股市鬧了史上大笑話,主力機構全部陣亡,A股發生什麼了?

中國股市鬧了史上大笑話,主力機構全部陣亡,A股發生什麼了?


賺錢八大定律

有人說得好:“換個方向,你就是第一。”因為大多數人都是一個方向,千軍萬馬都一樣的思維,一樣的行為,是群盲,就象羊群一樣。

你要做羊,還是做狼?

數英雄,論成敗,天下財富在誰手?10%的人擁有90%的財富,90%的人擁有10%的財富。

你要想富,你就得研究富的辦法,研究富翁的思想和行為,象富人那樣做,立下雄心壯志,做出不凡的業績,很快你就是富翁!

“富人思來年,窮人思眼前”,這就是賺錢第一定律!

賺錢第二定律:樹立起金錢遍地都是,賺錢很容易的觀念!

物以類聚,錢以人分。你必須對錢有濃厚的興趣,感覺賺錢很有意思,很好玩,你喜歡錢,錢才能喜歡你。

這決不是拜金主義,而是金錢運行的內在規律,不信你看那些富翁都喜歡錢,都能把錢玩得非常了得,看看比爾蓋茨,看看沃倫巴菲特,看看喬治索羅斯。

金錢遍地都是,賺錢很容易。你必須確立這樣的觀念。如果你覺得賺錢很難,那麼賺錢真的很難。

那些大富翁沒有一個認為賺錢難的,反倒認為花錢太難。你要牢記,賺錢真的很容易,隨便動動腦筋就能來錢。這可不是教你吹牛,這是賺大錢,當富翁的思想基礎,你不得不信!

正確認識錢,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這是賺錢的第二定律!

中國股市鬧了史上大笑話,主力機構全部陣亡,A股發生什麼了?

聰明的窮人們啊,你們的智商很高,但你們的財商太低,你們窮得太可憐了!不過高爾基說過:“自學是沒有圍牆的大學”,你們可以自學賺錢知識。

人非生而知之,誰天生就會賺錢?財商和智商不同,智商有天生的成份,而財商100%需要後天學習提高。

孫正義、李嘉誠、史玉柱等所有大富翁,都不是一生下來就會賺錢,但他們都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有強烈的賺錢企圖心,二是有很強的學習力,正是由於他們善於學習賺錢,所以他們超越常人,登上財富巔峰。

英雄起於草莽,英雄不問出處。真正的賺錢者,都是閱讀者。你想當富翁嗎?你想跨入財富英雄行列嗎?

那你就趕快學習賺錢:讀賺錢書報、聽賺錢講座、向財富精英學習、向身邊高人請教等等。

比如,炒股你要學習沃倫巴菲特,尤其學他簡單的投資理念。創業你要學習孫正義,他在兩年之內讀了4000本書。還有李嘉誠,他為了創業專門到別的公司打工偷藝。

向成功者學,像成功者那樣幹,增長你的智慧,提高你的財商,總結賺錢的秘笈,很快你就會富。

賺錢的第八定律:賺大錢一定要選擇!

在市場多樣化加速、越來越細分的時代,只有選擇才能成功。沃爾瑪只選擇做商品零售,可口可樂只賣飲料,肯德基、麥當勞只賣漢堡,日本的松下、索尼、三洋只做電器。

選擇的目的就是專一和專注。

我國許多知名大企業現在開始走多元化的路子,包括海爾在內,其實多元化之路危機四伏,很有可能要失敗,四通、飛龍、輕騎的失敗就是例證。史玉柱做保健品很成功,剛一多元化就失敗,現在他吸取教訓,做保健品重新獲得成功。

你要創業,你選擇什麼?根據多年對世界財富精英的分析,富豪們大多涉獵股票和地產。事實上美國和歐洲60%以上的人投資股票。

炒股一定要專一,就象對老婆一樣。中外股市大贏家很少是短線高手,大多是長線老牛,沃倫巴菲特是其中最著名的。

他告訴我們:“如果一隻股票我不想持有10年,我就根本不碰它一下”;“不要多樣化,要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然後密切關注它。”我國一些莊家多年來專做幾隻股票,有的甚至2、3年內只炒一隻股票,結果贏利甚豐。

你要炒股千萬別花心,精心選擇好股去愛她,她會為你下金蛋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在股票交易中同樣有決定投資命運的內在因素。在心理學上講,性格的改變雖然很難,但還是可以通過後天影響慢慢改變的,而氣質往往是不能改變的。這也正應了目前有些人是“富而不貴”這一說法。回到交易中來,我們不一定要有貴族氣質,我們是要先富起來。所以我們要重塑交易性格,從而實現交易命運的轉變!把賺錢變成我們每位投資者的精神特性!

來看一個由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做過的有趣試驗:

他們在兩個玻璃瓶裡各放進5只蒼蠅和5只蜜蜂。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亮光的一方,而將開口朝向暗的一方。幾個小時之後,科學家發現,5只蒼蠅全都在玻璃瓶後端找到出路,爬了出來,而那5只蜜蜂則全都撞死了。

蜜蜂為什麼找不到出口呢? 通過觀察他們發現,蜜蜂的經驗認定: 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們每次朝光源飛都用盡了全部力量,被撞後還是不長教訓,爬起來後繼續撞向同一個地方。同伴的犧牲並不能喚醒他們,它們在尋找出口時也沒有采用互幫互助的方法。

如果說蜜蜂是教條型、理論型,而蒼蠅則是探索型、實踐型。它們的思維中,就從來不會認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 它們撞的時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 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在被碰撞後知道回頭,知道另外想辦法,甚至不惜向後看; 它們能從同伴身上獲得靈感,合作與學習的精神讓它們共同獲救。所以,最終它們是勝利者。對這個試驗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會說蜜蜂是烈士,而蒼蠅則苟且偷生。有人說蒼蠅非常聰明,而蜜蜂有些愚蠢; 有人乾脆把目前社會上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蒼蠅型”,二就是“蜜蜂型”。如果先摒棄原先的對於這兩種昆蟲的道德附加和好惡感,你需要考慮的問題是: 看看自己在投資中,你到底是“蜜蜂”還是“蒼蠅”? 你想做“蜜蜂”還是“蒼蠅”?

中國股市鬧了史上大笑話,主力機構全部陣亡,A股發生什麼了?

能賺能守,才是贏家。

大多數的投資人,只會做多,因此當股市上漲時,多數都能賺錢。可是賺錢也要守得住,才能成為贏家。獲利唯艱,守成不易啊! 當一個多空輪迴,很多人會在下跌中吐出大部份獲利,甚至反勝為敗的不在少數。如果只是入寶山卻空手而回,或入寶山只得銅鐵的,還算幸運;悲哀的是那些沒有 基本功夫,沒有多空方向感的人,在逢低攤平,逢回加碼的錯誤操作策略之下,只要碰上一次急殺,就黯然斷頭出場,連東山再起的本錢都沒有。 因此,股市的贏家,並不是出現在股市上漲之時有多少獲利,真正決勝負的是在股票下跌之中,股市十餘年,我見過太多次“漲兩千點沒幾個賺錢郎、跌五百點個個 住套房”的多空輪迴殘酷事實。因此,誰能夠避開下跌,實現獲利,留住大部份的資金才是贏家。甚至在下跌中,能看準趨勢,敢反手做空,在下跌中也獲利的,終 將是個中高手,最後的大贏家。

大盤也好,個股也罷,常常超漲超跌,超漲時,固然可以獲得高額的利潤,但股價一旦反轉,沒有適時的避開,也會讓人剝掉好幾層皮,好幾年翻不了身。

股票到了高檔,不知道要跑,到最後肯定是白忙一場,紙上富貴而已。做股票,賣點比買點重要。會買是徒弟,會賣才是師父。當危險出現的時候,一定要賣。不管對 錯,先收回資金再說。停損也好,停利更棒,反正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手中握有資金,就有主動權,就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要確保利潤,或抽回老本,最關鍵的做法就是要知道危險。當大盤由多頭轉為盤整,就可漸漸出場,不貪最後高擋,留一些給別人賺,同時也把風險留給別人,最慢 也要在由盤整轉成空頭走勢之時,全部退出。而個股,若股價在高擋,18日均價走平時,股價若是有兩次跌破6日均線,大概高點也不多了。該是出場休息的時 候。能閃過下跌,才可確保獲利,成為贏家。

每次下跌,都是財富重分配的機會。而要掌握此機會,唯有能閃過大跌段的高手,才有可能保留實力,才能在低檔時,有能力大買,才能成為最後的大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