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粽子飘香时


又到粽子飘香时

还没有到端午节的时日,街市上就摆满了各种条样的粽子,有绿豆的,有红豆的,有豆沙的,还有腊肉的,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淳美香味。

儿女们早就买来了一大包一大包时鲜的粽子,叫老人们尝尝鲜,让孩子们尝尝鲜。孙子们一见粽子就皱眉头,瞪眼睛,说:“又是吃粽子。”他妈说:“今天的粽子是牛肉馅的,又软又香,很好吃的。”小孙子看都不看一眼,就说:“什么猪肉牛肉,还不都是一样,我都吃腻了。”

孙子们粽子都吃腻了,我们小时候都没有粽子吃,真是天壤之别呀!

我们出生于五十年代,那个时代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没有饭吃。大家都知道,共和国刚刚誔生,人民刚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生活条件极端艰苦,再加上老大哥的背信弃义,政治上欺骗,经济上逼迫,又遇上了连年的自然灾害,真是雪上加霜啊。不要说吃粽子,就是能吃上一碗野菜拌饭就是美味佳肴了。

每年的端午节,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也我的生日。每到这个日子,父母常为包几个粽子,既为过节,也为我过生日而发愁,常常为一两斤糯米东借西求,昼夜不安。你想想看,全国人民都一样,你到哪里去借去求呢?但母亲不恢心,也不死心,多方打听,才听说远方的一个大伯还有一点,就去央求:“大哥呀,五月初五是我儿子的生日,大人不吃粽子可以,但小孩又过节又过生日的,没有几个粽子,你说我这个做娘的人心里怎么过意得去呢。”那位大伯叹了口气说:“弟媳呀,不用说了,我是留了两升糯米,给我女儿坐月做米酒催奶的,她娘去世得早,我这个当爹的不关照一下怎么对得住她死去的娘呢。你既如此,分一半去吧,给孩子押押时节,过下生日吧。”我母亲千谢万谢,千谢万谢,借到了米,出得门来,脚下象生了风似的,一溜烟地跑回家为我包粽子。

当母亲把香喷喷地粽子拿到我面前时,我等不及用筷子夹,拿来就咬,母亲说:“慢点,慢点,不要烫了嘴。一共十个,留给你慢慢吃。”

小时候因为生活艰难,常常没有饭吃,所以每到端午节日,最想的就是粽子,到于赛龙舟,是一点兴趣也没有。现在好了,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党和国家终于把全国人民带出了困境,迎来了繁荣昌盛文明富强的今天。如今,人民生活在如蜜样甜的社会里,天天是过年,时时是过节。大街上,超市里的物品,那真是琳琅满目,堆积如山。现在的物品,没有季节之分,没有地点之别,夏天能吃到冬天的冻肉,冬天能吃到夏天的西瓜,东北人能吃到海南的香樵,南方人能吃到烟台的苹果,只要你想吃,什么都能吃到。难怪孙子们说,这也吃腻了,那也吃腻了,大人何尚不是如此呢。

有句话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对我们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自然有深切的体会,也会常怀感恩之心,但愿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要饮水思源,明确自已的历史责任,为复兴中华民族的强盛,再现汉唐盛世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