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五千和五萬之間,差的不僅僅是能力

月薪五千和五萬之間,差的不僅僅是能力

每次看到各大平臺發佈各季度主要城市平均薪酬的新聞時,都會引得一片譁然,大家就開始自嘲領了假工資,拖了大家的後腿。

月薪五千和五萬之間,差的不僅僅是能力

姑且不去討論這些統計是否符合實際,但確實有人月薪五千,也有人五萬,這之間的差別僅僅是能力嗎?當然不是。我們都想找一份好的工作,獲取更高的報酬。而實際獲取工作和報酬的這一個過程就是在做營銷,要營銷好就要要有一套完整的方法。

我們知道的很多知名人物就很善於這些套路。渭水邊直鉤釣魚的姜子牙和南陽躬耕隴畝的諸葛亮,就是個中高手。

/ 01 /名人的自我營銷

姜子牙和諸葛亮二人對自己的銷售價格都有明確的定位,就是要做二把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概就是現在CEO或COO的位置。

兩人經過名師培訓多年,能力自然沒得說,都是濟世之才。這是他們的“賣點”,核心價值。這就有了基礎,產品本身夠好。

那麼是不是有了理想,有了賣點,就一定能把自己按照期望的價格賣出去呢?我們接下來看看這二人是如何做實現成功銷售的。

姜子牙是這樣做的。第一招,在渭水邊直鉤無餌垂釣,怒刷了一波存在感,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炒作、博人眼球。第二招,鋪設傳播渠道,把個人見解譜曲成歌供人傳唱,以此吸引目標客戶的注意,有點類似於“怕上火喝王老吉”,把自己的核心價值作為廣告語廣泛傳播。於是姜子牙成功引起了周文王的注意。

月薪五千和五萬之間,差的不僅僅是能力

諸葛亮又是怎麼做的呢?找名人背書,有點類似於現在名人大V的軟文、轉發。他找了一個牛人司馬徽,先把劉備身邊的謀士貶低一番,“若孫乾、糜竺輩,乃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也。”;然後再抬高身價,“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當然也少不了謀士徐庶的吹捧,反正自己要走,那就接著吹孔明有多牛B。就這樣,劉備就被忽悠瘸了,驚為天人。

月薪五千和五萬之間,差的不僅僅是能力

/ 02 /營銷的套路——4P模型

這兩位古人的手段令人眼花繚亂,但這些都是表象,這背後所包含的套路,我們就可以用4P模型來概括。

4P是營銷學上的一個名詞,由產品(product)、定價(price)、渠道(place)和宣傳(promotion)組成,也就是營銷是這四個基本策略的組合。

簡單來說就是成功的營銷需要依靠好的產品,合適的價格,便捷的渠道和有效的宣傳,讓客戶能夠感知到產品的價值並完成購買。

月薪五千和五萬之間,差的不僅僅是能力

同時,這四個變量之間也互相影響。要定更高的價格,就要從產品、渠道和宣傳上著手。網紅奶茶店都知道通過請人排隊來進行宣傳,用這種方式來展示我的奶茶牛B,值得你花5倍的價格來購買。同樣的道理,我們在談工資的時候,如果表示手中還有幾個知名企業的offer在考慮,那麼價格上的轉圜餘地就會大得多。

/ 03 /如何讓自己賣個好價錢

這裡的價錢,是我們所能獲取到的報酬、職位、權利和權益等。要想在這裡獲得期望的回報,我們就從4P的其他三個部分來看看如何做。

  • 產品

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是王道,自己得值這個錢。

首先,自己的能力、技能、經驗和關係等符合對方的需求。這就需要我們針對性地去做自我提升。但是這裡有個關鍵點是要對準對方的需求,需要客觀評估哪些能力能給對方帶來收益。

月薪五千和五萬之間,差的不僅僅是能力

我做銷售的,那我的產品就是銷售相關的能力,這個時候企業不會為我精通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來買單。

順著這個思路,大家可以想想我們的簡歷和麵試的時候應該如何介紹自己?不是大白話我從幼兒園到現在的經歷,而是對方需要什麼,我恰好能匹配。

其次,我們給對方創造的價值要符合需求。光有能力還不行,企業給予報酬最終看的還是產出。這就需要我們去考慮所負責的事務的價值。我們倆能力差不多,但是你負責的項目比我的重要,創造的價值更多,那你就應該獲取更多的回報。

所以不要因為手上的事情簡單輕鬆就沾沾自喜,這不是一個好的信號。出來混始終是要還的,到最後論功行賞的時候就會體現出來。

  • 宣傳

如何宣傳自己,這應該是大部分人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們總認為是金子總會發光,做了事總有人看得到。但是也得體諒一下領導,管著那麼多人,很有可能就沒注意到我們,再加之還有些喜歡搶功勞的惡人,所以這個時候自己積極主動一點就是在為自己負責任。

我們說幾個基本點:

首先是要善於溝通和彙報。經常看到有人在知乎上問如何和領導溝通調薪,好像有什麼咒語對著領導一說就會給張工資一般。我們真正需要做的就是日常工作的溝通與彙報,讓對方瞭解自己所負責的工作、進展和產出,我們也可以反向去驗證是否滿足對方的需求。

說直接一點,你得讓領導一提到你的名字,就條件反射般想到你的功勞一二三。做好了這些其實調薪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哪需要走到直接談錢這一步,多俗對吧?

其次是要善於包裝。為什麼你做了一件事,說出來就是那麼平淡無奇,毫無亮點呢?這就是缺乏包裝,當然這個包裝不是去瞎吹,而是需要提升一點看影響的高度,從大局上來看貢獻。

舉個例子,你搞定一個項目客戶發了表揚信,如果只看自己項目這個點,就僅僅是獲得了客戶的表揚;如果看長遠一點,客戶的表揚意味著對我方交付能力的認可,為今後的銷售加分,這叫“有效改善了客戶滿意度,為擴大規模奠定基礎”。

杜拉拉昇職記裡面,拉拉都會指導海倫包裝,按照別的辦事處模板調整了行政統計表,叫“建立一致性”,瞬間逼格提升了幾個檔次。

再次是要提升知名度。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外部的渠道很多,知乎、論壇等等,你看多少人就是這樣建立了在行業的知名度。而內部就要視情況而定,幹完一件重要的事務,發喜報、發案例總結等等都是可以採用的方式。當然,你如果能像諸葛亮一般找到牛人宣傳一下,那就更好。

  • 渠道

渠道的概念我們可以擴展一下,主要包括兩方面:

一個是實現銷售的渠道,也就是如何找到工作。我們還在苦逼用智聯招聘,51job廣撒簡歷,別人是獵頭公司主動聯繫,瞬間是不是感覺更高大上?

第二是價值傳遞的渠道。

我們很多時候的溝通都是隨機性的,要喝水了才去挖坑,這就不能算渠道。真正的渠道是需要建立例行的溝通匯報機制,也就是需要通過例行的日報、週報和例會等方式,讓雙方都養成習慣,這就有了信息傳遞的基礎。

所以你看,工資這點事,影響的因素挺多,如果顧這不顧那,很有可能咱們又要去拖平均工資的後腿了。既要能幹活,還要會包裝,拿到手的真金白銀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