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革命先驱——走进邓子恢纪念馆

邓子恢纪念馆,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东肖镇后田村后田暴动广场,主要展示了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子恢同志生平,是新罗区近年兴建的红色文化宣传阵地。

感受革命先驱——走进邓子恢纪念馆

中国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有句名言:“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意思是说,在中国数千年历史舞台上,大权在握、显赫一时的人物,可谓是多如牛毛,不可胜数,然而历史无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早已磨灭,被后人所淡忘。但是,确有为数不多的对国家对民族有突出贡献,为人民大众做过善事的“非常之人”,尽管命途多舛,却能够遗泽后世,永垂青史。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中国农民知己邓子恢就是这样一个“非常之人”。

感受革命先驱——走进邓子恢纪念馆

邓子恢之所以“非常”,是因为他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以来风云变幻的漫长岁月,不仅是历次伟大社会变革的目击者和参加者,而且在许多重要历史时期是某一地区以至于全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人之一;在建党、建军和财经工作上建立了卓越功勋,特别是在农村工作方面,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倾注了毕生精力,时时心系农村和亿万农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先行探索者。

感受革命先驱——走进邓子恢纪念馆

邓子恢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对故乡福建,对同志、亲人的眷念和真情,是他光彩一生的动人亮点,所以这部画传还专设“友情、乡情、亲情”一章。邓子恢与人民群众一直保持着血肉联系,虽身居高位,却念念不忘过去曾患难与共的老战友、老乡亲、老部下。1961年初,闽西人民群众缺吃少穿,生活十分困难,他得知后极为不安,夜不得寝,在出席中央广州会议后,即抱病匆匆赶往福建。他不顾年迈体弱,逐一访问那些烈军属、老红军,倾听意见,给他们送去黄豆、白糖等,并上书党中央,真实反映当时闽西“饿死人”情况,并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真情挚意,感人肺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