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滄桑,「八八六」子弟講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金川初建之時建設者在龍首山下搭建的帳篷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冬天沒有飲水,金川建設者們砸冰化水

讀者60 —— 六十年代的金昌是沒有樓房的,只有乾打壘的小平房。剛開始來的時候住的是帳篷,喝的是澇池水,冬天就砸冰化雪。小平房有老十八棟,就在四號區浴室那裡,還有老商店,地質隊那片都是小平房。後來蓋了幾棟樓房叫“大世界”,還有大市場邊上的那棟“狼牙山”等。買生活用品要到西坡“地主大院”商店去買。那時,金川公司叫“八八六”廠,動力廠叫三八電站,機械廠叫中央機修廠、上選礦等等。礦山是八冶井巷公司開採,那時候還沒有正式生產,只是籌建,主管叫籌建委員會。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上世紀六十年代,鎳都建設者開赴金川

讀者本溪大仙 —— 我父親1965年支援三線到了甘肅。1970年我們舉家遷到金川(本人除外,因為當時本人在北京解放軍總後某部)。80年代父親因公回本溪辦事,當時的本溪市委書記王玉波得知消息親自到招待所看望我父親,曾問父親有何打算?我父親一句:“哪裡的黃土都埋人”算是做了回答。如今父親已經長眠在了金昌戈壁上了。懷念父親。我曾經問過父親,為什麼不回本溪?他也說了上面的話,並且說:跟著我一起來的還有許多人,把他們留在金川自己一個人回去良心上過不去。在這裡,希望有認識父親的請轉告同他一起來金川的同志以及他們的子女們,父親(曾是八冶機修廠書記)永遠和他們在一起!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當年礦山工地一角

讀者71 —— 以前露天礦那邊山上自蓋的土房很多,高高低低像迷宮一樣,礦山一帶是最熱鬧的地方,住在山上的人每天都要上市場去,金川路、蘭州路上人流不斷。1987年一場暴雨使山上房屋受損嚴重,後來人們都下山了。我家當年就住在那裡,一直住到了我上三年級左右吧,後來是因為分配了樓房,大家陸續都搬走了。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金川工人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金川公司俱樂部,許多人都有記憶

讀者本溪大仙 —— 我還有個深刻印象,70年代有一年春節回金川探親,在金川公司俱樂部看電影,所有人無一例外全都嗑瓜子。電影散場後,地上的瓜籽皮像下了一場厚厚的雪一樣。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金川公司冶煉廠及駝隊。照片中地下的水並不是清水,而是泛著硫磺味的工業廢水

讀者211 —— 金昌在1982年以前還有寧遠堡、雙灣的人趕著駱駝、馬匹進城,環衛所要求牲口的屁股下必須帶糞袋子,否則不許進城。現在市區想看見駱駝都難了……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金川公司汽修廠

讀者本溪大仙 —— 1973年,我從部隊第一次回金川(那時候就是叫這個名字),看到什麼都稀奇。有一次我騎著自行車由金川去河西堡逛街,在半道看到有一段路,解放牌卡車居然是在厚厚的幹黃土中行駛著,幹黃土居然可以漫過大半個車輪胎,就像在水裡穿行。

然_Onepiece —— 當年金三角商廈建成後有電梯,那是金昌有史以來第一座電梯,好多人沒有坐過,後來不堪負重,壞了好幾次。那個時候我上小學,每個禮拜天,爸媽去上班,我就帶著弟弟妹妹從黑風口走路去金三角,坐一個上午的電梯。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有人手提一部日本錄音機放著鄧麗君的歌曲,惹得路人駐足圍觀,當事者那份心裡享受感,那個風光,就是今天買了寶馬的人也沒有體驗過的……時光匆匆,新的時代、新的事物層出不窮,人們已經見多不怪了。

八五年以前,一碗牛肉麵四角錢,一百元可買250碗,現在一百元只能買二十幾碗。不知是工資漲的快?還是物價漲的快?

讀者117 ——

90年以前,沒有金三角。我們把現在金三角十字口叫“太平房那”,或者說“西坡那”。金三角商廈是九六年開工建設 ,九七年元旦開業的。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讀者東東 —— 勾起我很多回憶啊!我家以前住10號區,人民文化廣場還是荒地呢,後來我家搬到天水路也就是現在的步行街,步行街那時候都是平房。還記得當時有504牌雪糕,非常好吃。我上學那時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的牛肉麵好像才1.2元。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讀者yy —— 1982年,我在金川公司二校,進門左手邊是涼水房。一下課,同學們擠得滿滿的搶自來水喝,水房就一根水管伸出來,所有的小嘴湊上去,搶著喝兩口。一到冬天,喝水可費勁了,滿地的冰,池子附近冰更厚,就這樣也擠著上去喝兩口。那時的水質跟現在可大不一樣……一直到1984年後上三中了,都還是繼續下課搶涼水喝。

讀者新城遊俠 —— 記得當年我經常在學校門口買五分錢一杯子的沙棗,偶爾再喝上五分錢的帶顏色的汽水,也經常能看到一個揹著大筐賣牛皮糖的人,一路叮叮噹噹敲鏟子走過。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當年金昌黑風口一帶的民房,那時沒有下水道,生活汙水順著門前的臭水溝排洩(崔鴻偉攝)

讀者61 —— 八十年代那時候黑風口一帶多是外地來金做生意的人,一到夏天汙水橫流,臭氣熏天,不過很多生意人在那裡開始發家了。

讀者西北親王 —— 老商店,黑風口、胡志明大道、石頭房、白泉村、地質隊大院、燈光球場、天津包子館等都是六七十年代金川知名地方,估計年輕的一代不都知道現在的確切位置吧!

讀者荒野荊棘 —— 金川最早好像也不叫金川,很多人的家信信封上都寫著"白家嘴"。那時候中國地圖上有白家嘴,沒有金川,想不到吧,小小的白家嘴竟是孕育著金昌市的母親。

你們可能不知道,1965年以前的寧遠堡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靠公路邊上有一條小河,每到夏天,岸邊垂柳成蔭,綠草如氈,景色很美的。學校每年都組織一次春遊。現在沒了,那條小河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消失了。

我來的時候,金川已經有樓了,五六棟吧......都是圍著現在的大市場建的,而且每棟樓都有自己的名字。最高的是公司機關大樓,左邊的紅樓叫"大世界",右邊青色的不知為什麼叫"狼牙山"。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北京路大市場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昔日的大市場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1976年毛主席逝世,金川人民沉浸在無限悲痛中,追悼大會在大市場會場舉行

讀者zhuzhu —— 我有記憶以來,大市場翻修過兩次。最早大市場是一個會場,那裡經常開大會,人很多,叫“萬人大會”,聽老人說,那是開批判會用的,不過我沒見過。我只見過開公審大會,有一個主席臺,上面被判刑的人被繩子綁著,脖子掛一個大牌子,寫著名字。不開會的時候就變成了市場。我小的時候,爬到主席臺上,模仿領導拿腔作調地發一通言,過過當領導的癮。後來,大約在84、85年左右,那個主席臺拆了,市場被分成了兩部分,一半賣菜,一半賣服裝,類似現在的19、20小區市場,在後來就是93年左右,市場拆了蓋了樓。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上世紀六十年代金川託兒所手拿“紅寶書”的寶寶們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當年金川託兒所的寶寶們,現在這些寶寶們都五六十歲了吧,有認識自己的嗎?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上世紀八十年代金川公園剛建成的娛樂設施,這是金昌最早的遊樂設施。途中這個叫“登月火箭”,旁邊還有一個“游龍戲水”,有印象嗎?

讀者布魯 —— 金川公園的兒童樂園有游龍戲水和登月火箭,游龍戲水轉動的時候龍爪會探到水裡撩起水花,每當這時候就會驚呼連連。公園對門的公司體育館有個旱冰場,是那種綁帶的鐵質旱冰鞋,有段波浪形的地方,有衝浪的感覺。

記得金川區一小後面那片樓房叫壁板樓,電影公司的家屬院也在那裡。14區剛開始建的時候只有1、2、3、4四棟,後來有了5、6和9、10棟。最開始的盤旋路沒有噴泉,修噴泉的時候挖了個好大的坑。

八冶安裝公司門口有個地道入口,鐵板門帶鐵鎖,不過有時候會打開,我們下去過,下面有鐵路,所以金昌應該是國內最早通“地鐵”的城市之一。

讀者61 —— 金川公園以前是一片墳地,沙棗樹很多,隔一二百米就有一排長長的沙棗樹林子,大家習慣把一排樹林叫做“一關”,有七八關,越往後樹越茂盛,沙棗也越多,去的人就越少,很神秘,只有膽大的人才敢去。小孩們常常互相標榜,我去過五關!我去過七關!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1993年5月5日沙塵暴,遠處的樓是老金昌供電局,周圍還很荒涼

讀者ox —— 回憶一下那場大沙暴吧,我想應該是1993年發生的吧,我就記得那年,公司一中要建樓,讓我們畢業班的學生都去公司培訓中心上課去了。5月5日下午2、3點吧,天由紅色逐漸變黑了,我還跑到外面去看,就感覺被風吹起來的沙子像流水一般在天上流淌。風停後,回家路上看見好多大樹都被吹斷了。

讀者喵喵 —— 沙塵暴的時間應該是1993年的5月5日吧?具體日子記不清了,年份肯定是對的。那年我上初二,在六中,我們班的窗戶正對著沙塵暴來的方向,當時我們正準備上生物課,老師看了衝擊波式的沙塵也蒙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是讓大家待著不要動,等學校通知。然後大家就開始猜了,是不是酒泉又進行核爆實驗了?到放學的時候,沙塵還沒有完,學校也不讓大家回家,避免了人員傷亡。那天還是總校共青團活動,在公司文化宮有彙報表演,所有人都不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讀者鎳都二代人—— 金昌原來叫金川鎮,1978年金川二礦山頂上有了電視塔,那時我上初二,每天晚上吃完晚飯就跑出去看電視塔的燈亮沒,如果亮了就約鄰居家的小孩一塊去龍首礦、一選冶、八冶機修廠辦公樓或者消防大隊食堂看電視。

1980年,電視開始進入百姓家庭,那時看的電視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大西洋底下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聊齋》,還有劉曉慶演的電視劇《婚禮》。我們也經常到井巷公司、老七連(現在的白泉村)、老商店糧站等地方看露天電影,那時演的大多數是《英雄兒女》、《南征北戰》、《糧食》、《上甘嶺》等。

1979年底,各單位開始包電影,週末就用撿牙膏皮賣的錢去路邊“釣魚”(買別人的退票)。1980年金川上演《少林寺》,我看了14場,基本上可以把電影臺詞全部背下來。那時候上學每學期要到西坡學校農場學農一週,每學期開學要交馬糞才能報道。少年時,家裡很窮(大家都一樣),但精神是充裕的,學校老師也不留家庭作業,所以學生放學後可以幫家裡幹一些活,也有時間幹自己喜歡的事。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上世紀八十年代金昌的航拍照片,那時的金川真沒多大

讀者118 —— 原來的“金川”有多大?最遠到金川公司二中那裡,所謂的建設路以外就直接是一片無邊無際的戈壁灘。14區初建時,人們都說,有病吧,怎麼把房子蓋在無人煙的地方。

讀者harry —— 早期的金昌有許多黃羊,那時候一些人常出去打獵,人們要改善生活就去打黃羊。

讀者大道行思——我在東方紅看見一個獵人打了兩隻黃羊用駱駝馱著回家了,還跟到他家看了好半天。

讀者117 —— 金昌以前叫金川,人囗不多,就金川公司和八冶兩大公司,住房主要在東方紅、北京路、露天礦一帶,幸福街、老商店、天水路、建設路一帶是八冶的住房,商業中心是金百大樓和老商店一帶。當年從二礦區到露天礦的一路山坡上都是土坯房,依山而建,錯落有致,也挺有特點的。1983年,最火的商鋪是谷香樓,開業那天人山人海,四、五十警察維持安全,顧客分三十人一撥進入,出來一撥才進下一撥,那個熱鬧以後再沒見過。那幾天金川人像過節一樣,人人談論的就是谷香樓,以後就算是鎳都商廈開業也沒那麼風光過……

讀者飛燕 —— 六十年代,金百大樓當年開業更是紅火,十里八鄉的人潮水般往金川聚,警察、民兵都出動維持秩序。當時許多人沒上過樓房,金百大樓有兩層高,修建了好幾年才建成。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六十年代金川建設者在修築金川公司專線鐵路

讀者水源鴻儒 —— 還有你們不知道的。1949年9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永昌;9月23日,成立永昌縣人民政府隸屬武威專員公署;1955年4月改為永昌縣人民委員會;1956年3月隸屬張掖專員公署;1961年12月改屬武威專員公署領導;1968年5月7日成立永昌縣革命委員會,隸屬武威地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恢復永昌縣人民政府,由武威地區行政公署管轄;1981年2月9日,國務院決定設立金昌市,將永昌縣金川鎮所屬的金川地區和寧遠堡、雙灣兩個人民公社劃為金昌市的行政區域,將武威地區管轄的永昌縣劃歸金昌市領導。以前的金昌市叫金川鎮。

岁月沧桑,“八八六”子弟讲述你不知道的金川

上世紀七十年金川公司廠區一角

讀者117—— 有些事如果我不說,就會被遺忘。七十年代,金川只有一個冰棍廠,在金川公司俱樂部後面,對面還有一個洗澡堂。小時候,夏天,一到星期天,我媽給我五角錢,我拿著一個鋁飯盒去買冰棍,五分錢一根,當年我們家住在現在的二礦鐵路邊,那麼遠的路,可我們都跟過年一樣高興。那個窗口人擠人,我們太小根本靠不到窗口。從上午九、十點到下午六點,能端回一飯盒冰水加紙的甜湯,家人們都很高興。那個窗下的磚都被踩凹進去了,比少林寺電影裡和尚練功跺下的坑還深。快樂的童年,現代的孩子很幸福,但沒有我們當年的樂趣……

看完昔日的金昌,再看看今天的金昌吧

金川創業者們艱辛的付出我們永遠不能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