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和林黛玉,书中结了金兰契,书外何以成仇敌?

宝钗和黛玉是《红楼梦》一书中最势均力敌的两个女主角,一个端庄守礼,一个才情横溢,正是各擅胜场,难分轩轾,可说是“感性”与“理性”的两大极端代表。一个是贾宝玉一生的至爱,一个是贾宝玉的妻子。故事一开场,林黛玉和薛宝钗关系很紧张,明争暗斗,冷嘲热讽,谁也不让半步。薛宝钗人缘好,林黛玉很不爽、很郁闷;贾宝玉和薛宝钗一起出现,林黛玉吃醋,赌气走开;薛宝钗被贾宝玉比作杨贵妃,又气又怒,林黛玉在一旁幸灾乐祸……可以说,林黛玉的小心眼,大部分都用在薛宝钗身上了。薛宝钗呢?虽然豁达大方,但也不是没脾气。贾宝玉把她比作杨贵妃,她以骂丫头为名,指桑骂槐。然后又借林黛玉问戏之机,嘲讽二玉。按照前四十回左右的形势来看,两人的斗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可我们知道,等到了四十二回,二人又奇迹般的和好了,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薛宝钗和林黛玉一番推心置腹的谈心交心,两人冰释前嫌,成了真正的好闺蜜。

薛宝钗和林黛玉,书中结了金兰契,书外何以成仇敌?

黛钗二人争锋如此激烈,怎么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呢?连宝玉都摸不着头脑地问:“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话要从黛玉在行酒令的时候念出两句“淫书”《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句子,于是宝钗便为我们演上了一出红楼版的“捉放曹”,以教导黛玉不要偷看这种爱情“杂书”,“最怕移了性情,就不可救药了!”训得黛玉垂头服输,后来又给她送去一包燕窝,终于使黛玉真心说道:“他真的是个好人”,往日说她“心里藏奸是我错了”。从此解除了对宝钗的“疑癖”,不再对她戒备堤防了。这一情节,是红楼梦的标志性事件,是钗黛关系的分水岭。宝钗和黛玉结了金兰契,原来的一对冤家情敌成了好姐妹,曹公钗黛合一的本心逐渐显现出来,所有的前嫌都被冰释,仿佛从来没有过龃龉一般。

薛宝钗和林黛玉,书中结了金兰契,书外何以成仇敌?

薛宝钗和林黛玉,书中结了金兰契,书外何以成仇敌?

宝钗看黛玉身子弱,劝她吃燕窝粥,黛玉不好对贾府开口要燕窝,宝钗就从自己家里送来燕窝给黛玉吃。可是宝钗这燕窝送了不多时便叫停了,是谁叫停的呢?是宝玉。那日,宝玉来潇湘馆看望黛玉,恰巧黛玉还没醒。紫鹃就与宝玉在一旁聊天,紫鹃问:“前日你和他才说了一句“燕窝”就不说了,总没提起,我正想着问你。”宝玉跟黛玉提起一句和燕窝相关的话,却因有人来而避讳开不提了,会是句怎样的话呢?宝玉道:“也没什么要紧。不过我想着宝姐姐也是客中,既吃燕窝,又不可间断,若只管和他要,也太托实。虽不便和太太要,我已经在老太太跟前略露了个风声,只怕老太太和凤姐姐说了。我告诉他的,竟没告诉完。如今我听见一日给你们一两燕窝,这也就完了。”紫鹃道:“原来是你说了,这又多谢你费心。我们正疑惑老太太怎么忽然想起来,叫人每一日送一两燕窝来呢?这就是了。”

薛宝钗和林黛玉,书中结了金兰契,书外何以成仇敌?

原来是宝玉得知黛玉的病有吃燕窝的需求,又得知她吃的是宝钗送来的燕窝,觉得宝姐姐也是客,这样做不合适,才额外跟贾母和王熙凤说了,给黛玉每日送来燕窝。主与客,亲与疏,在宝玉口中逐渐明了了。在宝玉心目中,宝姐姐家的东西,是客人家的东西,要多了是不合适的,而贾府的东西是他自家的东西,自然也是黛玉自家的东西,是可以尽管拿来吃的。宝玉不让黛玉吃宝姐姐送来的燕窝,其实还有一层浅浅的醋意,钗黛交好后,宝玉一直不以为然,因为钗黛两人每每相伴,倒疏远了他,让宝玉心里大不开怀,因此想借燕窝之事与黛玉再近密一步。

薛宝钗和林黛玉,书中结了金兰契,书外何以成仇敌?

不少黛玉粉总认为薛宝钗一直算计林黛玉,给林黛玉送的燕窝有毒药,目的是想毒死林黛玉做宝二奶奶,薛宝钗还拉拢袭人多次破坏宝黛爱情,害得宝黛不能在一起。难道林黛玉很傻很天真(这不是阿娇吗?),还把薛宝钗当好人。拥林派YY的这种弱智剧情,大家随便在网上找一本言情或宫斗小说,内容差不多。逍遥子却觉得,千万别把宝钗想成热毒发作啥都干得出来的毒妇,红楼梦最可贵的地方就是金陵十二钗的真纯,红楼不是宫斗剧,十二钗都是曹公爱惜的人物,他怎忍心让自己笔下的十二个奇女子描写得心如蛇蝎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