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常有薛宝钗而少有林黛玉,黛玉的三个优点让人对她不得不爱

黛玉在红楼梦之中其实并没有特别过人的本事,可为什么既美貌与才华的薛宝钗却比不上黛玉呢?宝钗是输了给黛玉,因为黛玉的这三个优点她真的比不上。

第一,黛玉的真性情,爱憎分明

黛玉在大观园时常会被人认为是很小气的,因为黛玉有时候会仗义执言(宝玉被他的奶奶李嬷嬷为难不给吃酒),黛玉的牙尖嘴利的名声第一次被大范围的传播开来。

世间常有薛宝钗而少有林黛玉,黛玉的三个优点让人对她不得不爱

黛玉一直在贾府都谨小慎微的生活,“不多行一步路,也不多说一句话,唯恐他人耻笑了去”。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对于李嬷嬷管教宝玉,黛玉什么话都没有说,可是后来她变本加厉,故意倚老卖老,黛玉看不过才开口收拾她的。

对于这些老妈妈一般人都不会去得罪她们,因为她们会去告状,也许没事的时候还会给你使绊子,所以能不招惹也就不招惹了。像宝钗从来都不会去。

李妈妈因为是宝玉奶妈,身份也会更加尊崇一些,可是黛玉实在看不惯她为难宝玉,因为就直接给她怼回去,黛玉的几句话就让李妈妈乖乖认怂,不敢再多话了。

世间常有薛宝钗而少有林黛玉,黛玉的三个优点让人对她不得不爱

黛玉不是那种眼高手低、目中无人的人,对于同样是下人的香菱,黛玉和她就很投契,不仅教她作诗,而且和她还是很要好的朋友!

对于人人夸赞的宝钗,黛玉不喜欢的时候就经常怼她,可是当黛玉喜欢她的时候,黛玉也不会扭捏,直接就以姐妹相称,简直就是把宝钗以亲姐姐对待。

黛玉交朋友表露的就是真性情,喜欢的人就是喜欢,不喜欢的人就会直接表明不喜欢。做一个衷于本心,爱憎分明、不做作、不虚伪也是很难得。

第二,黛玉为人善良,对人对物有爱心

有人会说黛玉就是一个整天哭哭啼啼的小姑娘,可是这也是黛玉真性情的一种表现。黛玉会为了留下满池塘的残叶对众人说出自己不喜欢的诗人的诗,“留的残荷听雨声”,黛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拯救了所有的荷叶免遭拔除之祸;对于平日里看惯“花开花落自有时”,黛玉会对落花心生爱怜,害怕它们会飘落污地白白被糟蹋了,因此黛玉给想着把它们埋入土壤之中,随风随水化了。黛玉对这些花花草草都会有如此多的善意,对人怎么会没有同样的善意呢!

世间常有薛宝钗而少有林黛玉,黛玉的三个优点让人对她不得不爱

在大观园所有的小姐和丫头之间,她们任何一对都没有像黛玉和紫鹃同样的亲昵,黛玉和紫鹃情同姐妹,虽然黛玉是4岁之后才和紫鹃相识的,可是后来紫鹃却愿意为了黛玉离开家乡和父母,只愿陪着黛玉。后来黛玉病重,紫鹃也不离不弃一直陪伴黛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反观大观园中其他小姐和她们的贴身大丫头之间,她们的感情也很好,可是她们始终都不会打破主仆这层障碍,她们会彼此关心却永远都没有办法达到紫鹃和黛玉的感情。

除此之外,黛玉对于其他的人也展露出最多的善意,黛玉从来就不是那些不了解她的人眼中的那样。对于来给黛玉送茶叶的怡红院的小丫头佳蕙,雨夜来给黛玉送燕窝的蘅芜苑的老婆子,黛玉都感谢她们,也体谅她们的辛苦和不容易,因此都给了她们好些赏钱。这也许微不足道,但也是黛玉的一份心意。

世间常有薛宝钗而少有林黛玉,黛玉的三个优点让人对她不得不爱

不一样的人看到的黛玉是不一样的,黛玉也不会向她们解释自己到底如何,黛玉在复杂的社会里依旧保持自己的本心和善良,这样知世故而不世故的黛玉真的很好,她不会那么懂事,但是依旧会让人喜欢。

第三,黛玉是众人的开心果

说起黛玉大家对她的第一印象都是哭哭啼啼,可是在实际的生活中黛玉给大家带来的欢笑远比哭泣的时候多得多。因为黛玉的委屈和眼泪都是自己在默默承受,可是她的欢乐都是带给大家的。

黛玉会和姊妹们开玩笑,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谊,也让大家开心不已。

世间常有薛宝钗而少有林黛玉,黛玉的三个优点让人对她不得不爱

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黛玉的笑话总是别样有趣,不仅可以引经据典,而且还很搞笑。冬日里宝玉和湘云在芦雪庵给大家烤肉吃,黛玉看到这么有意思的场景,也给大家开了一个玩笑。

黛玉笑道:“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广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广一大哭!”

黛玉笑话大家是“花子”既应景又有趣,大家听到了都笑了。好吃有好玩,还有黛玉在一旁逗乐,真真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世间常有薛宝钗而少有林黛玉,黛玉的三个优点让人对她不得不爱

黛玉是一个爱哭的姑娘不假,可是她也是一个爱笑的姑娘,她可以很容易的发现身边搞笑有趣的事务,然后再以她独特的方式告诉大家只为让大家感受到同样的快乐。黛玉对生活的热爱,对身边人的了解化成了她心中最有意思的事情,这样的黛玉难道不值得我们喜欢吗?

红楼一梦,乐在其中。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为你带来有趣的红楼解说和小故事。不期而遇,留个脚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