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第一城,中国古代第一陪都洛阳明清时期为什么没有一个普通县城大?

京兆才子

从兴衰来讲,洛阳明清衰落是必然。但说洛阳不如普通县城,不知题主从何处得知。

明清时期,洛阳虽然失去了全国都城地位,但仍有 “九州八府数洛阳”之誉。由于一直是府级治所,在城市建设规格上往往高于其他城市。

明清时期洛阳是晋商南下、徽商北上、陕商东进的必经要地,山陕会馆内《东都山西、陕西会馆碑记》上记载:“自清代初年,洛阳已是秦晋商人东至齐鲁、北到燕赵、南达江汉经商的必经之地” 。因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直到清末民初京广、陇海铁路通车前后,洛阳依然是全国水 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商业中心之一。


据“山陕会馆”和“潞泽会馆”的金石资料记载:明清至民国时期,仅山西、陕西商人在洛阳南关一代经商的店铺就有五、六百家。少么?

如果此明清时的洛阳不如普通县城,那么,请题主告诉我什么才算达到明清普通县城级别?


闲眠居

说来可惜呀!曾经辉煌一时的洛阳,在北宋之后就沦落到了一个县城的规模。

北宋之后,一直到民国开封府一直是河南的老大,直到解放后将老大的位置让给了郑州,为河南第一古都开封感到惋惜。

河南洛阳,在解放前的城墙规模来看,周长仅仅才四公里,甚至不如山西的平遥古城(周长六公里)。说明到这个时候,洛阳的地位已经急剧下降,已经到了一个县城的规模,甚至不如山西平遥的一座县城。

从钟鼓楼的形式来看,洛阳不仅远远低于同事明清时代建造的“北京,南京,西安”,与开封的形制相比,也是远远达不到一座“重地”的要求。直到今天,洛阳的鼓楼尚未开发,因为形制实在太小,又处在老城区。



建国之后国家给洛阳的定位是“工业城市”,虽然这几年大力开展旅游业,但是远远落后于河南开封,甚至已经被郑州所赶超许多,在河南全境排到第三名,也是一种遗憾。

以上说明:自打北宋开始,洛阳不仅丧失了中心城市的地位,甚至连一座中必重镇都打不到。建国之后虽然国家给的定位是“工业城市”,但是到了今天,工业除了“洛阳轴承”在全国还有些知名度之外,其他的不值一提,衰败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大唐神都

大不大不得而知,地域黑是抓到一枚!中华第一古都长安,换个名字照样认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