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精粹·民間藝苑的奇葩——峨口撓閣|代州風情

峨口撓閣發源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代縣的峨口鎮,是流傳於雁門關內外的一種百戲雜藝,它融表演、舞蹈、音樂、美術、體育與一體,是當地春節社火和文娛活動中最流行、最火爆、最被觀眾所津津樂道的一門綜合性民間藝術。

非遺精粹·民間藝苑的奇葩——峨口撓閣|代州風情

峨口撓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經歷了原始社會有巢氏至秦代模仿樹源生態的孕育期,漢代至南北朝無伴奏表演到器樂和鳴的轉型期,隋唐至民國的表演、服飾、伴奏相配套的成熟期,新中國成立至“文革”初期的興衰更迭的曲折發展期,“文革”期間的冷落沉寂期,以及實施“民保”工程後的弘揚、振興期。近年來,曾幾度在中國五臺山國際旅遊月開幕式、中國(青島)首屆秧歌節、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山西衛視“人說山西好風光”等場合精彩亮相,獨領風騷,成為中外賓朋翹首期盼的一道精神大餐。二零零六年入選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二零零七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充分顯示了國家、社會、專家對峨口撓閣這門古老民間藝術的認可,對代縣人民生生不息弘揚傳承民間傳統文化精神的一種認可。

非遺精粹·民間藝苑的奇葩——峨口撓閣|代州風情

“撓閣”為晉北方言,“撓”,意即“抬起舉高”“閣”,有“仙閣”“女孩兒”兩層意思,引申為兒童。峨口撓閣由樂隊與表演隊兩部分組成。樂隊的樂器主要有鼓、嗩吶、笙、鐃鑼、碰鈴、笛子、大胡、二胡等。它的腔調,源於我國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胡調,是胡漢民族交融的實證。撓閣架子上的小演員都是從村裡選出的漂亮、機靈的五六歲的孩童,妝扮成各種各樣的古裝戲劇人物,站立在特製的鐵架子上,用寬布帶綁縛固定好,由身著統一服裝的壯漢撓在肩上,伴著歡快的樂曲,踏著激越的鼓點翩翩起舞。

撓閣表演一般出場數十架,每架壯漢、小孩各一人,還有名手執小彩旗、脖掛哨子的現場指揮。小演員們按照不同的扮相,或略施粉黛,或濃妝豔抹,身著鮮豔的戲劇服裝,個個花枝招展,裙裾飛揚,扮相可人。這些有幸被選上的小演員,俗稱“登撓閣”,意即登高望遠,吉星高照,四季平安。他們往往是眾人羨慕的對象,全家人都引以為榮。表演時,全家傾巢出動,子隨父扭,夫唱婦隨,前呼後擁,勾勒出幅和諧溫馨的生活畫卷,天倫之樂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花團錦簇的撓閣架子,均以民間藝人的手工藝術品精心裝飾,或鳥獸,或花卉,或果樹,或高梁玉米,或大紅辣椒,無不精緻華豔,美輪美奐,引人注目。

非遺精粹·民間藝苑的奇葩——峨口撓閣|代州風情

列隊表演時,背縛撓閣的壯漢,在婉轉藝術,具有鮮明的文化價值和實用價值。

一是文化價值。峨口撓閣的悠久歷史、豐富內容和基本特徵,在中國其他民間藝術中實屬罕見。發掘和保護峨口撓閣,不僅對豐富和完善中國民間藝術,乃至對世界文化多元化,都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峨口撓閣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集中反映了當地人民的思維方式和精神追求,蘊藏著當地勞動人民天才的創造性、獨特的藝術性、極高的觀賞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在當今世界文化多樣化的呼聲日益高漲,但西方文化卻仍然見為國際主流文化、西方文化產品佔據國文化市場絕大部分份額的背景下,獨具特的中華文化產品逐步贏得應有的國際文化市場份額已不再遙不可及。

二是實用價值。發掘和保護峨口撓閣對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非遺精粹·民間藝苑的奇葩——峨口撓閣|代州風情

近年來,代縣縣、鎮兩級逐步健全動態的、持續發展的峨口撓閣保護體系,重點建立五大保護機制,著力提高幹部群眾的保護意識。即以文化戰略上“定向”,發展藍圖中“定位”工作決策時“定項”,領導班子內“定人”,幹部職責上“定責”,資金投入上“定額”為主要內容的領導制度建設機制:老藝人傳幫帶、現有藝人與專家學者互動互補的人才隊伍建設機制;原生態保護與不斷提高技藝,發展創新,協調發展的動態扶持保護機制;打造品牌效應與日常表演相結合的活動開展機制;發展撓閣藝術與開發撓閣產業相結合的市場營運機制。

峨口撓閣是活躍在雁門關內外的優秀民間藝術,它承載著漢代“百戲雜藝”豐富的文化信息,反映了人類有巢氏時期的文化生活、勞動技藝及價值趨向,也形象而集中地反映了代縣人民的思維方式、價值追求和精神企盼。峨口撓閣不愧是鑲嵌在代縣這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上的一顆璀璀奪目的明珠,盛開在中國民間藝苑裡的一枝瑰麗奇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