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媲美《白夜追凶》的九分神剧终于来了,三年没白等!

大卫•芬奇从来不会让人失望,从最早的《七宗罪》《搏击俱乐部》《心理游戏》,到《纸牌屋》《龙纹身的女孩》《消失的爱人》,他的片子总有一种独特的黑暗基调。他善于挖掘那种人性深处未知的东西,像潘多拉魔盒,打开之后释放人性的邪恶面,今天安利的这部美剧便由他执导。

这部媲美《白夜追凶》的九分神剧终于来了,三年没白等!

这次他集结了去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艾米》的导演阿斯弗•卡迪帕尔,以及悬疑名作《狩猎》的编剧托比亚斯•林道赫姆,一起为观众呈现了这样一部节奏精简却至黑至暗的罪案剧——《心灵猎人》,豆瓣评分高达8.9。

这部媲美《白夜追凶》的九分神剧终于来了,三年没白等!

剧中不乏对于犯罪、司法、制度、社会等等观点的碰撞。每个人都在这段采访恶性杀人犯的经历中有所改变。

主角霍顿,较为年轻,在工作、教学的经历中对罪犯的犯罪动机感到困惑,一个契机让他开始访问艾德,并随后建立起整个访问机制。

他在这十集的改变应了那句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这部媲美《白夜追凶》的九分神剧终于来了,三年没白等!

霍顿对采访这些杀人犯表现出的异常热情,采访—依据采访破案这个模式对他自信心的不断填补,就像罪犯在犯罪后未被抓获后激增的自我满足一样,使他的热情像火焰一般燃烧,达到自负癫狂的程度。

这部媲美《白夜追凶》的九分神剧终于来了,三年没白等!

他看起来像是最同情罪犯的,因为当很多警察抱着“天生犯罪”的观点时,他呼吁去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这对于普通警察来说确实是难以理解的。

毕竟残破不堪的尸体,对受害者家人的调查和与日俱增的破案压力折磨着很多基层警察,让他们最能够站在被害人角度,厌恶凶手。

这部媲美《白夜追凶》的九分神剧终于来了,三年没白等!

但从后面他越发过激的行为看来,他享受与罪犯的交谈,并且不断挖掘突破他们心理防线的关口,比如给迷恋高跟鞋的犯人鞋子,用粗俗的语言诱使罪犯开口。

这部媲美《白夜追凶》的九分神剧终于来了,三年没白等!

而这些已经违背了他的初衷,他不是一个站在外部的观察者,而是把自己变成参与者,当他利用犯罪者的心理来看待其他罪犯或者潜在罪犯,他已经变得不够理性,甚至是邪恶了。

当他带着预设去审问犯人,显然目的达到了,但过程说是卑鄙的,如果站在受害者家属角度,这无疑是值得感恩的。

这部媲美《白夜追凶》的九分神剧终于来了,三年没白等!

但程序正义显然和实质正义同等重要,因为抓到凶手固然重要,但通过诱骗的方式就像古代的刑讯逼供,可能出真相也可能制造冤情。

而他被艾德拥抱的时候,别人对他的劝诫又像潮水般涌来,他才终于明白,一个试图窥探他人生活的人注定也在被他人窥探,自以为是上帝,自以为理解那些罪犯,实际上他才是被罪犯操纵的人。

他以为罪犯和他做朋友,实际只把他们当成疯子,殊不知罪犯也是同样的想法。

这部媲美《白夜追凶》的九分神剧终于来了,三年没白等!

对于卡尔教授,她是整个调查组中最理智也最学术的人。因为她站的角度是学者的角度,所以她可以保持中立。

她同意追求正义,但正义与正义之间孰轻孰重,卡尔教授有不同的看法。

对她而言,学术成果对于犯罪的指导意义远大于花时间破获单个案件,她的想法宏观、高效但有一丝冷漠。

这部媲美《白夜追凶》的九分神剧终于来了,三年没白等!

比尔是中和这两个人的角色,也是里面最接地气的人。他对采访杀人犯抱有的态度就是恪尽职守,但不愿意为了让他们开口就违背自己的原则。

他谨慎、理智,采访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从犯罪者童年的不幸遭遇中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失职。

这部媲美《白夜追凶》的九分神剧终于来了,三年没白等!

当破案和采访之间有冲突的时候,他也会站在霍顿这一边坚持要配合查案,因为警察做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帮助破案,而不是预防犯罪。

在对是否要调查喜欢挠孩子脚底板的校长这个问题上,两个人展现的也是截然不同的态度,比尔是不管,因为没造成犯罪就不是警察的职责范围,这其实也揭示了警察的弱点。

这部媲美《白夜追凶》的九分神剧终于来了,三年没白等!

最后来一段心灵鸡汤,把剧中的一句台词送给你们:“慢慢来,你会成功的。”,希望你们能坚守初心,莫要被自己无尽的欲望所吞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