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和理解我們棲居的世界

拥抱和理解我们栖居的世界

新京報製圖/高俊夫

——2018新京報“年中書賞”

什麼是好書?是那些讓我們在閱讀中歡笑或落淚的故事嗎?是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詮釋某種知識或信息的讀本嗎?是思想深奧、語言晦澀、讓我們敬而遠之的專業著述嗎?是被大眾讀者廣泛談論,被主流媒體一再宣傳的流行之物嗎?是一種受制於市場接受、在消費社會命運起伏的文化產品嗎?是單純為了抒發作者的某種生活感懷、替代思想家思考、向讀者言說的某種載體嗎?

是,也不全是。好書加深了我們對於自身境遇、人類思想的理解,並將這種理解從日常生活中提取出來,以對抗那些受制於人的淺見、隨波逐流的平庸。好書不必是這個時代的替代品,而是一種抵抗,與偏狹、無知、封閉、謬誤的抵抗,與快速消解的情緒、短平快的閱讀趨向、科技衝擊之下花哨的所謂形式創新之間的抵抗。好書更是載體,它承載了時間之流中更迭的人和事之外的留餘——思想這一永恆目標,從而幫助我們重建日漸退化、瓦解的理解力和共情力,擁抱和理解我們棲居的世界。

從年初至今,推向閱讀市場的圖書數不勝數,我們按照華語文學、國外文學、非虛構/傳記、藝術、思想、歷史、社科、經濟、兒童/教育、新知/生活十個大類,每個類別從成千上萬本好書中遴選出六本,共計60本好書以饗讀者。我們不願單純將這次篩選作為一次媒體推薦,為每本書撰寫誇讚之詞然後推向市場,我們更希望以此為契機,重新講述我們對於好書的理解——不在於故事的好讀,不在於表達的通俗,更不在於有多少人正在購買和談論它,而在於這本書將讀者的理解力擴展到何種程度。

由衷期待讀者能從這些書籍中,選出與自身契合的一本或多本,相遇,閱讀,更新對世界與自我的理解。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