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怎麼篩查出來的?

王永273918596

大家好我是D醫生,我來科普一下胃癌的篩查知識。

對於消化道腫瘤,電子內鏡永遠是最直觀也是我們首推的檢查,它不僅可以直接看到胃內是否有病變,同時還可以根據需要做鉗夾活檢,十分方便。但光做胃鏡就可以了嗎,當然還不夠,因為幽門螺旋桿菌這個東西通過胃鏡是看不出來的,但它與胃癌的關係又比較密切,所以應該還要關注他的存在,而碳14吹氣實驗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有部分患者不想做胃鏡又該怎麼辦呢?可以通過檢查促胃泌素-17和血清胃蛋白酶原來評估,他們兩結合起來對萎縮性胃炎的診斷具有一定價值,但較胃鏡依然有欠缺,所以僅作為備選,必要的時候還是得做胃鏡。

怎樣開始篩查呢?首先你要確定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在胃癌高發地區生活的(這個網上就能查到);家族中有癌症患者的;飲食習慣不好愛吃醃臘製品的;抽菸喝酒的;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消瘦等報警症狀出現的;年齡>40歲的。這些都屬於高危人群,建議有這些情況的朋友立即做第一次胃癌相關篩查,然後根據結果決定以後的篩查策略:


  1. 沒有幽門螺旋桿菌即萎縮性胃炎的,應該每5年複查一次幽門螺旋桿菌、胃泌素-17和血清胃蛋白酶原;
  2. 幽門螺旋桿菌陽性但沒有萎縮性胃炎的,應開始根治幽門螺旋桿菌並每3年複查一次胃鏡;
  3. 合併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萎縮性胃炎的,同樣在根治幽門螺旋桿菌的同時每2年複查一次胃鏡;
  4. 僅有萎縮性胃炎但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這種最兇險,應當每年複查胃鏡。

這就是我們建議的胃癌篩查策略,各位參考一下吧。


全科D醫生

所使用到的檢查可能包括以下幾種(不是所有的檢查都需要做,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項目)。


1.病史和身體檢查

醫生會詢問相關症狀和家族史等,比如飲食是否有變化、是否有疼痛、腹脹等症狀,以及是否有患胃癌的親屬、是否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等。

另外可能按壓胃部及其周邊位置,看是否有按壓痛等。

若疑似胃癌,醫生會建議使用儀器進一步做檢查。


2.上消化道內窺鏡檢查

也叫食道、胃、十二指腸鏡檢查,是檢查胃癌的主要方法。此項檢查中醫生會將一個帶有攝像頭的軟管從喉嚨插入食道、胃和小腸的上部。

這些部位的影像就會顯示到屏幕上。胃癌部位看起來可能像潰瘍一樣、呈蘑菇形或有腫塊,也可能是瀰漫性、扁平、黏膜有增厚。


3.超聲內鏡

這種檢查最適合用於查看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到胃壁、附近組織和淋巴結或更遠的地方。這是因為它是利用超聲波生成影像,而超聲波能傳播的距離更長。


4.活檢+活檢樣本測試

如果醫生在內窺鏡檢查中觀察到異常,就會提取出該部位的組織,並將其送到實驗室內

使用顯微鏡觀察其形態等看否有癌變,如果有,還要確定是什麼類型的,如腺癌、類癌、胃腸道間質瘤或淋巴瘤等。


5.其他影像學檢查

除了內窺鏡醫生還可能選用其他侵入性更小的影像學檢查方式:

  • 上消化道鋇餐+X光檢查,喝下鋇劑後照X光片,可觀察到食道、胃、小腸的內壁以尋找早期胃癌的跡象;

  • 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CA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可呈現軟組織的具體圖像,有助於確認癌症的位置還可以看出癌症是否擴散到胃附近的器官如肝臟、淋巴結或更遠的器官;

  • 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適用於癌症可能已經擴散但不知道擴散的位置,患者會被注射有少量放射性物質的液體,癌細胞會聚集這些物質從而能掃描到它的位置;


  • 胸部X光,用於查看癌證是否擴散到肺部。


提示:胃癌早期可能會有上腹部飽脹不適、食慾下降、噁心、嘔吐、乏力、體重減輕、嘔血、黑便等症狀,如果發現請及早就醫!



哪些檢查是有可能發現胃癌的呢?

上消化道鋇餐可以發現食管癌和胃癌,一般中晚期比較容易發現,早期發現困難。鋇餐的常見表現就是食管和胃的粘膜充盈缺損,可以提示有新生物,但確診還是要依靠胃鏡取活檢明確。

腹部增強CT也可以發現胃癌,但也是比較容易發現中晚期胃癌,主要通過胃壁厚度的變化,和腫塊的強化程度,來提示可能患有胃癌或胃間質瘤或胃淋巴瘤等。同樣,想要確診,還是要依靠胃鏡檢查。

篩查也好確診也好,發現和明確胃癌的利器就是胃鏡檢查。及其更新的產品比如放大內鏡和色素內鏡等,可以更好的發現早期胃癌。

為何說胃鏡檢查是胃癌診斷的利器和必須項目呢?因為胃鏡檢查直觀地看到食管胃內部情況,明確病變的位置,大小,形狀,更重要的是當發現異常情況時可以取活檢做病理檢查,明確疾病性質,是否是胃癌,還是其它的腫瘤。

不過,並不是說胃鏡檢查就一定能夠明確病情,有時會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活檢一次並不能取到腫瘤,多數報告慢性炎症或者不典型增生。那麼這種情況需要兩方面考慮,一是胃部的確沒有癌變,就是胃炎和粘膜潰瘍;另一種情況就是有癌變發生,但是癌灶伴有炎症和潰瘍干擾了結果,甚至取活檢時只是取到了粘膜炎症部分,沒有取到較深處的癌變細胞。那麼,如果內鏡醫生認為病變可疑時,就會建議患者口服抑酸藥(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或泮托拉唑等)2-3周,再次做胃鏡並取活檢。如果是我門診的患者,這種情況我一般都會建議患者同時做腹部增強CT,瞭解可以病變處胃壁是否增厚,如果CT能夠明顯看到胃壁的增厚,那麼病變幾乎是肯定的,一定在胃鏡取活檢時深取材和多點取材,甚至可以考慮內鏡下粘膜切除。時常會遇到患者做2-3次胃鏡才明確診斷。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簡而言之,就是怎樣用最簡單方便,價格低廉的方法儘可能地早期篩選出可能罹患惡性腫瘤的人群,然後建議其進行更加複雜,高級和伴隨侵入性的檢查。這其中涉及兩個維度:即敏感性和特異性。


具體到胃癌,臨床上的診斷思路是這樣的:

胃癌包含多種類型,最常見的為腺癌,此外還有胃間質瘤,胃黏膜相關淋巴瘤等。胃腺癌有多種病理類型,如早期胃癌包括隆起型、平坦型、凹陷型;晚期胃癌包括結節蕈傘型、盤狀傘型、局部潰瘍型、浸潤潰瘍型、局部浸潤型、瀰漫浸潤型、表面擴散型、混合型、多發癌等。通常會出現上腹痛,噁心,反胃,食慾下降,黑便,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等症狀,也可能沒有任何臨床症狀。

因此,臨床常規體檢時,接診醫生首先會結合患者的年齡,性別,臨床症狀,體格檢查,病史(既往是否有長期胃潰瘍,黏膜萎縮性胃炎等病史),家族史,吸菸飲酒史等臨床資料評估患者可能罹患胃癌的可能性;

初步的篩查包括:血常規,大便隱血試驗,腫瘤標誌物(CEA,CA199,CA724),以及腹部彩超;

對於初篩結果異常(如出現不能解釋的便血,腫瘤標誌物升高,或B超示胃壁增厚,胃周圍淋巴結腫大)者,應當著手進行進一步檢查。包括腹部CT,MRI,胃鏡,超聲內鏡,糞便脫落細胞學檢查等;

病理是診斷胃癌的金指標,最終明確診斷胃癌必須有病理結果作為依據,而結果的取得可以通過胃鏡取活檢得到。


外科醫生Kris

胃癌篩查流程

其評估的核心是成本-效益( cost-effectiveness) 。

內鏡檢查是胃癌篩查中最可靠的方法,但內鏡檢查具有侵入性,費用一般比其他篩查方法高。血清學篩查屬非侵入性檢查,費用一般比內鏡檢查低。但血清學篩查的準確性不如內鏡檢查,部分結果需內鏡檢查證實。


目前有 3 種篩查策略。

(1)X 線鋇劑初篩 + 胃鏡檢查證實:

日本少部分胃癌篩查還在採用這一策略。X 線鋇劑檢查準確性低,易漏檢早期胃癌。

(2)直接胃鏡檢查:

這是目前最常用的篩查方法。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內鏡篩查可降低胃癌死亡率,而 X 線鋇劑篩查則不能。

(3)血清學方法初篩 + 胃鏡檢查證實:

血清學方法具有簡單、非侵入性等優點,其有效性已在我國較大規模研究中得到驗證。但血清學檢查的臨界值受到若干因素影響

,因此如篩查人群中萎縮性胃炎患病率高,則這一策略與直接胃鏡檢查相比會缺乏優勢。



參考文獻:劉文忠.早期胃癌篩查進展[J],胃腸病學,2018.23(3) 129:132.


健康答疑

如果沒有胃鏡禁忌症,優先內鏡下檢查,如果第一次胃鏡發現有癌前病變如萎縮性胃炎,異型增生,胃息肉(特別是大於2cm的腺瘤性廣基息肉),胃潰瘍,殘胃炎(畢二式胃切除術後5至10年以上者)等,根據病情,最好至少每年做次胃鏡隨訪。


如果有胃鏡禁忌症,可根據情況做X線鋇餐,必要時可行胸腹部增強CT做診斷性補充。一些腫瘤標記物可做參考。

臨床上胃癌有症狀一般在中晚期,尤其是老年患者,所以如果能做好預防工作,後期治癒率會要完全不同。



穆赫蘭道1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