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蓬采采

蓮蓬采采

蓮蓬采采

蓮蓬采采

蓮蓬采采

福嶼早市上,有人在賣蓮蓬。

賣蓮蓬的,是個身材高大的年輕人。清早5點,其他的商販還在陸陸續續的進市,他卻已經擺好兩隻大竹筐,竹筐裡,水靈靈的蓮蓬,綠且嬌嫩,似乎,還殘留著昨夜綠荷的清香。

小夥子來自閩西北的建寧。

建寧,是福建有名的蓮鄉。那裡所產的建蓮,粒大飽滿,圓潤潔白,色如凝脂,被稱為蓮中極品。尤其是產於建寧舊城西門外池的"西門蓮",自古便是朝廷貢蓮。民國的《建寧縣誌》曰:

"西門外池,一百口,種蓮。池旁遍植桃李,春夏花時,遊人絡繹不絕。蓮子歲產約千斤,為吾國第一。"

蓮蓬采采

"蓮,花葉偶生相連曰蓮。嫩極鮮……以西門為最上品,水南次之,水東又次之。然較他邑產者,均有天淵之判。"

建寧與福州,三四百公里之遙。這麼遠的路程,難道就為了賣這兩筐蓮蓬麼?

小夥子笑了笑說,怎麼會只有這兩筐呢。建寧到福州,有人專門運輸,他只負責福嶼早市的分銷,順便,也接收大宗客戶的預約。

壹丨

我喜歡荷。

關於荷花,西晉的陸機有詩疏雲:"其莖為荷。其花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蕖。”蓮蓬,就是荷花的蓮房。無論是菡萏,芙蕖,還是蓮房,我都喜歡。

蓮蓬采采

初夏,當荷花在田田的荷葉中燦然盛開,蓮蓬只是荷花的花心。像媽媽懷裡的寶寶,嬌嬌的,嫩嫩的,藏於絢麗繁榮的花瓣之中。

當盛夏之後,荷花的花瓣漸漸脫落,原來嬌小嫩黃的寶寶,便成長為一隻只碧綠的蓮蓬。《古樂府·子夜夏歌》有詩曰:"乘月採芙蓉,夜夜得蓮子",這裡的“芙蓉”,指的就是蓮蓬。

中國人將荷花分為三大類,即藕用蓮、子用蓮和觀賞蓮。

其中,以生產蓮子為主的,稱子蓮。建寧所種的蓮,便是子蓮。

子蓮又被分成三類。梅雨季節採收的蓮子,叫“梅蓮”,伏天採收的叫“伏蓮”,秋季採收的蓮子,便是所謂的“秋蓮”了。

蓮蓬采采

六七月採收的梅蓮,蓮子縮在蓮蓬裡,只露出個小小的尖頭,色澤翠綠。剝去殼包,果肉和蓮芯都可以生吃。口感清香甜脆,蓮芯尚嫩,沒什麼苦味。

貳丨

蓮蓬,雖然沒有荷花的顏色與姿態,但我卻把它當做沒有蕊瓣的花枝。一擺纖骨,也是那麼富有韻致。左看復右看,越看越好看。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曾經有多少文人,走過江南的夏,寫過採蓮時節的情景。所有這些人,似乎在整個夏天,都為這種美麗所誘惑,佇立在江南的蓮塘邊。

蓮蓬采采

“耶溪採蓮女,見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來。”

採蓮,應該是一件極浪漫的事。是怎樣的江南女子,輕輕款款,盪舟塘心,風飄香袂,唱一首撩人心魂的採蓮曲呢?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南塘蟬鳴,蓮葉田田。蓮舟是小小的,漿聲是輕輕的,素手是纖纖的,笑聲是款款的。在那素手蓮歌間,這樣的荷塘,這樣滿塘綠甸甸的蓮蓬,怎不叫人深深沉溺其中呢?

蓮蓬采采

帶幾支蓮蓬回家,放進桌上的瓷盆,就如帶回了江南的一片荷塘了。

叄丨

鄭愁予有一句詩: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沒有蓮花的開落,何來這些綠甸甸的蓮蓬,何來這些飽滿玉潤、顆顆晶瑩的蓮子。

黃梅時節,早市流動的蓮蓬攤點,是南方城市一道獨特的夏日風景。一年之中,能吃到這麼新鮮蓮子的時節,實在太短,也就讓人格外珍惜了。

蓮蓬采采

飽滿成熟的蓮蓬,翠綠而嫻靜,蓮子星羅棋佈於其間。

輕輕取出一粒,剝開淺綠色的皮,新鮮的蓮子即刻展現真容——宛如去皮的肥厚的花生,卻更為水靈潤澤。

入口清涼,略帶一絲若有似無的青澀。食後餘味悠長,唇齒留有隱隱的荷香,令人神清氣爽。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辛棄疾這首《清平樂·村居》,描寫的正是江南村居生活畫面。也恰好說明——中國人對於蓮蓬的喜好,由來已久。

肆丨

剝蓮蓬,是個消磨時間的活兒。

蓮蓬采采

把蓮子從佈滿紋絡的蓮蓬裡掏出來,在外殼和蓮子之間,還有一層白膜,如同花生的紅衣。

這層白膜,味道較苦澀,乾燥後,會變成紅色。所以,幹蓮子中留著白膜的,是紅蓮子,去掉白膜的是白蓮子。中醫上說,紅蓮子補血,白蓮子補氣。

新鮮的白蓮子,有一股清新的脆甜,吃起來就像含了滿口的荷風,十分消暑。

打開蓮子,裡面還有綠色的蓮子心,我們經常買到的幹蓮子,都會把蓮子心也取下,只留白色的果肉。

中醫中,蓮子的功效主要是清火和改善睡眠,而在西醫中,蓮子還可用於降壓。但對吃貨來說,吃的口感和味道,才是最重要的。

蓮蓬采采

蓮子最常用來煲湯和粥,也可涼拌,蓮子和銀耳、百合、紅棗、芡實、枸杞都很搭。江南著名的“蓮子羹”,用的不是煲而是蒸。

蓮子磨碎後製成蓮蓉,是廣東人常用的點心餡料。

蓮子中間青綠色的蓮子芯,性苦寒,味苦,卻是一味良藥,能清心火和解毒。我們取下蓮子心,是用來泡茶。

伍丨

南國的梅雨季,總是那麼的迷人。雨飄飄灑灑,細細碎碎,讓人沒來由的柔軟、疏離。

蓮,是水生植物,池塘,是它的適生地。

蓮生於淤泥,開於炎夏,淤泥與炎熱,就像世間的汙濁與煩惱,而水的清涼與蓮的高潔,則是象徵著佛界淨土。佛家人說:

蓮蓬采采

“其花莊重,香馥長遠……更喜蓮子,苦心如佛。”

蓮花開時,那麼極致,開到荼蘼。

蓮花落處,又那麼淡然,那麼靜寂。曾經的芳華,毅然決然地轉身凋落,化作綠甸甸的蓮蓬,飽滿玉潤的蓮子。即使繁花化作蓮蓬,那飽經滄桑的身影,沉靜優雅,風骨猶存。

曾經聽過劉珂矣溫婉如緞的一首《芙蓉雨》:

“藕花香,染簷牙,惹那詩人,縱步隨她。畫船開,心隨她,誰不作美,偏起風沙……”

蓮蓬采采

靜雅清素的蓮蓬,內斂中自有禪意。

或許,真像劉珂矣唱的那樣,每一朵佛前的貢蓮,都曾是一季荷塘藕花,一朵出水芙蓉。當六月煙雨過後,一搭蓮蓬子落地,幾聲牽絆幾回迷。

芬芳謝了,窈窕萎了,而美不朽。

蓮蓬采采

蓮蓬采采

觀 |《石瓢》崔國琴

鏈 接

蓮蓬采采

蓮蓬采采

摶 |《彭年石瓢》何濤制 陸軼舟刻

鏈 接

蓮蓬采采

蓮蓬采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