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的慎独是什么意思?

Moon月牙儿

这个问题的措词有点别扭!

这个问题的措词有点别扭!

慎独这个概念,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读书人很重视的一种做人品德,说成是国学中的慎独,又好像吹嘘得过大了。就好比,那些孝、悌、忠、义、礼、义、仁、智等德行,也不好说成是国学中的甚么东西。

儒家经典《大学》,原本是五经之中《礼记》的其中一篇文章,后来南宋大儒朱熹(1130-1200)把《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文章独立出来,与纪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和孟轲的《孟子》(孟子,作为对人的称呼略等于孟先生,又是一位孟先生孟轲作品集的书名)合成来,称为「四书」。「四书」和「五经」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


何谓「慎独」?

《大学》有所谓:「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于是这个「君子慎其独」就成为后世的常用谚语。

何谓「慎独」?慎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以预防自己做错事,并且经常存心诚实。独是一个人自己独处的时候,或者独自行事而旁人并不知晓。慎独就是指自己一人独处也要谨慎诚实,不肯自欺欺人,所以又有所谓「君子不欺暗室」。

我们读古文时见到君子两字,较多解作有德行的人,但有些时候仅指地位比较高的大人物。暗室指光线不足、比较黑暗的小房间,引伸为没有人知道的隐密地方或事情。品德有大缺憾的人常会觉得,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做了坏事也不怕被旁人知晓。但是儒家对君子的其中一个要求是:自己一个人独处时,也要跟任何时候保持诚实不欺的美德。



潘先森说

“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一般可以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小例子。在人潮拥挤的街头,我们捡到了一部手机,周围人来人往,大部分人会选择寻找失主或者把手机上交警察;可是如果是在一个小胡同呢?中午大家都在午休,周围空无一人,也没有监控,这时候捡到一部手机,一划动发现还没有密码,你是不是还会选择把手机交还失主呢?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寻找失主,那就是做到了“慎独”!

在景区,周围都是游客,我们会把垃圾拿在手里,直到找到垃圾桶;可是如果是在乡间度假,来来往往人很少,你是不是会把垃圾随手丢进小池塘或者塞到石缝中呢?如果你依然坚持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那恭喜,你是一个真正慎独的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哪怕周围没有人看见,没有人指责。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好的,甚至是完美的,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可和赞扬,这是人之为人的心理需求。我们会为了别人的认可去做一些事情,比如拾金不昧,比如保护环境。这时候,社会上的其他人就变成了我们的行为“监督员”,我们的好是在他们的监督之下而来的。

可是当我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呢?没有了监督,没有了别人的眼光,我们是不是能用同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呢?还是任由心里的小恶魔横行霸道呢?不为外物所左右,牢牢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这就是“慎独”对于我们的意义。


三联中读

中国儒家思想特别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认为道德修养是人提升道德境界、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途径。孔子说克己复礼,要克制自己的不当欲望,孔子的弟子曾子认为人要学会自省。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并把自省当成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而孟子更加重视自省的精神,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意思是:“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而慎独,则是在自省和克己的基础上,对人的情绪和隐秘的欲望进行自我管理的一种更加高级的手段。

慎独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读书人道德修养的主要方式,这种思想也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古往今来多少贤人志士“慎独”以身,传为佳话。柳下惠坐怀不乱,杨震的“四知”箴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慎独拒礼;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主,勿以善小而不为”;许衡的不食无主之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曾国藩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其所谓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以上种种,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成为行为的标准和依托。


好玩的国学

就是加强个人的修养,自己独处时,也要约束自己,不能做有悖伦理之事,人在作,天在看。


这个词特别适合现代人,有些人在人前为人,人后作鬼,多“慎独,慎独”吧!


京东千里行书法



“慎独”一词出自《大学》。

把这个词拆开来分析,“慎”就是谨慎、慎重,就是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个人无论有多大能耐,不管在什么场合和时间,行事要低调,要处处戒备,不能过于张扬。

“独”就是独自一个人相处,一个人独自完成既定的事情。

“慎独”的意思就是说,在一个人独处时,是考验个人自制力和克服困难的时候,不要因为旁边没有人监督和催促,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做出违背道德和初心的事。要么,懒惰思想打败了行动能力,变成偷懒者,得过且过,对自己的目标视而不见。心里认为反正又没有人看到。其实,人做事天在看。

“慎独”说到底,是一种自我修为境界。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能干什么,要到哪里去?

并且,会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像一条小河,曲折迂回,要穿过无数障碍,目标是奔向大海。

我们陕西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很喜欢“慎独”这个词语,在中篇小说《蓝袍先生》中,借主人公之口多次提到“慎独”,并且当做左右铭,可以看作是陈忠实先生思想的自然流露。


鸿鹄迎罡

“慎独”的是一种工夫,一种境界。



《中庸》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中庸”之道源自天赋的本性,出于先天的道德。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调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可见“慎独”是专门向内作自我省察,从心意初动的隐微处着力,借以遏止“人欲”于将萌。这致力于主观的“心性”修养。这种主观修养做好了,如果与客观现实不相合,又怎么办呢?那就只有“反求诸己”“素位而行”,甚至“遁世”亦在所不惜。

所以《中庸》说:“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无人而不自得。”

“正已而不求于人,……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

孔子主张“安贫乐道”“贫而无怨”“富而无骄”。孟子也说:“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离娄》上),“君子行法以俟命”(《尽心》下)。这与《中庸》所说,如出一辙。

更突出的,是“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我必不忠,……于禽兽又何难焉”(《离娄》下)一段,设想如何反求诸己,可谓生动具体。



上面说得装了点,其实说白一点,就是没有人看见时的作为要特别小心。因为凡见不得人的坏事丑事往往都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办的,许多人的缺点、弱点和毛病也往往是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毕露的。

一些道貌岸然的为官者,在大庭广众之下,讲廉政,批腐败,慷慨陈词,痛心疾首,其忧国忧民之态令人肃然起敬。

可是一到“独”的时候,就不“慎”起来,其贪欲、情欲、穷奢极欲,往往暴露无遗。还有那么一些以“精英”自居的谦谦之君子,在场面上,今天骂祖宗落后、窝囊、无出息,明天骂同胞腐败、愚昧、太保守,然而,一旦“独”的时候,其邪念、恶念,包括攫取不义之财的贪念,就会统统现出原形,大大不“慎”起来。

正如鲁迅所斥:“对于这种卑劣的市侩,每一件事情一定有一种物质上的荣华富贵的目的。”“一做戏,则前台的架子,总与在后台的面目不相同。”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也有一句名言:“不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

刘少奇同志在论述共产党员的修养时,继承了古人这些精辟的思想,积极提倡这种“慎独”和自尊精神。


光明大先生

慎独,作为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讲究的是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对于这一国学经典词汇,大师有大师的理解,草民有草民的理解。作为一介草民的我,对于慎独的理解可能也是最肤浅的……😂

古语说,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我的理解是小心谨慎地独处、独自行事。为人做事。不靠监督要靠自觉!



-慎-

对于谨慎做事,中国汉语博大精深,有了许多经典词汇,比如说未雨绸缪、三思而后行、惩前毖后、安不忘危……,形容的都是谨慎做事。从古到今,谨慎做事的成功实例不胜枚举,鲁莽行事的失败案例更是比比皆是。谨慎做事,结合现代六合分析法,做事之前谨慎规划明确做事的5W1H,即what,why,who,where,when,how,会使事情高效高质地完成,大大提高做事成功的几率。



-独-

独,独自行事。这里讲的“独自行事”,不是独来独往,与人格格不入的做事,而是做事有自己的原则,独立思考坚持原则,不受外物所扰的能力。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古时,一梨栽于道旁,天酷热,路人纷纷去摘梨解渴,惟一人不动,问之,答曰:梨虽无主,吾心有主!



吾心有主……做事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是高超的做人修养。

对于“慎独”,虽然是国学的深奥精神,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很多普普通通的人,虽然他不懂这儒家的修为,但是确实也拥有这种修养。返回自心,谨慎内省,你做到了吗?

👉👉关注林思夕夕,认知最好的你。


林思夕夕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现在一般把孔子看作是位知识分子,把《大学》看作是某种知识:孔子的学问。

这,其实是对孔子天大的误解!

我们在前文中,给大家介绍过:

《大学》,是一部“动态入定”的教科书

孔子,是一位传授“动态入定”的教练

“动态入定”通俗的说,是种心智功夫:让人在日常的生活,进入一种类似佛教“入定”的心智状态。

人,为什么要“动态入定”呢?

这是因为,一个人进入“动态入定”的状态后,就能达到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王阳明说的“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的生命境界。

这种生命境界,从某种角度来看,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目的所在,《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指的就是为了进入这种生命境界。

孔子到了70岁才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命境界,所以,看不出什么人生成就。

而王阳明则不然,他在龙城顿悟之后,达到了“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生命境界。从此之后,不论是在官场,还是战场,王阳明几乎战无不胜,成为了人生的大赢家。

所以,“动态入定”这种心智功夫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

那么,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学习“动态入定”呢?

就像学习武功一样,需要三样东西,才能学会武功。

第一样,是武功的功法,这门功夫的基本原理、组成、过程是怎么回事。

第二样,是用法练法,这门功夫的使用套路是什么,其中基本功的练法是什么。

第三样,也是最为重要的,心法。有了心法才能把功法与用法练成武功。

《大学》“动态入定”,从原理、过程,到过程中每个步骤的具体方法。

儒家“六艺”中的“礼”《大学》用法。“六艺”“乐、射、御、书、数”《大学》练法

没有心法《大学》只是一种孔子学问的知识,“六艺”也只是一些形式。

那么,把【孔子学问】练成【心智功夫】的心法是什么呢?

慎独

是把【孔子学问】练成【心智功夫】的心法!

那么,究竟什么是“慎独”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进入“动态入定”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智状态?

这种状态在《大学》中有非常详细的描述:"……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也就是说,人一旦进入“动态入定”的状态,身心就会没有忿懥、没有恐惧、没有好乐,没有忧患。是一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意不动心不动的心智状态。

进入“动态入定”状态的方法就是《大学》中的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一个人从平常的心智状态进入“动态入定”的心智状态,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你把孔子所有的书都倒背如流,讲得头头是道也进不了这种心智状态。

要进入“动态入定”的心智状态,就必须在意识清醒的时候,时时刻刻运用“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方法,感知自己的心智系统、调整自己的心智状态。如此,假以时日,才有可能逐步进入“动态入定”的心智状态。

这种时时刻刻运用“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感知自己的心智系统调整自己心智状态的,就是

“慎独”

要真正学儒,功夫全在于“慎独”。真正学儒的人都自称“慎独之人”,就是这个道理。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有一段是描写慎独中样子的,“……处若亡,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心智玩家:还原人类源头文化、揭秘重叠结构世界、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心智玩家



凡是读过连环画的朋友也会理解“慎独”二字的意义,“慎”就是谨慎、小心,“独”就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小团体等等,这样讲朋友们没有异议吧。

何为慎独呢?例如半夜里过马路,亮红灯了,四周瞅瞅没有人、没有车、也能保证安全就跑过马路了,为啥这样做呢?因为没人看见呀!不会有人去说,这人怎样怎样……这个例子应该说明一些道理,有的人就是表里不一。



修养好慎独,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学生呢,老师在和老师不在都一样去遵守纪律,好好学习,职场就领导在和领导不在一样努力工作……至于在外西装革履,回家换成家居服躺在沙发上睡一觉,如果养成慎独的习惯,也会整得干净、利索、板板整整,这样去讲,不知朋友们信不信?



更多回答,请您关注耕读先生。


耕读先生



所谓慎独简言之就是在没有人看见时的所作所为要特别小心。其实这是一种警告,在这警告背后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的潜意识中的丑陋东西。大凡难以见人的坏事丑事基本上都是在私底下发生的。那么为什么会在私底下发生,很显然因为没人看到,是悄悄地进行的。人的弱点是什么,就是一种不自觉性和下意识的自作。古人今人强调慎独,并不是所谓加强个人修养的问题,而是一个大大的惊叹号,让你注意,让你警醒,让你不要以为只有天知地知我知而他人不知。




那么所谓慎独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呢?我注意到慎独这个概念一般是针对达官名流巨富说的更多。因为这些人等社会地位显赫、社会影响力较大,而手中的权力亦大、财富亦多、名气也耀眼,因此他们要在私底下做某些下作之事是很方便的。君不见一些道貌岸然的为官者、社会名流和所谓明星在台面上光鲜,而私底下却令人不耻,这几年打下的老虎们便是有力佐证。这些人为什么会作到如此地步,很明显大脑里的那个警告的惊叹号丢了。为什么我们常说要警钟长鸣,要绷紧头脑里的那弦,意义就在这里。


最后重复强调一下,加强个人修养是必要的,但慎独的内涵不是强调修养,而是严重警告,是人头脑里的警钟和警弦。

注: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