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识字糊涂始”这是谁说的?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矛恋盾

“人生识字糊涂始”是鲁迅先生说的,最早见著于鲁迅先生发表于1935年5月《文学》月刊上的一篇文章《人生识字糊涂始》,他的原意是谴责那些让青年人在读书和识字时,学一些似懂非懂的书是“糊涂”的根源。这里,分享一期萃辰天心书院印竹、印安老师《如是我说》中有关这一话题的探讨:

印安说: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生识字糊涂始。”告诫人不要读死书。如果只是寻章摘句,却不能领悟书中智慧,就会越学越“糊涂”。联想到佛家所说的“不立文字”,感觉太深刻了!

印竹说:
佛家的“不立文字,以心会心”之法即是禅门,禅摄受的是具大根器者,如果根器不够还不识字,那就只剩下糊涂了!

印安老师所说到的是我们识字而不能拘泥于文字,读书而不能死读书。如果识字而拘泥于文字,读书而把书读死,那么又何必去识字和读书呢?那会让我们更加的糊涂啊。如果是那样,也许我们一开始就错了,也许从识字开始,便是糊涂的开始了。所以,禅宗提倡“不立文字”,但它是佛家的教外别传,在佛法的三藏十二部中,更多的还是要让我们反复的去训练、去识、去读。这两者之间看似矛盾,实际是统一的。

当我们还不具备领悟力的时候,当我们对某种知识、某个法门还很陌生的时候,我们需要从识字开始不断的去习——不仅学,还要反复练习,即孔子所说“学而时习”,这非常的重要。就像我们练习书法,如果没有临帖的过程,没有反复练习的过程,我们就不能从所习之帖中突破出来,形成自己的体。“人生识字糊涂始”、“不立文字”只是告诉我们要能够从原有的模式中突破出来,这跟从没有建立过模式是两码事。

有些人听到一些名言,只追求其结果,而忽略了其过程。

比如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也是禅宗的一句经典的话,但这话也是有前提的。很多大修行者,因为他们有能力使酒肉穿肠过,所以,当遇到强大的伪缘逼迫,而这种伪缘和逼迫会影响到整个佛法的传播时,他们不会执着于不能吃肉。即使吃了肉,也不会影响佛祖、佛法在他们心中坚定的信念,就如鸠摩罗什。

为了争夺他,一个国家覆灭了,被另一个国家打败。两代的国王都想争得鸠摩罗什。后来,有位皇帝一定要将自己的妹妹嫁给鸠摩罗什,并且威胁鸠摩罗什说:“如果你不迎娶我的妹妹,我便不再允许你弘扬佛法,甚至我会灭佛。”鸠摩罗什为了避免对佛法的浩劫,也为了真正度化被我慢之心、被皇权的欲望充满了内心,但是心中对佛法还有那么一丝向往的这份善念,勉强同意了皇帝的请求。但弟子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些弟子甚至说,师傅都可以娶妻,那我们也可以娶妻。鸠摩罗什生怕此事影响了弟子们心中的信念,于是把弟子们都召到身边,他抓起一把钢钉吞到嘴里咽了下去,然后对弟子们说:“如果还有哪位要娶妻的,如果你可以吞下一把钢钉而肠不烂,我就同意你娶妻。”这一举动把弟子们震撼住了。这个故事也说明:当你要具备一定的修行、一定的能力时,才有可能去打破、去突破原有的模式。我们决不能在没有任何修行的时候,就学会某几句口头禅,这是对禅大大的误解。

所以,“不立文字”不是没有文字,而是建立文字之后的对文字打破的勇气,这是对原有固定思维模式、思维惯性打破的勇气。

禅,就是一种破法,打破我们原有的思维惯性,这才是不立文字的根本目的,也是鲁迅所说“人生识字糊涂始”的根本目的。其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打破而不陷入其中,被其禁锢。如果我们的心被禁锢了,再好的东西都会变成不好的。但这绝不等于说我们还不曾建立时,就想着去打破,就像我们从未提起时就想着放下,从没有体会过丰富就想着简单是一样的道理,那我们真的就只剩下糊涂了,我们就失去了了解宇宙人生、了解生命本质的机会了。

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

《如是我说》是萃辰天心书院两位极具智慧的老师的对谈,从中能让我们学习更多人生智慧,丰富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您可以到喜马拉雅关注“印竹”老师,收听音频,也可以关注萃辰天心书院官方订阅号“萃辰天心国学传播”(cctxgxcb),收听完整图文、音频哦~


萃辰天心书院

“人生识字糊涂始”一句名言,最早见著于鲁迅先生发表于1935年5月《文学》月刊。他的原意是谴责那些让青年人在读书和识字时,学一些似懂非懂的书是“糊涂”的根源。

其实在苏东坡的《石苍舒醉墨堂》中也有相同的诗句,“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这句话常被文人们用来自我解嘲,感叹在悖谬的时代里知识的期许和知识分子的宿命之间巨大的落差:人的烦恼和坎坷是从识文断字开始的,做人其实只需知道自己的姓名就足够了。

想起了李敖那句著名的读书论:

千万别对读书指望太多。终日读书而放弃了真实生活才是悲剧的开始。你并不会更聪明,因为你的经验全部是别人的二手经验;你也不会更博学,因为书上读来的东西你并没有真正去验证;你会因终日耽于幻想而神思飘忽,因脱离生活而愈加沉默。

其实有句更通俗的说法:痛苦的人,快乐的猪!

有时候懂得太多,并不能让你快乐起来,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或者都可以成为大师、圣人,最痛苦就是半懂不懂之间,无法放下,也无法超脱,最后只能是一团糟,所以,古人才说“难得糊涂”。做个快乐的猪就好了,因为有时候真相总是让人不爽的,就好像王朔说的“孔雀开屏的后面是屁眼”,你真的要看吗?


最浪漫的事

“人生识字糊涂始”最早见著于鲁迅先生发表于1935年5月《文学》月刊。

它改自成语“人生识字忧患始”,鲁迅先生是说有的人虽然读了很多古文书籍,一股脑往脑子里塞,没有经过反思和梳理,没有掌握透,脑海里如同被一群乱马踏过,仅仅凭着一点点残留的知识“马蹄印”著书立说,显然是糊涂笔写糊涂文,还是一塌糊涂。

通俗来说,就是读书不求甚解,贪多嚼不烂,反而读傻了,失去了正常人的思维和逻辑,有句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如何破解这种迷局呢,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习总结,效果最好,古代学知识都是师傅直接带徒弟,没学好就直接干了,边干边学,现在的学习是“格物致知”,学习了十来年才有实践的机会,一出校门感觉自己就是个傻子,需要花很长时间去适应社会。





浩评如潮

“人生识字糊涂始”的原句应该为“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1、字面意思:一个人一但识了字,一生的坎坷就开始了,人只要能认识自己的姓名就足够了 。

2、深层含义:人学会了认字,有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要面临对社会现实的进行种种反思,这是人类探索未知事物的本能所致。然而现实往往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思想而左右,这样,人的思考和现实之间就有了没完没了的矛盾,矛盾使人痛苦。

3、强者善于直面、排解痛苦,弱者则一味沉溺,甚至逃避。人的每一次直面或逃避都会对其人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性格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有的人顺势而为,有的人因祸得福。往往那些思考过度的人反而遭遇更多坎坷,所以,忧患不尽。

4、如果一个人只认识自己姓名就可以免遭思考过度带来的后果吗?非也。

在当今时代,一个人必须掌握足够的知识才能活得下去,且不说出个门处处都是标示

,就连签字也必须看清合同条款,甚至要花钱请专业的人帮忙把关,否则后果难当。

5、马云说,20年后很多人都会失业,人工智能碾压人类智商的时代也许马上要到来,想要在更强大的时代活下去,那么一个人只认识自己的姓名,没有足够多的知识,肯定是不行的。

6、总而言之,“人生识字糊涂始”是一种悲观而逃避的人生态度,它所解释的,正是因为对忧患无能为力,而选择糊涂。但这个糊涂又不是真糊涂,是假糊涂,是无法解除烦恼的。解烦恼的唯一办法是解决问题。


盛千金

谢悟空邀答!“人生识字糊涂始”好象是鲁迅先生说,又好似“糊涂始”改自“忧患至”。鲁迅的伟大自不必说,老妖非常崇敬。但先生此语适用性很少,除了“一知半解”,恐怕在其它语境中很难适用。先生自己也识字呀,而且特会在语句中造词、遣词,用之生动、精准,可见先生识字不糊涂呀。因此,鲁迅八十多年前杂谈中的此语放在今天看并无多大意义,现在社会文盲只剩少量遗老了呀。

其实老妖认为还是原句“人生识字忧患至”更能反映识字人或称文人的处境及心态。


手机用户明心

“人生识字糊途始〞这句话大慨是鲁迅先生说的一句名言,这也可能不是他的原话,记不很清楚了。

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人的一生从天幼无知开始到求学识字再到功名成就等,一步一步坚辛如苦的过来的。


老董79949764

人生识字糊涂始。谁说的?我说的。比我先说的人那是跟我学的。嘿,你个臭不要脸的。前人还能跟你学?不是现在都说几世轮回吗?这回您明白了吧。我还说了一句呢,希望你能记住。人生辉煌糊涂終。这句比上一句还重要阿。


郝明41

人生识字糊涂始,这句话很难确定谁说的,它说明了人从小识字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糊糊涂涂,白纸一张,而启蒙识字就是从不明白糊涂开始,一步一步开始知识的积累,从糊涂开始,走向文明,走向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


龍山真人

人生识字糊涂始,是鲁迅大文豪说的,毛爷爷也说过,表达的是我们不要让识字学习条框而把我们禁锢,不要让知识是我们糊涂,我已本质为出发点,要以社会大众导向为基础做出,这是根本,所以事件太框架就容易人生识字糊涂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