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爲何逃亡吳國?

熊棄疾雖然放過了奮揚,但大錯已經鑄成。在費無忌的陰謀和連綿不斷的讒言之下,熊棄疾逐漸喪失了判斷力,在錯誤的路途上越走越遠。

故事行進至此,開始轉變方向。

費無忌一邊繼續派人打探熊建行蹤,一邊準備將伍奢全家一網打盡。他進言熊棄疾:伍奢有兩個兒子,老大伍尚,老二伍員(字子胥),都非泛泛之輩;君王可以其父為人質,召他們入宮,然後一舉殺之,否則日後必將為患楚國。

此時,身陷囹圄的伍奢早已洞悉費無忌的內心,所以當熊棄疾派人傳話,讓其召兩個兒子前來時,他料想這又是費無忌的陰謀。來人說:若你能召二子前來,則生;不能,則死。伍奢答曰:伍尚仁慈,呼之必來;伍員為人倔強乖戾,且能忍人所不能忍,可成大事,他知道來了就要被捉,其勢必不來。

伍奢早已做好死亡的準備。

熊棄疾不理會伍奢的回答,徑自派人攜帶官印綬帶趕赴棠溪(在今河南省遂平縣),召伍尚與伍子胥:若回郢都,就免了你們父親的死罪,而且還會加官進爵。

結果正如伍奢所料,伍尚抱著必死之心,執意前往見父親一面,而伍子胥則懷著徹骨的苦痛與仇恨,踏上了漫漫逃亡之路。

伍子胥為何逃亡吳國?

伍子胥像

在路上,伍尚臨行前所說的那段話一定時時在他耳畔迴響:

爾適吳,我將歸死。吾知不逮,我能死,爾能報。聞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親戚為戮,不可以莫之報也。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擇任而往,知也;知死不闢,勇也。父不可棄,名不可廢,爾其勉之!相縱為愈。

哥哥反覆叮囑弟弟:我為父死是盡孝,你一定要報仇!

而伍奢得知伍子胥逃亡的消息時,也曾發出一聲長嘆:楚國君臣,就要為戰爭所苦了!

他預料到,自己的兒子必將不惜一切代價,為自己復仇。

可以想象,伍子胥逃亡之後,楚國必定四處搜尋其下落,所以伍子胥並沒有遵照哥哥的囑咐,徑直冒險赴吳。他選擇向北逃亡,在宋國與熊建會合。不巧此年宋國不太平,華、向二族大殺公族,劫持宋元公子佐(宋平公子成之子,公元前532年即位),引發了一場血腥內亂,諸公子四散逃亡,熊建不知何故捲入其中,不敢繼續在商丘待下去,他和伍子胥一起逃到了毗鄰的鄭國。

起初,鄭人以禮相待,但後來熊建愚蠢地接受晉頃公姬去疾(晉昭公姬夷之子,公元前526年即位)的慫恿,打算裡應外合,幫助晉國襲鄭。不幸的是,陰謀很快敗露,這命途多舛的楚太子被鄭定公姬寧(鄭簡公姬嘉之子,公元前530年即位)毫不客氣地誅殺,就此結束了屈辱的一生。

這一年,鄭國執政子產去世。

伍子胥一生中最為黑暗的時刻到來,恐懼如夢魘纏繞著他。熊建邁出的錯誤一步,使鄭國頓成殺地。伍子胥只能帶著熊建之子熊勝倉惶逃離鄭國,前往吳國。這一路水遠山遙,道路艱險,而且必經楚地,殺機四伏。當伍子胥晝伏夜出,行至吳楚交界之昭關(在今安徽含山縣北)時,幾乎丟掉性命。所幸命運眷顧,伍子胥不僅成功逃過昭關,過長江時,還得到一位漁父的慷慨相救。

伍子胥為何逃亡吳國?

清末民初馬駘所繪《劍贈漁父》,描繪的是伍子胥過江的情形

千辛萬苦之後,伍子胥終於到達吳國的土地。此時,他的父親和兄長早已被熊棄疾殺死於郢都的街市之中。深仇大恨幾乎擊潰伍子胥,他病了,一路乞討為生,步履蹣跚向吳國都城而去。


伍子胥逃亡吳國,不為苟且偷生,而是為了借吳國之兵,伐楚,討楚平王,殺費無忌,以洩心頭之恨,否則,他大可像自己的前輩屈巫一樣,繼續向北,逃到晉國,或者齊國,尋求大國的庇護,或者乾脆逃到更加遙遠的燕國,隱姓埋名,聊度餘生。

他決意向南,只為復仇。

為了達到復仇的目的,伍子胥制定了一個長期的計劃,這個計劃的第一步,就是引起吳王僚的注意。

某一日,繁華喧鬧的吳市中忽然出現一位怪人,他蓬頭垢面,言行癲狂。吳市人紛紛圍觀,無人認識。如此幾天過去,終於引起一位市吏的注意。市吏即市場管理者,但這位市吏不僅長於管理市場,還擅長相面,他悄悄觀察片刻,自忖道:我相過很多人的面,還從沒有見過這樣奇怪的人……莫非他是別國的亡命之臣?

市吏將情況報於吳王僚,並建議速速召怪人入宮。

伍子胥為何逃亡吳國?

太湖

等到伍子胥被市吏引入吳宮,藉助吳王僚驚訝的目光,我們才大約知道伍子胥的外貌——身長一丈,腰十圍,眉間一尺(春秋時,一丈約合今天的兩米,一圍就是雙手拇指、食指合攏的長度,一尺約20釐米)。吳王僚與這位身材異常魁偉的逃亡者對談三日,發現他居然沒有一句話是重複的,不由大喜過望:果然是位賢才!

伍子胥明白吳王僚對自己欣賞有加,所以此後每次進宮,在與吳王僚交談之時,都刻意表現出一派英勇氣概。與此同時,他又不時透露出自己報仇雪恨的志向,以試探吳王僚的態度。吳王僚心知肚明,但卻不置可否,顧左右而言他。這曖昧的態度讓伍子胥十分失落。

隨著時日的流逝,失落漸漸變成了失望。

就在失望即將轉作絕望之時,事情忽然有了轉機。

一直圖謀王位的公子光(吳王諸樊之子)得知伍子胥來到吳國,有心將其招致門下,以為日後所用,所以向吳王僚進言道:伍子胥父兄被楚王所殺,他如今勸君王伐楚,無非是為自己報私仇;況且楚國強大,伐之未必可破,請君王勿用其計謀。

伍子胥為何逃亡吳國?

《左傳·昭公二十年》書影

公子光的這段話,貌似語重心長,實際上是在挑撥吳王僚與伍子胥之關係。公子光深知,伍子胥報仇心切,但時光無情,若吳王僚始終不發兵,伍子胥必然失望而另尋出路,那樣,他的機會就來了。

果然,伍子胥得知此事後,立即明白,吳王僚不僅不會為自己報仇雪恨,恐怕也沒有這個機會了,因為城府極深的公子光心懷異志,不久就會取吳王僚而代之。

伍子胥隨即調整策略,一面主動請求吳王僚不必再為自己的私事煩心,一面暗暗接近公子光。公元前518年,伍子胥在向公子光推薦了一名刺客之後,悄然隱退,帶著熊建的兒子熊勝,到鄉間做起了田舍翁。

他要靜待事態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