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江南,嘉興粽子的味道

走在江南,嘉興粽子的味道

連我自己都沒想到,去嘉興只住了兩天,竟然連吃三頓粽子,還意猶未盡。

本來,作為一個東北人,之前,並不覺得這種食物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到了嘉興,才恍然大悟,原來,一樣叫粽子,味道卻大不同。


走在江南,嘉興粽子的味道

在嘉興老城區的月河古街上,有很多粽子店。不知不覺,走進一家粽子文化博物館,圍繞著“真真老老五芳齋”這個粽子品牌的前世今生,依次展示各種與粽子有關的物件、影像,現場還有真人演繹包粽子的全過程。從選米,淘米,制餡,粽子葉,煮熟,都有一套說道和講究。你看著看著,就會被勾起食慾,到最後,不用商家叫賣吆喝,也會迫不及待地想要當場嚐嚐。


走在江南,嘉興粽子的味道

這粽子,品種真不少,蛋黃,排骨,蜜棗,肉、豆沙,各種不同味道,以大肉粽最為著名。交完錢,坐等。服務員會動作熟練地把粽子葉剝掉,裝好在盤子裡,端給你。160克的四角形大粽子,胖墩墩,肥嘟嘟,熱乎乎,粒粒白米珠圓玉潤,透著光澤。用筷子橫豎夾成四半,咬上一口,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餡大量足,不甜,不鹹,有滋有味。一口下去,還想下一口。


我們倆兒人,眨眼之間就瓜分了一個大肉粽和一個豆沙粽,連同一碗餛飩統統下肚,然後,吧嗒吧嗒嘴,得出一個結論,想吃真味,還得到本地來吃,不然,你就不知道啥是正宗。

於是,我對嘉興的好感和興趣,就從這個粽子的味道開始了。


走在江南,嘉興粽子的味道

江浙地區,吃粽子的習俗由來已久,但,只有嘉興粽子名頭最大。大凡我們北方人,都知道吃粽子是紀念古代詩人屈原,而在嘉興,吃粽子是紀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據說,當年,吳王夫差聽信讒言,賜死了忠心耿耿的伍子胥,命人把他的屍體裝在皮革裡,在五月五日這一天,投入大江。相傳伍子胥死後化為濤神,保佑黎民百姓。千百年來,江浙一帶流傳著伍相的故事,敬仰他的忠義特別在端午節舞龍舟,吃粽子,紀念他。


走在江南,嘉興粽子的味道

當然,在別處,也許只有端午節吃粽子,在嘉興,隨時隨地都可以吃到。

司馬遷對伍子胥推崇有加,在《史記》裡稱讚他為“烈丈夫”。嘉興、蘇州,都有紀念伍子胥的伍相祠。

嘉興,地處長三角平原,典型的江南水鄉,歷史古城。


走在江南,嘉興粽子的味道

文化裡從來都是藏著價值觀的,你推崇什麼,提倡什麼,生活習俗和喜好裡都會有所表現。這就是一個城市的底蘊。



走在江南,嘉興粽子的味道

吃著粽子,想著伍子胥,翻看有關嘉興的資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古往今來,原來嘉興的粽子,養大了那麼多名人!

從唐朝詩人劉禹錫,南宋女詞人朱淑真,近代學者王國維,到畫家豐子愷,弘一法師李叔同,再到大文學家茅盾,金庸,瓊瑤,科學家錢學森,等等等等……這些名字,五花八門,各行各業,每一個都如雷貫耳,每一個都跟源遠流長的大中國歷史文化密不可分。


這樣,再吃嘉興粽子,真就吃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走在江南,嘉興粽子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