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幽隱名剎——平順實會大雲院

從原起寺下的大橋向北進入平順縣境內,沿著公路前行約兩公里,便來到了實會村,這裡和王曲村同屬於北耽車鄉管轄。其實這邊曾經叫做實會鄉,至今一些老宅子門上還能見到那時的地名,濁漳河在這一段轉向北流,過實會村不遠又折向東,村子位於濁漳河西岸,與東邊的安樂村隔河相望。

太行深幽隱名剎——平順實會大雲院

大雲院全貌

實會村也是一座相當古老的村莊,原名新豐,遺存有眾多的古廟和老宅,村口的觀音廟、村中的龍王廟都舊貌依然,滄桑氣息撲面而來。村中老宅院多面向東、南依山修建,有四合院式,也有窯洞式,許多清代舊居還保存的很完整。這裡最為著名的古建築當屬建於村北龍耳山下的大雲院了。

太行深幽隱名剎——平順實會大雲院

這座大雲院始建於五代時期的後晉天福三年(938年),最初叫做仙岩院,寺院背靠的龍耳山形如半月,九條支脈呈放射狀指向圓心,圓心位置有一座小山,因此被喻為九龍戲珠,寺院就建在這顆龍珠下面。兩年之後,寺中建成了正殿大佛殿,即今彌陀殿。至北宋初年,仙岩院已經發展成擁有百餘間殿堂的大寺,並於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敕賜為大雲禪院,成為一方名剎。可惜明代時一場山洪將大雲院沖毀,僅餘彌陀殿獨存。後經清代重修和增補,才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現存的大雲院由山門兼天王殿、彌陀殿及東西配殿、三佛殿組成,最寶貴的自然是核心建築五代後晉天福五年(940年)修建的彌陀殿了。

太行深幽隱名剎——平順實會大雲院

現存於世的五代時期木構建築僅有四座,彌陀殿即是其中之一,五代歷史持續時間較短,政權更迭頻繁,戰亂不休,古建築能夠遺留至今的已經極少,因此彌陀殿的寶貴价值不言而喻。

彌陀殿面闊和進深均為三間,單簷歇山頂,修建在一米餘高的石臺基上,平面接近正方形。屋簷寬大平直,出挑深廣,只簷角略有上翹,枓栱工整健碩,排布疏朗,層層緊扣,向上託舉起了巨大的殿頂,展現出了無窮的力量。在這座建築的柱頭和闌額上還出現了普拍枋,用以協助闌額共同承託補間枓栱的重量,這也是唐代以後的建築中使用普柏枋最早的實例。

太行深幽隱名剎——平順實會大雲院

殿前後明間開門,正面兩次間設直欞窗,整體風格質樸大氣,造型仍然有著濃郁的唐風,因為得到了維修,彌陀殿從內到外都顯得工整精緻,淡化了歲月沉積的痕跡。不過留心觀察,在殿內的東牆上仍然能夠見到已經斑駁缺失的五代時期壁畫,題材是佛教裡“維摩詰經變相 ”的故事,表現了文殊師利菩薩問疾維摩詰,並辯論佛法的場景,現在仍可依稀辨認出眾多人物,有尊貴端莊的文殊,有合十聽講的虔誠僧眾,還有云霧之上的眾菩薩法相和飄逸舞動的飛天仙子,雖然色彩不再鮮明,許多形象也不再完整,但從那豐腴雍容的造型和靈動灑脫的筆法仍能感受到那個時代藝術的高深造詣和並未遠去的大唐餘風。

太行深幽隱名剎——平順實會大雲院

除了彌陀殿內的壁畫,其兩側簷下還保存有歷代殘存的碑刻和經幢,上起北宋,下至明清,記載著大雲院千百年來的歷史。在彌陀殿內外盤桓良久,縱使已經來過幾次,仍然流連於其間,似乎在這裡時光能把我帶回到千年之前,哪怕外邊戰亂紛爭,我依然可安享一方淨土,背山面河,與世無爭,清心靜修,拋卻無數煩惱,眼前的大殿彷彿幻化成了與歷史相連通的一扇窗子,我隔窗相望,卻只能如管中窺豹,略得見那個文化藝術巔峰時代的點滴精彩,而彌陀殿周遭的清代配殿和三佛殿等建築早已顯得黯然失色,真是全然提不起我的興趣了。

太行深幽隱名剎——平順實會大雲院

太行深幽隱名剎——平順實會大雲院

在大雲院外的山坡上有一座殘缺的石雕佛塔,名叫七寶塔,修建於五代時期的後周顯德元年(954年),係為青石雕造,殘高約6米左右。此塔原本有七層,現僅存五層,塔基為覆盆蓮瓣底座,下邊三層為八角形,其中第一層各面浮雕麒麟、獅子等瑞獸奔跑,各角有力士奮力扛託,第二層周遭飾以樂伎人物,有演奏者,有起舞者,生動的再現了五代時期的樂舞場景。第三層為全塔的主體部分,遠高於其它各層,轉角處皆雕有盤龍柱,在塔門上方則是二龍戲珠,門為拱券式,兩旁有全身鎧甲的天王護持,其餘各面還浮雕有肌肉虯勁的力士和半掩門的僧人等圖案。上邊有殘缺的塔簷,簷下浮雕著飛舞的神鳥和仙子。

太行深幽隱名剎——平順實會大雲院

簷上則是流雲湧動中簇擁著的尺寸明顯縮小的第四、五層,可惜已經是破碎不堪,傷痕累累了。這是2000年5月30日所留下的永久的傷疤,那個夜晚,一夥可恨的盜賊推到了七寶塔,偷走了部分石雕,剩餘的構件也被摔的支離破碎,直到2004年4月,石塔才被重新修復,並且補刻了丟失的塔身石雕,使我們得以重新看到它,但摔碎了的塔頂部分則成了永遠的傷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