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者?論DAG的新技術發展演變……

今天,和大家談談區塊鏈技術領域的一項新創新——DAG技術

總所周知,區塊鏈技術是一項前瞻性的新技術,它用點對點網絡(P2P)、鏈式數據結構、非對稱加密、哈希、分佈式共識算法等技術組合,建立了不可篡改的、可信任的分佈式賬本,支撐建立了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解決了"雙花"的問題,可以實現支付即結算、支付即清算。

但是,作為一種新型的網絡賬戶的支付手段,區塊鏈技術也有很大的問題。因為要很多計算節點進行共識,區塊大小不能過大,使得每個區塊上存儲的交易數量受到了限制,同時每個區塊的產生要向全網廣播並得到全網確認,出塊時間也比較慢。這些問題成為區塊鏈技術更廣泛應用的瓶頸,很多技術研發的力量都在試圖解決這些問題。

替代者?論DAG的新技術發展演變……

DAG(有向無環圖)被認為是一種對鏈式數據的可替代的解決方案,可能成為下一代分佈式賬本的核心技術之一。同時被引入加密數字貨幣領域,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即有塊的DAG階段和無塊的DAG階段。

在DAG鏈中,交易發起後直接廣播網絡確認,省去區塊打包和出塊時間,理論上,效率得到了質的飛躍。2016年,採用DAG技術的IOTA、ByteBall等項目湧現,使得DAG鏈成為新一代公鏈的重要技術趨勢。與"區塊"鏈相比,DAG鏈主要實現了三個轉變,即從"單鏈"到"樹狀和網狀鏈"的轉變、從"區塊粒度"到"交易粒度"的轉變、從"單點躍遷"到"併發寫入"的轉變,這是對區塊鏈從容量到速度的一次大革新。

那麼,DAG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替代區塊鏈技術?不會,每種技術有它擅長的方面,也一定有它的不足,我們採用技術,總是希望取長補短,各有所用。DAG有一個關鍵缺陷,就是異步系統的一致性問題。與區塊鏈相比,DAG不支持強一致性。DAG的異步併發機制提高了系統的擴展性,同時也帶來了一致性的不可控問題。

替代者?論DAG的新技術發展演變……

區塊鏈採用的是同步操作的驗證機制,能夠保證較高的一致性。但是,DAG作為異步操作,需要一個全局的協調調度機制來保證一致性,但這在某種程度上將引入中心化的機制。如果不這樣做,在運行智能合約時,很可能會出現節點間所存儲的數據在運行一段時間以後出現偏差的情況。當然,在DAG網絡下的安全、性能等問題,也需要通過大規模的應用來進行檢驗和驗證。

總之,DAG給廣義的區塊鏈技術應用(或加密數字貨幣應用)提出一個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將有利於產業的加速發展。

替代者?論DAG的新技術發展演變……

下面分析一下關於XDAG的幾個問題點:

1. 網絡和社區不穩定因素

用dag技術來做支付系統貌似還是有各種各樣問題的,xdag在這一塊也沒少出過問題,前不久因為節點不同步的問題造成幣價一下跌去了三成,而在最近這兩個月因為區塊高度不一致又出現過好幾次回滾情況。

這類問題咱可以動態的來看,隨著慢慢調整到是可以改進。但他們的開發社區也是一個不穩定因素,之前有傳言說是團隊打算提前進行減半,項目會存在共識上變動的風險。

2. 價格波動風險

xdag目前流通量不大,上線的也都是不知名的交易所,這個價格波動可能會很大,甚至不排除有份額大的礦工“控盤”因素。

3. 支付應用問題

這和nano其實有一樣的問題,就是數字貨幣支付不只是快速就好的。網絡有不穩定的因素存在,目前暫看不到應用市場,當然現在還算早期,以後還是要看開發社區有多大的能力了。

替代者?論DAG的新技術發展演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