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G43自动步枪?

哼哈321

我可能没什么资格评价这支步枪,但是德军士兵对G43还算是满意吧,一方面半自动的G43远射程精度不比Kar 98k稳定,而它的射击频率也不如使用了短药筒枪弹全自动的StG44 突击步枪快速,但总算是不需要再去捡苏联人的SVT来用了。

Gew 43(Gewehr 43-G43)及Kar 43(Karabiner 43-K43)。是在1941年华瑟(Walther)设计的Gew 41为基础,于1943年完成的修改版本,主要修改了清洁与维护都很繁杂的活塞机构,这一项修改是参考了战场上缴获的SVT38/40,并使用了可拆卸的弹匣,并大幅度的减少了枪身的重量。

1941年瓦尔特公司设计的样枪经过德国军方测试小批生产了一些,命名为Gewehr41(简称:G41或Gew 41)。枪口装装设环形导气装置,利用发射枪弹的火药气体推动枪机解锁、后坐,完成抛壳、子弹上膛。使用标准毛瑟步枪弹,10发弹匣供弹,子弹须由机匣顶部填装。

由于当时的Gew 41步枪十分笨重,而且子弹的装填不如K98k那样方便,军队并不是很满意。但随后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缴获了大量的苏联军队装备的SVT-40半自动步枪,这款步枪受到德军士兵很好的评价,于是工程师根据德国军方的需求,参考了SVT-40的导气活塞设计,直接改进了Gew 41,发射枪弹的火药气体导出枪管后,推动一个活塞向后运动带动枪机后坐,完成抛壳、子弹上膛。它的枪栓位于枪机左侧,弹匣内可以装填十发子弹,可以使用两个装弹板来填装。

可不是这把G41哦!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轻兵器爱好者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在1944年初的苏德战场上,苏军突然发现前线德军半自动武器数量开始增加,

德军利用这些新锐的半自动武器配合上MG-34/42机枪已对苏军构成了相当强大阻

击火力,从此德军在步枪有效射程上的自动/ 半自动武器密度上已远远超过了苏

军。而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款虽然“默默无闻”但又十分著名的二战

兵器——德国沃尔特G43 半自动步枪。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步枪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作为步枪家族的后起之秀半自

动步枪更是在这场战争中大放异彩。但提起半自动步枪,也许很多人会立即想到

美国的M-1 伽兰德步枪或者前苏联的SKS 步枪,而作为与它们同时期的作品德国

的沃尔特43半自动步枪(G-43)就显得名气微薄许多,但这并不影响其二战兵器

史上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末期德国开始研制半自动步枪。由于当时德国步兵理论比较重

视机枪,半自动步枪的研制并未引起特别重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德国

军队广泛列装的Kar-98K 步枪被认为可以满足需求。在战前的德国看来军队并不

需要这样一款兵器,因为他们相信仅仅凭借已广泛列装的Kar-98K 步枪就可以满

足战争的需求。而与此同时的美国,作为制式兵器的M-1 步枪已经开始大量为军

队所订购并逐渐取代了老旧的1903式步枪,同样,俄国人也在为他们的新的托卡

列夫 SVT-40 半自动步枪的列装而忙碌着。直到1941年6 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

然袭击,德国的步兵们却开始为一个问题所苦恼,那就是苏军此时已经装备了SVT-40

半自动步枪,他们可以有效压制德军手动填装的K-98步枪,而德军大量装备的MP-40

冲锋枪也时常由于射程不足而无法作出有效还击。由于此时德军制式武器的火力

强度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战场的需要,于是为军队装备一种可以与苏军SVT-40步枪

有效抗衡的半自动步枪的议程也随即被提了上来。

了争夺新的制式兵器的生产权,德国两大兵工企业的“元老”毛瑟公司与

沃尔特公司几乎同时推出了各自的G-41型半自动步枪,但毛瑟公司的产品在竞争

中失利,而德国军队也随即决定用这种新式的半自动步枪来取代老旧的K-98步枪

成为军队的标准装备。1942年8 月,沃尔特公司开始承担了批量生产G-41(W )

半自动步枪的生产任务。到了12月底,首批的6000只步枪被提供到了苏联战场上

试用。但部队却拒绝接受,因为它像K-98步枪那样,必须用弹夹从上面将弹匣装

满,而部队要求的是一种象苏军SVT-40那样从下部填装供弹的步枪。

于是沃尔特公司按照部队要求对原有的G-41半自动步枪的加以改进,并于1943

年中旬推出了带有10发下装弹匣的K-43型步枪。直到1944年德国陆军总局将K-43

半自动步枪改称为G-43,赢得了来之不易的正式制式编号,从此G-43被大量生产

以供给部队。随着战争的进行,G-43步枪也被赋予了更广泛的用途。例如当加装

ZF41或 ZF42 瞄准镜之后,G-43半自动步枪就可以作为狙击步枪使用并颇受好评。

根据到纳粹德军1945年3 月最后的统计数字显示,此时部队还有221047支G-43半

自动步枪,其中27549 支为带瞄准镜的狙击型号,其余有1056支不带瞄准镜和3177

支带瞄准镜的G-43存放在器材局。据统计,总共有349278支普通的G-43和53433

支带瞄准镜的G-43步枪进入到了德国军队中服役。

在战争中G-41只被生产了很少的数量,它们被配备给了德国的部分精锐部队

和伞兵,大多数的G-41在苏联战场上损失掉了。而G-43则被制造了更大的数字,

它的生产一直延续到了1945年德国战败。但由于数量不足,因此G-43一般只配发

给经验丰富的士官,而大多数的士兵依然在使用老旧的K-98步枪。战争后期的德

国由于原料的不足,加之时间紧迫以及技术缺乏,同其他大多数德军装备一样,

G-43在制作工艺上越来越简陋,昂贵的木制枪托以及其他木料部分被非常薄的木

头代替,枪托底部改为罩杯式冲压组件,前护箍由切削件改为点焊,弹仓底部及

护弓也改成了钢制冲压件。这些近乎侮辱似的改造必然使得G-43战力功能的急剧

下降,但战争毕竟也是生产力的较量。

一名有经验的士兵在使用G-41/43 步枪时可达到50-60 发/ 分。G43 它采用

的导气系统是SVT-40的长行程活塞式导气系统,该系统久经实战检验。它的闭锁

系统的可靠性也很高,因此从枪支内部设计上看G-43在技术上并不输给M-1 伽兰

德步枪。被重新设计的G-43步枪随即被大批量生产。它采用了大量冲焊熔铸工艺

的零部件,非常适于机械加工厂的大批量生产。此外G-43的零部件也与G-41有着

很大的通用性,但与G-41不同的是G-43从一开始就没有设定刺刀座。比较有意思

的是,G-43步枪的枪栓位于枪机左侧,似乎是为左撇子射手而设计的。


每日点兵

G43的不足之处就是它是一款被战争需要催生出的产品,而之前的MP40是为战争准备的武器,这种出发点的差异导致两者的历史影响有天壤之别。

德军发动闪击战之前经过了充分准备,步兵配备短卡宾枪毛瑟98K、装甲兵和伞兵使用MP40冲锋枪,再加上通用机枪MG34、MG42的火力搭配,部队轻武器的火力输出已经远远盖过同盟国任何一支军队,在1942年美军未完成M1加兰德步枪换装之前,德军就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军队,苏军见识到德军重火力冲锋枪后也是大吃一惊。

然在1942年6月东线战场的新一轮攻势当中,德军面对苏军大规模装备的高射速波波沙和半自动SVT-40步枪时同样大吃一惊,因为他们自己的火力输出已经被远远甩开。在前线步兵和装甲兵当中分别蔓延着SVT-40和T-43的的恐慌,这时候德国国内的枪械专家才开始研发同类产品救急。

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G43半自动步枪很难做到力挽狂澜,在设计理念上G43严重抄袭了苏联SVT-40的导气式枪机后座原理,只有在外形和生产工艺上继承了毛瑟98K的优美和精端工艺。德军前线部队接收半自动步枪已经是1944年的事情了,在战争最后一年当中他的产量不足40万支,但依然在各条战线上给盟军带来惊喜。

总体而言G43的出现就像豹式坦克、虎式坦克和Ta-152战斗机一样,给节节败退的德军前线部队带来希望,并在残酷的阻击战中多次挽救德军濒临崩溃的战线。很多人认为G43的产能不足而未能影响战局,这是不正确的。


G43诞生后德军已经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只有部分战线上还能发起进攻战役,此时的德军步兵多分布于防线上的掩体中,因此G43的数量不足完全可以被MG34和MG42等通用机枪的火力弥补,用进攻战术思维思考G43这种用于防御作战的武器是不合适的。


利刃军事

G43自动步枪是纳粹德国在二战中后期设计制造的一种半自动军用步枪,也是德军在二战后期主要使用的武器之一。不过由于其诞生时间较晚,并没有完全取代老实的毛瑟98k卡宾枪,加上STG44突击步枪的诞生,G43自动步枪的名气就小了很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军对于步兵武器的认识与美苏等国家不同,认为步兵应当围绕机枪作战,步枪手起到保护机枪的作用,因此对半自动步枪的发展并不热衷。但在二战爆发后,面对装备SVT40自动步枪的苏联红军,老式的手动步枪火力不足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为此,德军迅速装备了瓦尔特G41自动步枪。但这种武器的可靠性较差,重量也较大,并不受士兵欢迎,更多的德军士兵选择使用缴获的SVT40自动步枪,或是其他缴获的半自动步枪。到了后来,德国甚至直接将缴获的武器发放给士兵们。但这种行为无疑增加了后勤部门的压力,德军迫切需要装备一种新型半自动步枪。

1943年,结合了SVT40自动步枪和G41自动步枪的设计,德国军工人员终于设计出了全新的G43自动步枪。G43自动步枪采用10发弹匣供弹,火力远超过毛瑟98k卡宾枪,而且可靠性得到了很大提升。一般而言,G43自动步枪被发放给步兵班中的士官,而普通士兵则继续使用毛瑟98k步枪,这是为了最大程度上发挥这种新武器的作用。但随着战争的节节败退,G43自动步枪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


强武堂

其实,G43半自动步枪,也是二战时期,一把性能相当不错的枪械,只是其产量较低,装备数量不足40万支,风头被德军装备的MP40冲锋枪以及MP44自动步枪完全盖过了,名声也不如同类型枪械中的美制M1加蓝得半自动步枪来得响亮。

G43半自动步枪,1943年,由德沃尔特公司在G41的基础上设计定型,一把可靠性和精确性都很好的枪械,在对射时,其火力毫不亚于美军手中的 M1加蓝得半自动步枪,以及苏军步兵火力猛烈的托卡列夫SVT40半自动步枪了。

据搜狗百科公开资料记载,采用导气式枪机后坐的G43半自动步枪,枪长1.1米,含10发弹匣时枪重47公斤,口径7.92毫米,初速745米/秒,射速每分钟40-60发,有效射程800米。

到了战期后期,德国军工被美英轰炸得一塌糊涂,战争潜力几乎遭到毁灭性打击,反映在最基本的陆军步兵枪械火力上,德军装备最多的还是毛瑟98K步枪,5发子弹单发发射,而美军全都是半自动和自动发射的枪械,苏军则大都是火力全开的冲锋枪。

德军的MP40冲锋枪产量仅100万支,苏军光是71发弹鼓的波波莎冲锋枪就有700万支,在东西两线作战的德军,在步兵火力上就远逊于苏美两军。

事实就是地讲,G43半自动步枪,确实是把好枪,采用弹匣供弹,容弹量比漏夹供弹的美制M1加蓝得半自动步枪还多2发子弹,从火力持续性能,有效射程,全枪重量,及枪长来判断,显然G43半自动步枪,要比美制M1加蓝得半自动步枪更好。

只是G43半自动步枪产量低,出世时间短,参与战争没多久,就伴随希特勒第三帝国走向了终点,所以其知名度就不高了。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首先说下题目是出错了!G43是半自动步枪,不是自动步枪!

第一、假设G43半自动步枪能早一些和数量再多一些的装备德军,也许元首的帝国还会再晚一些覆灭!

1、二战期间,正式大规模装备半自动步枪的国家只有美国和德国和苏联

2、美苏德装备的分别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和G43半自动步枪和SVT-40步枪

3、装备数量截然不同,

美国在参战前就将M1普遍列装了,几乎每个美军士兵都有了一支,成为了美军基础战斗火力的主力枪型,到二战结束M1生产了400万支。

德国在1943年以后才开始列装G43,到二战结束只生产了40万支,而且还不是全部送往了一线部队。

苏联SVT-40步枪虽然在二战结束前生产了接近100万支,但是由于加工不利和某些胎里带的弊端造成实际使用效果不佳!战后立即被换装!

4、G43的原枪型是G41,由于G41的加工精度要求太高,而且其导气结构过于复杂,不利于大量生产和实际使用,所以经过1年多的改进就有了G43这支好枪。

G43的导气方式是通过在苏德战场缴获的SVT-40步枪的原理,这个原理就是后来的AK-47的导气原理!

所以有人说AK-47是苏联仿制德国G44突击步枪的原理是不对的,AK-47的导气方式是沿用SVT-40步枪的,德国人也是受益者!

5、G43的导气方式是长行程的活塞运动方式,这样的方式使得G43的闭锁时的可靠性很高,而且可靠,有利于枪体的牢固。但是缺点就是长行程耗用燃气过多,影响了枪口动能降低了威力!

AK-47反而使用的是短行程。

6、G42和同一时代的M1相比,还是有优势的,总体性能不相上下,或有短长。但是供弹方式方面G43就有明显的优势,G43的10发的弹匣在枪体下方安装供弹,M1还是要在枪机开膛状况下由上部,使用8发漏型弹夹推弹入仓。

在生死关头多一秒装弹和晚一秒开枪差异太大了!就这一点我觉得G43完胜M1。尤其M1还有个致命的缺点,打完最后一发子弹后,那个钢制的弹夹会被弹出枪仓,发出一声清脆的“啵”的声音,这无疑就是提醒对手我枪里面没有子弹了,要换弹了,你可以突袭我了!

第二、元首自拆堡垒

1、在二战后期,德军的装备可谓是焕然一新,大量的新式武器被投入了战场,巨炮,虎式、虎王、V2火箭等中火力被送上了战场,还有大量的重装备在研制开发阶段。

这一切都源自元首对武器的痴迷和自己观点的喜好。只在乎质量不在乎数量这个弊端害了元首。

2、假设不制造那些尖端的,大型的先进武器,将那些人力资源和钢铁还有有限的时间及生产力,投入到前线更需要的轻武器和火炮制作中。真的也许元首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3、假设大量的G43半自动和G44全自动海量的装备一线部队,还有那个FG42,再加上原本就异常成熟的MG42机枪。真的难以想象德军的步兵战斗力有多强大了!

4、样样精通的结果就是样样稀松,哪怕元首选择新式步枪中的一种,都会给苏美军队造成更大的杀伤!

第三、由G43的命运感慨一下

1、元首如果像苏联制造T-34一样,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进行武器生产,也许世界格局还会有变化的。

2、潜心研制核武器,

3、不过早的使用V2,招致V2被灭顶。

4、不和英国对刚空军轰炸城市,消灭对方的工业基地,保护自己的工业基地。

5、不和苏联对刚装甲质量,其实德苏之间的装甲攀比互怼还是德国先闹出来的,在升级4号或研发5、6号中型坦克多好。数量才是苏德战场的关键。

6、即使对手的装甲再厉害,德军的空心装药的“铁拳”足可以应付了,在发展下,也许RPG的辉煌战果会是德国掷弹兵的,终究铁拳就是RPG的祖宗!

7、海量的制造升级G43和G44这两支好枪,将98K成为除了狙击以外的淘汰品。英美的单兵武器和德军将是出现代差的!灭顶的代差!

8、海量的钢铁用到刀口上!

也许元首就是败在了自己的执拗上!

最后说下,G43真是把好枪,记得很多年前的一款游戏《胜利之日》,在那个游戏里我的最爱就是G43步枪和MG42机枪。可惜这个游戏没有!


杜口无言

G43步枪半自动步枪,也就是沃尔特43半自动步枪,这是一款二战时期纳粹德国为了对付美国和苏联而研制的一款优秀武器,设计上完全不输给美国的M1式步枪。可惜G43步枪半自动步枪生不逢时,大规模制造的时候已经到了1944年,德国已经开始显露颓势,在盟军的封锁和战略轰炸下,生产能力和原料满足不了大规模制造G43的要求,使得仅有少量德军配备该武器。

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德国一直对于自己装备的毛瑟步枪有着迷之自信,因此对于半自动步枪的研发、装备并不用心。但是1942年开始苏联的SVT-40半自动步枪大量装备,在交战中火力碾压德军的毛瑟步枪。德军被完美打脸,才想起来要装备一款能抗衡苏军SVT-40步枪的半自动步枪。

在当时德国两大军火公司毛瑟公司与沃尔特公司同时推出了自己的半自动步枪,最终沃尔特公司获胜,设计的样枪经过德国军方测试批准投产命名为G-41(W)。G-41(W)使用7.92毫米口径标准毛瑟步枪弹,10发弹匣供弹,子弹须由机匣顶部填装;枪口装有环形导气装置,利用发射枪弹的火药气体推动枪机解锁、后坐,完成抛壳、子弹上膛等动作,实现连发。第一批G-41(W)于1942 年12月投入苏德战场,但是因为枪体较笨重、子弹填装不方便等问题并没有受到德军士兵欢迎,因此德国军方要求沃尔特公司仿照苏联的SVT-40半自动步枪进行改进,于是G43诞生了。

G43步枪半自动步枪和G-41(W)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子弹装填由上装变为下装弹匣,装弹更顺手方便;二是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实现连发,发射枪弹的火药气体导出枪管后,推动一个活塞向后运动带动枪机后坐,完成抛壳、子弹上膛。从性能上G43不次于任何半自动步枪,但是当时纳粹德国已经日落西山,产量难以满足战争需求,最终只装备给了少量精锐士兵,难以形成火力优势。

G43半自动步枪

弹药:7.92×57mm毛瑟步枪弹

自动方式:导气式

容量:10发/弹匣

战斗全重:4.7公斤

全枪长:1117毫米

枪管长:549毫米

初速:745米/秒

有效射程:800米

最佳战斗射程:500米

战斗射速:40~60发/分


当狗容易做人难

G43是半自动步枪而不是题目中说的自动步枪,两者存在天壤地别。G43几乎是二战期间最成功的半自动步枪但也是出现最晚、产量最低的一款,因此未能影响战局。

G43的设计严重盗版苏联的SVT-40,而且是轻武器后起之秀沃尔特公司的产品,德国原有的克虏伯、鲁格等知名企业在竞争中全部败下阵来,这说明德国本土企业的轻武器发展理念已经严重滞后,只有STG-44的出现挽救了德国轻武器制造商的声誉,但依然存在盗版行为。

G43采用长行程导气式枪机后座退壳原理,

长长的活塞缸就像枪支的第二个枪管一样导致枪支变宽变厚,枪支的维护也更加复杂同时严重限制了产能。虽然德军前线将士对G43美誉有加但这仅仅是突然换装的喜悦而已,不可否认德国的狙击手们更青睐苏联的SVT-40半自动步枪,这在影视剧中可以得到证明。

G43采用10发可拆卸弹夹拱弹、子弹是与毛瑟式通用的7.92X57mm传统步枪弹有效射程为800米,对比美军M1加兰德、苏军SVT-40它的性能不落下风唯一不足只有数量太少。G43投产已经是1944年了在1年多的时间里仅仅生产了39万支,德国投降时纳粹军队保有的不超过24万支。


其实在德军内部并不缺乏对轻武器的重视,只不过德国人更加倾向于轻机枪的普及化,这就是采用冲压件生产可达批量装备的MG42通用机枪,这种带有重机枪杀伤力的班用机枪搭配毛瑟98K才是德军轻武器规划的前景,盟军大量半自动武器的出现惊醒了德国军队

前线士兵的大量阵亡堵住了德军指挥官讽刺半自动步枪不方便检阅使用的嘴巴,但是希特勒此时还是不支持半自动步枪项目,因为此时他有了更加完美的选择这就是STG-44突击步枪,这对于偏好重火力的元首有足够的新引力,这款枪支挤占了资源和产能也是导致G43产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因此说,在德军眼中他们完全可以跳过半自动步枪直接装备全自动的突击步枪

,不得不承认德军轻武器发展的惊人跨越性,但是在盟军绝对制空权的狂轰滥炸之下一切武器革新都是纸面文章,G43、毛瑟98K、STG-44三者相互竞争严重影响了德军装备的制式化,也不可能挡住盟军胜利的步伐。


兵器世界

G43或卡43(缩写为G43,K43)是德国在二战期间开发的7.92×57毫米埃森口径瑟米-奥拖半自动步枪。 该设计基于早期的G41W设计,但采用了类似于取得自俄方面的SVT-38的改进的短程塞式气体进出系统,并采用了尽量容易的大规模生产技术。

因为增加了一个10发筒形钢制可卸匣。G43的目标是更加实用并且灵活,虽然需要频繁移除弹匣。装备武器时通常携带一个标准夹袋和一个带两个备用弹夹的后备袋。 G43采用与SVT相同的挡板锁定机构。于1943年10月投入生产,随后于1944年改名短卡 43(K43)生产,它与原版实际上相同。

整个生产周期中,虽然G / K43引入了许多小的变化(基于实用的考虑因素),但是大体没有变,与G到K的命名变化一致,除了在侧面盖章的标签,仔细研究实际例子,多G标记的步枪在K标记步枪上具有同样特征,反之亦然。

大多数G / K43装备了伸缩瞄准器安装导轨,但绝大多数都是以步兵形式发放的,没有示瞄准线器。 当配备时,它一般是配备ZF 4倍远瞄准镜。大战期间,德军方没有在G / K43上安装其他已知的改装组合。 战后出现了许多奇怪的变化,但都被证明是业余枪匠的作品。


霹雳火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