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守住自己的原则,持之以恒

要坚守住自己的原则,持之以恒

今天,三千小童为孩子们讲述的是二则古人励志故事《许衡不食梨》和《曾子避席》,孩子们通过学习古圣先贤,汲取精髓,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要坚守住自己的原则,持之以恒

《许衡不食梨》

许衡曾经在盛夏时经过河阳,由于行走路途遥远,天气又热,十分口渴,路上有一棵梨树,众人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吃,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安然如常。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许衡说:“不是自己拥有的却摘取它,不可以。”那人说:“现在时局混乱,这棵梨树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

要坚守住自己的原则,持之以恒

他回答:“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别人丢失的,即使一丝一毫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庭院里有果树,当果子成熟掉落在地上时,有教养的小孩经过它,也不斜着眼看就离去。那是他家人的教化而所以像这样。“

启示:

许衡不吃无主梨告诉孩子们,虽然梨可以无主,但是我们的心是不可以无主的,要坚守住自己的原则,持之以恒,这样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

做人也要有自己的原则,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抵挡得住诱惑,诚实待人。

要坚守住自己的原则,持之以恒

许衡能抵挡住诱惑,以诚待人,读书也应该如此,要抵挡来自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才能有所学成,三心二意的结果,最后只是学得皮毛。

另外,许衡以道理徐徐图之,希望通过自身的行为,能教化众人,也是我们孩子值得学习的地方。

《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要坚守住自己的原则,持之以恒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说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启示:

在故事中的“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老师,作为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人,孩子要学习曾子身上的精神,对老师要尊敬。

要坚守住自己的原则,持之以恒

欢迎感兴趣加盟国学教育者的咨询,咨询热线 4008217199 18721516157 吴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