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有哪些没有明确的写出来,却大有深意的情节?

读行记

红楼梦里没有写出的情节太多,背后隐藏的深意也数不胜数,这正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我一直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至第三十一回这五回的文字着迷,这几回写到了一个节日——端午节,细读这五回,隐藏了大量情节和秘密,今天我们不妨说分析一下。

红楼梦里写到了许多传统佳节,端午节就是其中之一,熟悉红楼梦的都知道,贾元春曾在端午前夕赐礼,并且要贾府派人去清虚观打三天平安醮,然而也正是这个端午节,前前后后发生了许多事故,且每一个事故背后,都隐藏着不少曹公没有写出的情节。这些隐藏在情节背后的秘密,细思大可玩味。

秘密一、黛玉换太医吃药

端午前的一天,也是元春赏端午节礼的这一天,宝黛因敲门事件误会和好以后,两人一起到了王夫人房里,王夫人就问起了黛玉吃药的问题:

王夫人见了林黛玉,因问道:“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林黛玉道:“也不过这么着。老太太还叫我吃王大夫的药呢。”

很多人因为这段话,分析出王夫人给林黛玉换太医的隐秘,无外乎王夫人安着坏心,被贾母识破了,然后依然把太医给换了回去。那么黛玉换太医用药到底有没有问题呢?一个太医姓鲍,一个太医姓王,这其中有没有什么隐情?

个人认为,王夫人怎么说也是大家小姐出身,在贾母眼皮底下,不可能敢那些为人所不齿之事,且从前后文我们知道,王太医是经常出入贾府的,也是贾母最信得过的,所以才令黛玉仍吃他的药。曹公这里写黛玉吃药,宝玉配药等事,其实还是为了交代一件事:黛玉的病情加重了。

秘密二、王熙凤让宝玉写礼单

宝玉在贾母处吃完饭出来,经过王熙凤门口时,被王熙凤叫住,让他帮着写几个字,宝玉就按照王熙凤的要求,写了一段话,姐弟两人有以下对话:

凤姐命人取过笔砚纸来,向宝玉道:“大红妆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上用纱各色一百匹,金项圈四个。”宝玉道:“这算什么?又不是帐,又不是礼物,怎么个写法?”凤姐儿道:“你只管写上,横竖我自己明白就罢了。”

王熙凤为什么没头没尾的让宝玉写这样一个单子呢?这些东西她是要入库登记,还是准备送人的礼单?王熙凤为什么不告诉宝玉这是做什么用的呢?个人认为,这件事有可能跟宝玉有关,凤姐不便明说,或者还不是让宝玉知道的时候,所以就没说明。我猜测宝玉写的这几样东西有两个可能的去处:一个是送往宫里给元春的端午礼物,一个是送往清虚观端午用的礼物。

秘密三、王熙凤要问宝玉的一句话

宝玉写完单子,王熙凤又借机跟宝玉说了要小红之事,之后宝玉要走,被王熙凤拦住,凤姐儿道:“你回来,我还有一句话呢。”结果宝玉没等凤姐把这句话说出来,就走了,说要先去贾母那里,有话回来再说。

这就蹊跷了,王熙凤那么一个响快的性子,怎么这次没有把话说出来,就放宝玉走了?她有什么话要跟宝玉说?我个人的观点是,王熙凤要说的这句话,极有可能涉及到宝玉的姻缘。往前推,贾环推蜡烫宝玉一回,王熙凤曾开过宝黛的玩笑,而端午前后的几回文字,金玉良缘又大行其道,王熙凤应该是得到了什么消息,要从宝玉这里问个答案出来。

曹公这里偏偏只露出了一点行迹,而没有让王熙凤把话说出来,真的是欲抱琵琶半遮面,正在半含半露之间,多读几遍这几回的文字,慢慢就能体会曹公言语之间的深意。

秘密四、北静王赠蒋玉菡茜香罗

这一天宝玉很忙,先是跟黛玉和好,然后到王夫人房里说配药,后来去了贾母房里,然后又被冯紫英请去赴宴,也正是在这个宴席上,贾宝玉跟蒋玉菡第一次见面。两人一见如故,立马互赠了私物,蒋玉菡送给宝玉的那条汗巾,大有来头。

(蒋玉菡)将系小衣儿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了下来,递与宝玉,道:“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

这段话很有意思,从后文宝玉挨打一回我们知道,蒋玉菡艺名琪官,是忠顺亲王身边奉承的红人,而忠顺亲王跟贾府又素无来往,但这里蒋玉菡转赠宝玉的汗巾子却是北静王送他的,而北静王跟贾府却走的很近,有世交之谊,当年的“四王八公”之一的后代。那么蒋玉菡跟北静王和忠顺亲王两个王爷到底是什么关系?忠顺亲王和北静王之间又有什么瓜葛?

秘密五、冯紫英家出了什么事

到了冯府,宝玉问冯紫英前日说的幸与不幸是什么事,冯紫英没有说,而是打了哈哈就过去了,说是为了今日之请,随便找的一个设辞,但根据前文薛蟠宴请时冯紫英说的话,我们可知道,冯紫英显然是在说谎。

冯紫英听说,便立起身来说道:“论理,我该陪饮几杯才是,只是今儿有一件大大要紧的事,回去还要见家父面回,实不敢领。”

由此可知,冯紫英家确实出了大事,但是什么大事呢?他既然能够每隔几天就早家设宴,请宝玉薛蟠等人,可见事情应该已经摆平了。我想,这件事应该跟冯紫英打了仇都尉的儿子有关,或者与在铁网山打围密不可分,总之不是什么好事,甚至会与八十回后贾府被抄家有关联。

秘密六、元春端午赐礼的分别

宝玉当天在冯紫英府上喝了不少酒,第二天起来才知道,昨天他外出赴宴的时候,元春已经赏了端午节礼,但奇怪的是,今年的端午节礼,宝钗和黛玉忽然有了分别,宝钗跟宝玉的是一样,黛玉跟迎探惜三春一样,这是第一次出现黛玉与三春放在一起的情节。

袭人道:“……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袭人道:“昨儿拿出来,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怎么就错了!……”

宝钗比黛玉多了凤尾罗和芙蓉簟,这两样东西都是床上用品,元春为何对两个同样关系的表妹,在赏赐上有这么明显的分别?这是否暗示着她对宝玉姻缘的明确态度?这种分别黛玉心中有没有数?贾母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我想,这背后自然离不开时常进宫向元春请安问好的王夫人的“功劳”,真是表面风平浪静,实际却暗潮汹涌啊。

秘密七、宝钗羞笼红麝串

宝钗向来是个稳重的姑娘,品格端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从来不会跟宝玉走的太近,属于很成熟的那一种,但这年端午,元春刚刚赏赐了礼物,宝钗就迫不及待地把红麝串戴在了手上。更奇的是,她在此前,早从母亲那里听到过关于金玉良缘的一番话,这分明是在指向她跟宝玉的姻缘。既然如此,为何宝钗还要戴着红麝串“招摇过市”呢?

(宝钗)此刻忽见宝玉笑问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

曹公在回目里用了一个“薛宝钗羞笼红麝串”,这个回目很有意思,如果我们与第八回里的“比通灵金莺微露意”合看,就很有深意了,宝钗戴红麝串先去了王夫人房里,然后又到贾母房里,然后被宝玉看见,就要看她的串子,宝钗的这一切行为是有心还是无意呢?

秘密八、王夫人请假不去清虚观

贾母跟着小儿子儿媳贾政王夫人生活,王夫人作为儿媳,是要时时在贾母跟前立规矩的,一般贾母在的场合,王夫人都要在跟前伺候服侍婆婆,但奇怪的是,贾母要去清虚观打平安醮,吃斋念佛的王夫人竟然请假不去,这可是一件大功德,而且这是她做贵妃的女儿元春的意思。

贾母又打发人去请了薛姨妈,顺路告诉王夫人,要带了他们姊妹去。王夫人因一则身上不好,二则预备着元春有人出来,早已回了不去的。

王夫人什么时候身上不好,偏偏在端午这时身上不好,更关键的是,她要预备着元春那边有人出来,所以不去清虚观,这是什么意思?昨天元春已经赏过端午节礼,今天还会有什么人来传话或赐礼不成?王夫人守在家里不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或者她是否在回避什么?我依然认为,这件事,跟宝玉姻缘大有勾连。

秘密九、张道士为宝玉说亲

张道士是清虚观的替荣国公出家的道士,有皇家“终了真人”封赐,身份不简单,他一个道士,不好好炼丹修仙,却在贾母去清虚观打醮时,忽然要替宝玉说亲,而且张口就说了一个女孩的家世。

(张道士)道:“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

由此可知,张道士这是明显受了人家委托,而且这家人极有可能早就看上了宝玉,但不好出面,因此托张道士做媒,从中撮合。否则,他一个道士,断然没有自己给自己揽事的道理,且他是荣国公替身呃事,诸王公贵族应该都是知道的。一个道士给人说亲已经很奇怪了,更奇怪的是,这个张道士没说女方是谁,只说了容貌、品性和家世,这个女孩会是谁呢?张道士又是受了谁的委托?

秘密十、忽然出现的金麒麟

我们知道,端午前后,曹公借着黛玉和宝钗之口,先后都明确说出了木石姻缘和金玉姻缘,这是宝玉与二人之间的情缘,但偏偏在打平安醮时,又出现了一个金麒麟。贾母看着眼熟,想不起来谁家孩子有这个,还是宝钗点出了湘云的名字。

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自己便将那麒麟忙拿起来揣在怀里。一面心里又想到怕人看见他听见史湘云有了,他就留这件,因此手里揣着,却拿眼睛瞟人。只见众人都倒不大理论,惟有林黛玉瞅着他点头儿,似有赞叹之意。

这段话写的特别有意思,宝玉听闻湘云有麒麟,就把张道士送来的诸多法器中的金麒麟收了起来,他为什么独独的收了这个呢?结合后文“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回合看,似乎暗示了宝玉和湘云之间的某种关系。宝玉湘云最后会不会如红学家周汝昌老先生所研究的那样,真的走到了一起?又或者金麒麟的出现,只是曹公用以岔开金玉姻缘和木石姻缘的又一种写法?

秘密十一、神前拈的三出戏

贾母带领家下众人到清虚观,原本是为了打平安醮,但没想到在神前拈的三出戏却大有深意,且似乎透着某种不详。因是神明的旨意,贾母也只好接受。

贾珍一时来回:“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贾母笑道:“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第三本,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

仔细看贾母听贾珍汇报三出戏时的神情变化,从疑问到高兴到无语,贾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情绪变化?这都跟三出戏有关。这三出戏说的简单点,第一个说的是刘邦起义之事,暗伏贾府祖先创业之时;第二个说的是有七子八婿的郭子仪家族朝中做官,家族昌盛的故事,暗伏荣宁二公发迹之时;第三个说的是淳于棼南柯一梦的故事,即一切发生过的荣华富贵,都是一场梦境。暗伏贾府后来败落之事。综合起来看,这三出戏说了贾府从发迹到兴盛到败落的全过程,睿智的贾母,自然会联想到这些。

秘密十二、贾母口中的“小冤家”

打平安醮的第二天,贾母、宝玉、黛玉等人都没去,宝黛因为姻缘之事再次大闹了一场,且宝玉因此又一次摔玉,贾母对这对小儿女,第一次用了一个颇有深意的词。

老人家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

贾母说宝玉和黛玉之间是“小冤家”,且一段话里四次提到“冤家”,这话表面上看,是贾母在责怪宝黛不懂事,总是闹别扭,让一家人跟着担心,上下皆不得安生,但同时也泄露了贾母对宝黛二人感情的态度,她明显地支持宝黛情缘,也因此,才没有答应张道士的提亲,而是找个借口回绝了。她要等宝玉黛玉再大两岁,黛玉的病再好一些,再为他们做主。贾母的话似乎也暗示了,八十回后她没能为宝黛作主,就撒手人寰了。

秘密十三、黛玉喊袭人“好嫂子”

黛玉很少跟袭人开玩笑,尤其是关于姻缘这样敏感的玩笑,但这一日,她赶上了宝玉、晴雯因跌坏了扇子,正在闹口角,袭人也落了不是,黛玉为了打圆场,就开了袭人的玩笑,这个玩笑直指袭人归着。

(黛玉)一面说,一面拍着袭人的肩,笑道:“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袭人推他道:“林姑娘你闹什么?我们一个丫头,姑娘只是混说。”黛玉笑道:“你说你是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

平时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吃醋的黛玉,对宝玉姻缘如此敏感的她,为何这里自己开起袭人和宝玉的玩笑来,而且还表现的很开心?仅仅是因为黛玉跟宝玉和好了吗?又或者袭人是丫鬟,是奴才,跟黛玉的小姐主子身份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再或者黛玉听到了什么风声?个人以为,除此以外,这件事还暗伏了后文袭人被王夫人抬举一事,别忘了这一切都发生在宝玉挨打之前,这时候的袭人,还没有引起王夫人的注意和重视。

以上是关于端午节梳理出的一些细节,其实每一处小秘密都可以单独拎出来,分析成一篇文章,这些曹公提而未写的故事,或者正是红楼的另一面,这些初读时令很多人疑惑的秘密,也许全都是八十回之后的伏笔,细细品味,大有深意。


少读红楼

我来写几个问题,看哪位朋友能解惑。

一,宝玉做的什么梦?梦中与谁争论?

这里宝钗只刚做了两三个花瓣,忽见宝玉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二、宝钗有几样世人的人没有的好处,是哪几样?

莺儿笑道:“你还不知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其次。”宝玉见莺儿娇腔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堪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什么好处?你细细儿的告诉我听。”

三、此话让贤袭人说出来,有何深意?

袭人笑道:“你们这起烂了嘴的!得空儿就拿我取笑打牙儿,一个个不知怎么死呢!”

四、警幻为什么要去接绛珠仙子?后来去接过吗?

警幻忙携住宝玉的手,向众姊妹道:“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

五、谁在长叹?是荣宁二公之灵吗?

大家正添衣饮茶,换盏更酌之际,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大家明明听见,都悚然疑畏起来。贾珍忙厉声叱吒,问:“谁在那里?”连问几声,没有人答应。尤氏道:“必是墙外边家里人也未可知。”贾珍道:“胡说。这墙四面皆无下人的房子,况且那边又紧靠着祠堂,焉得有人。”一语未了,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恍惚闻得祠堂内槅扇开阖之声。

六、为什么要说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

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了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那渔婆儿了。”

七、为什么喜素的宝钗将大红袄儿穿在里面?

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儿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 的璎珞摘出来。

八、两初梦中锦,有关联吗?

凤姐道:“不是我说没了能奈的话,要象这样,我竟不能了。昨晚上忽然作了一个梦,说来也可笑,梦见一个人,虽然面善,却又不知名姓,找我。问他作什么,他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我问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说的又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就不肯给他,他就上来夺。正夺着,就醒了。”

据他说,他母亲养他的时节做了一个梦,梦见得了一匹锦,上面是五色富贵万不断头的花样,

九、凤姐求黛玉何事?

凤姐道:“不用,我打发人送来。我明日还有一事求你,一同叫人送来罢。”

十、后来,玉上的穗子是谁穿的?

黛玉不过前日中了些暑溽之气,本无甚大病,听见他不去,心里想: “他是好吃酒听戏的,今日反不去,自然是因为昨儿气着了;再不然他见我不去, 他也没心肠去。只是昨儿千不该万不该铰了那玉上的穗子。管定他再不带了,还得我穿了他才带。”

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一句话提醒了宝玉,便拍手笑道:“倒是姐姐说的是,我就忘了。只是 配个什么颜色才好?”宝钗道:“用鸦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 眼,黑的太暗。依我说,竟把你的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 络子,那才好看。”宝玉听说,喜之不尽,一叠连声就叫袭人来取金线。


ld依荷听雨

十二金钗判词藏有玄机,有的通过判词知其人物终局,有的知其结局不知其因。元春之死到底是因为什么?虎兕相逢大梦归到底是什么?没有直接写。只是以石榴开处透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以宫闱之事,用海棠春睡图,武则天之镜,掷杨贵妃木瓜之类宫中之物折射宫中生活之乱。其背后真正用意是帝王不理朝政,应该是新帝之前旧帝末年。虎兕相逢,虎是一种权力象征,兕也是一种有角的牛形动物,也是一种权力象征。政权新旧更替出现的两种权力人物,一种是正,一种是邪。过去为邪,新到为正。正铲除邪恶。四大家族奢侈淫乱是新政权力人物要打击对象,元春作为家族势力代表牵涉其中,成为被除掉的一员。以乱政的名义,朝纲不振也如杨贵妃被罪恶落身。兕如牛,初生牛犊不怕虎,虎兕相逢,两种权力代表人物信仰不同,正义斩除邪恶。元春及四大家族一切梦皆归,三春的命运因为家族势力逐渐衰败被欺,被和亲,出家。再也没有元春初时辉煌。

关于宝钗其人,为人受传统礼教,苛守道德,又因家事,成长为早熟又世故的少女,被消磨了纯真之心。不会表达情感,然而内心有情,她没有黛玉的多情,灵巧,自由之心。对宝玉在交往中产生了情感,谨遵礼教无法表心。也因为情感冲破了礼教,从行为上表情,结交贾府人,去怡红院,关心贾宝玉,这一切都是因为喜欢贾宝玉。也是时代变化正渗人心。宝钗假是因为执真与旧礼矛盾,想真畏旧。说旧礼行真。别人以为假。

还有湘云,对宝玉怀有喜欢,因为黛玉也吃过醋。因为宝钗送蟹也自卑。后来留住于贾母处,订婚后因为捡过宝玉丢的麒麟,自己也戴上自己的麒麟,这一切因为心喜宝玉。

而且十二钗明显有写天下十二种男人之意。孔子死前见过麒麟,宝玉与湘云二人的雄雌麒麟就是代男女两种英雄人物。王熙凤就是一个,而且书中凤求鸾就是男人,凤凰雌雄出现。探春窗外植梧桐,引凤凰,都是男女两种人物寓意。由女人表现男人。是女人地位正升高的表现!与男人一样堪当大任。

探春和亲,甄家被抄,两个宝玉,贾兰早亡,很多细节体现深意。


圃香

《红楼梦》里有些没有明确的写出来,却大有深意的情节。简单说明如下:

1、惜墨如金的作者为什么写智通寺的老僧?而且那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有人说这个老僧就是日后的贾雨村。以此来警醒贾雨村莫要“身后有余忘缩手”,以至于后来“眼前无路想回头”。

2、第五回,宁荣二公托警幻仙子教育宝玉,警幻仙子的所作所为真的能教育贾宝玉吗?

润杨总觉得这种教育方法,无法让宝玉归入正途,担起振兴家族的重任。

3、宝玉魇魔法前要和黛玉说句话,这句话还没说,就被魔法魇了,那么这句话是什么?

宝玉要和黛玉说话前,凤姐在大家面前刚刚调侃了宝玉和黛玉的婚事,吃了我家茶,怎么不做我们家的媳妇?凤姐笑问黛玉道:"你别作梦!你给我们家作了媳妇,少什么?"指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

宝玉心里有话,只是口里说不出来。因为宝玉被魇,这句话也就成了未解之谜。

无独有偶,黛玉临死前也说了一句话“宝玉,你好……”后面不知道是什么话。

《红楼梦》有好多未解之谜,让后人猜度,探讨。


润杨的红楼笔记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关键,端午节是红楼梦的大关键点,这几回围绕的核心是端午节,体现在五月初的几天,这几天发生了似扇子,脚踢袭人,薛蟠冒充宝玉父亲等,包括后面香菱等人玩斗草游戏是端午节的活动,那么端午节与红楼梦真事隐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按照红楼梦是清朝故事理解,就不会有答案,而这正是红楼梦问题的关键,按照全新解读看,就会明白了,红楼梦是明朝朱家的家事,不是清朝江宁织造曹寅的家事,红楼梦强调端午节在于朱元璋死于端午节的明日五月六日,所以宝玉在这几回很背运倒霉,情节都是悲谶性质的, 这即是红楼梦真事隐的真事,历史只有朱元璋下葬的日期记载,没有死亡日期,红楼梦在揭示这一秘事,红楼梦用真事隐方法记录明清皇族秘史,红楼梦清朝的事情是后加入的,红楼梦著述于明初,增删完善于清朝,并刻意消灭朝代年纪,红楼梦全新解析解读书«红楼梦的轮回»已经面世,更完善的书«红楼梦全解析读本»即将面世,敬请期待。


洛夏37

1,甄士隐做梦。他梦到的就是宝玉降生,石头变成的玉也下凡了。黛玉挂号投胎。此时,香菱三岁。

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讲的是荣国府第一次被抄家,但关系网特多,所以没僵。

后来,刘姥姥说,大火烧了毛毛虫。第二次,遭受了灭顶之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