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享譽西北的臨津古渡,就在我們大河家!

曾經享譽西北的臨津古渡,就在我們大河家!臨津渡是黃河上游一個非常古老而有名的渡口,也稱黃河上渡、積石渡,位於今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遺址尚存。“臨津”一名最早見於《水經注·河水注》:“河水又東,臨津溪水注之。水自南山,北經臨津城西,而北流注於河。……城在大河之北,為緣河津渡之處。”這裡在古代叫臨津,即臨近(黃河)渡口的意思。由於渡口位置重要,後來在渡口所在的黃河兩岸都建了城,河北岸在晉永寧中建白土城,河南岸前涼張軌時置臨津縣,建臨津城。臨津自古就是“緣河津渡之處”。早在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這裡就設置了今縣境第一個縣級建制河關縣。這裡自秦漢以來就是今甘肅和青海間的重要渡口和交通要隘。到了隋代,因臨津地處與吐谷渾相接的前沿地區,遂建臨津關。楊守敬《隋書地理志考證》載:“積石關在唐述山西50裡,唐置積石軍於此。”《讀史方輿紀要》載:“臨津城在(河)州西北百二十里”,“黃河上渡、直(河)州西北百二十里之積石關,路通西寧,謂之積石渡”。隋大業五年(609年)初,隋煬帝帶后妃、侍從和40萬大軍御駕親征,浩浩蕩蕩地從長安出發,經隴西、狄道、河州,從臨津渡過黃河,到西平(今西寧),吐谷渾部落10餘萬人降隋。之後,再越大斗拔谷(今民樂縣扁都口)至張掖,結束張掖的活動後原路返回,從臨津渡過黃河回長安,並命劉權率軍鎮守河源郡積石鎮(今積石山縣大河家)。從此,“臨津”之名聞於華夏。

曾經享譽西北的臨津古渡,就在我們大河家!

在渡口附近,唐時設積石軍,金、元時設積石州,明時設積石關。明朝在渡口上設官船兩隻,水夫20名。清代改為民渡,置官船一隻,一直延之民國時期。1949年8月,王震大軍附六十二軍由此渡過黃河,挺進青海。1957年,臨夏縣人民政府撥款1.5萬元,打製可載渡人畜的船一隻。1965年,臨夏州投資3萬元,打製可載渡小型機動車輛的船一隻。1969年又更新船隻,改進、維修渡口設施。1979年,臨夏州撥款5萬元,打製載重量16噸的渡船一隻,一次可載2輛中型汽車或100人渡河。1981年,臨夏州撥款5.14萬元,兩岸各建停車場一處,擋水牆兩處,改造碼頭127米。

曾經享譽西北的臨津古渡,就在我們大河家!

1985年11月28日,中央和甘肅省共同投資450萬元,在臨津古渡口開工建設大河家黃河大橋。大橋由甘肅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設計,甘肅省公路工程公司施工,為甘肅省“七五”期間重點工程。大橋為混凝土“T”型鋼構橋,上部構造為混凝土“T”型鋼構,下部構造為鋼筋混凝土箱型墩臺、沉井基礎。主跨90米,全長161.22米。施工中成功地採用掛藍懸臂澆鑄工藝,為全國首例。1988年11月15日竣工通車。大橋如一道彩虹橫跨在黃河上,古老的臨津渡結束了靠船擺渡的歷史,天塹變為通途。詩人柯一作《臨津古渡》一詩詠道:“黃河東流去,濁浪排空來;臨津古渡口,今朝繪彩虹。兩省三縣客,往來如穿梭;各奔致富路,共譜團結曲。”

(文章摘自《積石山史話》董克義主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