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十歲了,什麼都不會」

“我三十歲了,什麼都不會”

01

今年經濟形式不好,身邊人人自危,沒畢業的大學生擔心找不到工作,畢了業的擔心保不住飯碗,不過,最焦慮的還是剛剛邁入30歲的那批人,拼體力拼不過小一輩,拼資歷拼不過老一輩,特別是遇上裁員危機,更是苦不堪言。

年輕人被裁,還有藉口,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被趕走,誰也不會怪你沒能力。可過了30歲,就不一樣了。失業意味著水平不行,能力欠費。所以,人過30,聽到失業,這兩個字不亞於“你可能有癌症”。

有個同事跟我說,一想到自己要重新殺回就業市場,就覺得比死還痛苦。

職場十年,頭髮越來越少,肥肉越來越多,厚厚的粉底遮不住一臉褶,形象是硬傷就不說了,關鍵能力也拿不出手。工作七八年,看著是經驗挺豐富,長相挺老練,可被人一問,分分鐘就穿幫。想了半天自己也沒什麼賣點,要是把自己放貨架上,可能自己都不願意掏錢買。

這種尷尬很多人都有。

剛上班的時候,鬥志昂揚,什麼都想學,什麼都想懂。可上班越久,會的東西越少。過去下班後,還能拿本書翻翻,現在只想回家葛優癱。漸漸地,過去知道的也忘光了。直到有一天,被逼進人才交流市場,才發現,自己真的賣不出去。

可是後悔來不及了,你的能力已經配不上你的年紀。

寧向東教授曾經說到過一句話,扎心得要命,今天這個時代,不會有公司願意耐心培養你,等你長大,它在意的是你有沒有“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能力,這種能力叫做“即戰力”。可偏偏,大多數溫水煮青蛙的工作,最損耗的就是即戰力。

02

“我三十歲了,什麼都不會”是我最近聽到最扎心的一句話。

這句話是一個鄰居跟我說的,是個別人的故事,不過特別發人深省。

是的,沒人能指責你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可如果有一天廟沒了,除了撞鐘,什麼都不會的和尚要怎麼活下去,沒人會管你。

這樣的故事,生活裡比比皆是,去年,唐山市那個被辭退的36歲收費大姐一語道出全民焦慮:“我36歲了,什麼都不會。”

有人說把這種在職場混日子的行為歸結於學生思維。我覺得挺對的。上大學的以後,混個及格,就能拿到畢業證,殊不知職場就像高考題,你把自己做好了不行,你得做得比別人好。

這叫競爭力。

這不是製造焦慮,而是揭穿真相:

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淘汰制。你不接受,不願意,無所謂,反正你不重要了。

03

當然,因為混日子而被淘汰,其實還不算最慘的。起碼,你的時間都用來好好耍了,最慘的是,那些明明很努力,還是什麼都不會的人。

我身邊有不少人,勤奮努力,過去他們總喜歡說,我從沒混日子,我是真心忙。可往往過了30才發現,拼死拼活幹了10年,都是瞎忙加窮忙。

而瞎忙窮忙,真的會害死人,因為這個世界有一個殘酷的規則:你光有本事沒有用,要看你的本事有沒有用。

前兩天,看了一則新聞,難受了半天。

雖然這位死去的華裔工程師沒有留下任何遺言的,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的死和裁員有關,但看完這段介紹,由不得你不理解,為什麼有的人活不下去。

有時候,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老闆活不下去的時候,他也救不了你。

今天,大環境對人越來越苛刻了,你不光得有能力,你的能力還得適應這個社會的需要。就像我經常說的,你在一個行業成為專家,沒有用,得看這個行業還有沒有用。

於是,不知道自己能幹嗎,成了無數中年人的硬傷和短板。

04

有一段時間,迷戀宮鬥劇,看了半天,就記住了《金枝欲孽》裡,如妃娘娘這段自白,簡直就是職場活生生的血淚史。

“我三十歲了,什麼都不會”

“我三十歲了,什麼都不會”

“我三十歲了,什麼都不會”

“我三十歲了,什麼都不會”

“我三十歲了,什麼都不會”

“我三十歲了,什麼都不會”

“我三十歲了,什麼都不會”

人生有一種悲劇,你一把年紀,什麼都不會,會的那點東西,還沒用。

這就是我為什麼經常提醒自己,要有盤活自己的能力。

人都有一種躲避競爭的惰性。因為不想面對挫折,所以根本不想去面對競爭的壓力。

可是,如果你和別人對標,根本無法看清自己,就像養在籠子裡的金絲雀,放出去連自己能不能活下來都是未知之數。不覺得可怕嗎?

做人不僅要努力,還要有審時度勢的能力,你從事的職業,所屬的行業,平臺的實力,你的實力,全盤考量,才能找到核心競爭力。

說來說去,其實就是一句話,要經常把自己拉出來溜溜,不要活在一潭死水裡,不是嚇唬你,真的會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