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面臨「彈盡糧絕」,誰在肆意戲弄中國股市?散戶一地雞毛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在股票交易中同樣有決定投資命運的內在因素。在心理學上講,性格的改變雖然很難,但還是可以通過後天影響慢慢改變的,而氣質往往是不能改變的。這也正應了目前有些人是“富而不貴”這一說法。回到交易中來,我們不一定要有貴族氣質,我們是要先富起來。所以我們要重塑交易性格,從而實現交易命運的轉變!把賺錢變成我們每位投資者的精神特性!

來看一個由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做過的有趣試驗:

他們在兩個玻璃瓶裡各放進5只蒼蠅和5只蜜蜂。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亮光的一方,而將開口朝向暗的一方。幾個小時之後,科學家發現,5只蒼蠅全都在玻璃瓶後端找到出路,爬了出來,而那5只蜜蜂則全都撞死了。

蜜蜂為什麼找不到出口呢? 通過觀察他們發現,蜜蜂的經驗認定: 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們每次朝光源飛都用盡了全部力量,被撞後還是不長教訓,爬起來後繼續撞向同一個地方。同伴的犧牲並不能喚醒他們,它們在尋找出口時也沒有采用互幫互助的方法。

如果說蜜蜂是教條型、理論型,而蒼蠅則是探索型、實踐型。它們的思維中,就從來不會認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 它們撞的時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 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在被碰撞後知道回頭,知道另外想辦法,甚至不惜向後看; 它們能從同伴身上獲得靈感,合作與學習的精神讓它們共同獲救。所以,最終它們是勝利者。對這個試驗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會說蜜蜂是烈士,而蒼蠅則苟且偷生。有人說蒼蠅非常聰明,而蜜蜂有些愚蠢; 有人乾脆把目前社會上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蒼蠅型”,二就是“蜜蜂型”。如果先摒棄原先的對於這兩種昆蟲的道德附加和好惡感,你需要考慮的問題是: 看看自己在投資中,你到底是“蜜蜂”還是“蒼蠅”? 你想做“蜜蜂”還是“蒼蠅”?

中國股市面臨“彈盡糧絕”,誰在肆意戲弄中國股市?散戶一地雞毛


交易一年,勝人生十載!

在你真正走進交易世界的大門之後,這句話你就能夠很深入的體會到,你能夠從交易中感受到人生百態,你的心情會隨著賬戶的波動,在一個較短的週期經歷一個又一個波峰和波谷。從一個不斷虧損到最終穩定盈利的過程,一定是一個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也一定是一個人格不斷完善的過程,如果你的人格和性格中有所缺陷,又或者你不能在這個過程中克服自身弱點,那“成功”二字在交易這個行業註定會與你無緣。

交易的成功,就是人生的成功,而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是一個有遠見,有目標的人。所以,在你開始決定踏入交易世界的大門之前,一定要認真的思考這些問題:你進入交易世界的目標是什麼?成功的定義又是什麼?

也許有人會問,筆者自己算成功嗎?

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理解的,如果按照一個人的一生來評價的話,我不知道也不清楚自己的未來將如何,所以要等到我退休的那一天來評判。但如果把我自己目前的狀態當做一個快照來看的話,我認為自己是成功的,因為我達到了我的目標——靠交易解決生計問題。

我所定義的成功並不是說要賺多少錢,成功與否也不在於外界對我的評價到底如何,而是在於是否達到了自己的目標,我的目標就是靠交易賺到生活費而不用做我不願意做的工作,我的生活開支並不大,並且我會保持這種簡單的生活方式,我的目標自然就容易實現。

實現財富自由,不就是收入大於支出的同時,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為什麼那麼多人沉湎於資本市場?

難道全部是受金錢的誘惑?不!潛意識地陶醉於人類“賭性”本能也是很多人滯留於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追求刺激、懼怕無聊、盲目自信、屢敗屢戰等“賭性”特徵是人性使然,而幾乎天天波動的“日間雜波”確也提供了很多貌似可以“行動”可以“贏利”的機會,於是,受制於本能的賭性,很多交易人只是將自己的精力和熱忱放在希望能夠迅速獲利的僥倖心理上,對真正冷靜地觀察市場,對如何建立能夠確保自己穩定贏利的投資風格、投資策略、投資心理反而關注不多,並往往頻繁地情緒性地交易而很難耐心地等待“進退有據”的入場和出場時機。難怪交易大師威廉姆斯說:“我對交易的藝術的興趣,遠遠超過對最近一兩筆交易本身的興趣”。

華爾街的大炒家傑西·利物莫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賭博和投機的區別在於前者對市場的波動壓注,後者則等待市場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市場中賭博是遲早要破產的”。多年前,就已經把這句話貼在自己用於交易的電腦上!

在市場,我們碰到最多的問題是諸如“能漲到哪裡去”或“能跌到哪裡去”此類的疑問,這些問題或許是不經意地提出的談資,或許是認真地求索的課題,卻常常在實實在在地強化著我們的一些思維,即:市場的未來到底會如何?如何預測或猜測的未來?現實生活中樂此不疲地探詢這類問題的人也如過江之鯽,我們就常常聽到有人為某次對市場正確的猜測而引以為豪。這是非常正常也非常可以理解的思維,為了探詢和猜測市場未來趨向的“奧秘”,自己也不時對市場的未來進行一些猜測,自己也曾研習過從“易經八卦、紫微斗數”到“混沌理論、神經網絡”、從“星相假說和週期假說”到“波浪理論和江恩理論”乃至正統的“宏觀經濟預測”等各種各樣的千奇百怪的關於預測的知識。

當然,這些知識對猜測市場的走向多少都有幫助和教益,但作為一個職業炒手,早已不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對這類問題的探詢上,職業炒手更應該做的工作是“識別不同的市場態勢,根據不同的市場態勢制訂不同的交易計劃,並以嚴格的紀律來執行交易計劃”。因為,且不去討論人類是否有能力精確預測未來這一哲學命題(道氏理論就認為“日間雜波”是不可預測的),單就“風險管理、心理控制”等這些成功投資的重要因素而言,後一種思維方法會使我們對市場和交易考慮得更為周全,而從我自己的交易實踐來看,若根據前一種思路進行交易,投資成績可能起伏波動很大,而後一種思維方法所指導下的交易則能夠使我持續穩定地賺錢。

我常常告戒自己,一個職業炒手,在市場好的時候一定要勇猛果斷,在市場不好的時候就一定要謹慎小心,魯莽和膽怯都不應該是性格。

預測未來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預測市場是投資人的自然欲求,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具有一定市場直覺和感受後,我們是能夠一定程度上預測市場趨向的,但是,就我個人的市場經驗來看,要持續穩定地賺錢的話,還是要更多地講究“在不同的環境下做適當的事情”,換句話說,“識別不同的市場態勢,根據不同的市場態勢制訂不同的交易計劃,並以嚴格的紀律來執行交易計劃”對職業炒手而言是一件比預測市場重要得多的工作。正確的投資方法可以有很多很多,但正確的思維方法卻應該基本一致。很多投資人,把太多的時間耗費在前者,對更本質的後者卻所思甚少!

我見到過很多成功的投資人,他們儘管風格各異,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他們都具備“每逢大事有靜氣”和“進退有據”的心理特質。或許,在資本市場成功,與在別的領域取得成功相比,有著不同的成功哲學。我們該形成自己什麼樣的投資哲學呢?交易的本質是什麼?作為一個交易者,你對交易的信念是什麼?


趨勢抓主升浪

一、向上突破下降趨勢線

股價向下波動,將至少有兩個明顯的高點連線,且這條直線是向下傾斜的,就形成了下降趨勢線,它對股價短暫上漲具有一定的壓力作用。股價上漲到這條線附近時,一般會得到阻力而向下回落,直到股價最終突破這條線時,才有可能扭轉跌勢而產生一波上漲行情,此時趨勢線失去原有的壓力作用。

實例7-38

圖7-38,蘇寧雲商(002024):股價反彈結束後逐波下跌,從而形成一條下降趨勢線,對股價上漲構成較大壓力。2013年7月19日,一根放量漲停大陽線向上成功突破下降趨勢線的壓制,此後股價結束下跌調整,走出了一波快速上漲行情。

中國股市面臨“彈盡糧絕”,誰在肆意戲弄中國股市?散戶一地雞毛

圖7-38

在實盤操作中,遇到這種盤面走勢時,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在成交量方面,股價真正向上突破下降趨勢線時必須持續放大,價量配合積極的突破,其可靠性更大,以後上漲的空間也越大。但是,如果出現以下兩種不放量的情況時,則不能簡單地認為是假突破:第一,股價突破當天因強勢上漲封住漲停板位置,投資者因惜售導致成交量未能放大,這時不能認為是假突破;第二,股價經過長期下跌之後突然向上突破下降趨勢線的阻力,此時可能由於市場人氣經過股價的長期下跌,仍未得到恢復,觀望情緒較重,或者是行情太過突然,投資者來不及作出反應,這時不能簡單地認為是假突破,此時只要在後面幾個交易日中有補量的現象,則仍可視為有效突破。

(2)下降趨勢線的時間跨度越長,被突破的意義就越大,突破越為可靠,以後上漲的空間也就越大。

(3)股價下跌幅度越大,突破後上漲的幅度也就越大;股價下跌幅度過小,則突破很可能是假突破,或者僅僅是短期反彈行情,股價仍將繼續下跌。

(4)百分比法則。假如某一交易日大陽線向上突破下降趨勢線的幅度超過3%,那麼該下降趨勢線就算有效突破,日後股價上漲的概率較大,投資者應抓住時機買入股票。

(5)時間法法則。假如某一支股票收盤價3天向上突破下降趨勢線,那麼該下降趨勢線就自然有效突破,日後股價上漲的可能性較大,投資者應及時買入股票。

二、向上突破上升趨勢線

股價向上波動,將至少有兩個明顯的低點連線,且這條直線是向上傾斜的,就形成了上升趨勢線,它對股價短暫下跌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在實盤操作中,可以根據這條趨勢線製作一條平行線,當股價向上突破趨勢線的平行線時,預示股價有加速上漲之勢,因此是一個強烈的買入信號。

實例7-39

圖7-39,掌趣科技(300315):該股上市以後就有實力強大的莊家入駐其中,在打壓吸貨過程中形成一個明顯的低點,然後出現向上回升,並創出上市以來的新高,此後莊家展開洗盤和加倉計劃,再次探出一個明顯的低點,將這兩個低點連接成一條直線,就形成一條向上傾斜的上升趨勢線。然後,根據這條上升趨勢線製作一條平行線,就形成一個上升通道形態。2013年2月,股價向上突破上升趨勢線的平行線,並創出新的高點,預示股價將進入一個新的上升格局之中。那麼該股後市到底如何演變呢?圖7-40就是該股的後續走勢圖。

中國股市面臨“彈盡糧絕”,誰在肆意戲弄中國股市?散戶一地雞毛

圖7-39

實例7-40

圖7-40,這是圖7-39掌趣科技(300315)的後續走勢圖,股價突破上升趨勢線的平行線後,出現回抽確認走勢,當股價回落到30日均線附近時,得到有力的技術支撐而再次走強,此後股價出現加速上漲走勢。從突破確認有效之日起,股價累計漲幅超過400%(復權價)。

中國股市面臨“彈盡糧絕”,誰在肆意戲弄中國股市?散戶一地雞毛

圖7-40

三、向上突破水平趨勢線

如果圖形中後面的峰和谷與前面的峰和谷相比,沒有明顯的高低之分,幾乎呈水平延伸,這時的趨勢就是水平方向。表明在一段時間內買賣雙方處於相對平衡狀態,供求暫時平衡,有時也把這種橫向運動趨勢稱為“無趨勢”。當股價多次觸及水平趨勢線而得到支撐反彈時,只要將至少兩個明顯的低點連接,就成為水平支撐趨勢線。相反,當股價多次觸及水平趨勢線而得到阻力回落,只要將至少兩個明顯的高點連接,就成為水平壓力趨勢線。

通常主要趨勢是長期投資人考慮的目標,對於趨勢中的次級下跌和短期變動是不會去理會的。而且,多數投資者都順應趨勢,追隨市場的上升趨勢和下降趨勢,常常放棄對橫向趨勢的關注。這種方向在市場上出現的機會是相當多的,就水平方向本身而言也是極為重要的。大多數的技術分析方法,對處於水平方向的市場進行分析時,都容易出錯。這是因為這時的市場正處在供需平衡的狀態,下一步朝哪個方向發展是沒有規律可循的,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而對這樣的對象去預測它朝何方運動是極為困難的,也是不明智的。

實例7-41

圖7-41,西南藥業(600666):該股長時間在底部震盪築底,莊家吸納了大量的低價籌碼,在底部震盪過程中形成了一條水平趨勢線。2014年8月12日,莊家藉助公司公告重大資產重組的利好消息,股價開始向上突破,產生強勁的主升浪,連續拉出9個漲停板,印證了“橫有多長,豎有多高”的股諺。

中國股市面臨“彈盡糧絕”,誰在肆意戲弄中國股市?散戶一地雞毛

圖7-41

投資者遇到股價向上突破水平趨勢線時,其有效性還可從以下方面進行分析。

(1)均線系統向上發散,形成多頭排列。

(2)向上突破橫盤整理的阻力線時,除了漲停惜售外,需要有成交量放大的配合,成交量明顯放大才能排除假突破的可能,才能支持股價的進一步上漲趨勢。

(3)確定股價所處的具體位置。在高位或跌勢的中途,向上突破為疑似信號,向下突破的可靠性較高;在低位或漲勢的中途,向下突破為洗盤換手走勢,不必為之擔心,向上突破的可靠性較高。

(4)可以用百分比法來確定向上突破的有效性:如果某一交易日股價向上突破水平趨勢線的3%時,那麼該水平趨勢就有效突破,今後股價上漲的概率較大,投資者此時買入股票的把握性就較大。

(5)還可以用時間法來確定向上突破的有效性:如果股票收盤價連續3日向上突破水平趨勢線,那麼該水平趨勢線就算被有效突破,日後股價上升的概率較大,投資者應抓緊時機買入股票。

(6)橫向盤整的時間越長,表明多頭蓄積的力量越足,當股價向上突破橫盤局面時,股價上漲的幅度就越大。正如股市所說的“橫有多長,豎有多高”。

(7)得到其他技術面的驗證,如技術形態、K線組合等是否向好,技術指標是否出現底背離、金叉或方面性提示。


股市贏家心態

一、在操作前要做認真細緻地準備,有些投資者的操作十分草率,在還不瞭解某隻股票的情況下,僅僅是因為看到股評的推薦或親友的勸說以及無法確認的內幕消息而貿然買入,這時心態往往會受股價漲跌的影響而起伏不定,股價稍有異動就會感到恐懼。因此,儘可能多地瞭解所選中個股的各種情況,精心做好操作的前期準備工作,是克服恐懼的有效方法。

二、操作中要有完善的資金管理計劃,合理地控制倉位結構,不要輕易滿倉或空倉。如果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品種過於單一,就會大大加重了個人持股的非系統風險,投資者的心態會因此變的非常不穩定。如果投資者倉位結構不合理,比如倉位達到100%的滿倉或100%空倉時,投資心理最容易趨於恐慌。

三、要培養冷靜樂觀的投資態度,任何股市都有漲有跌,不要說股市的天不會塌下來,即使股市真的遇到某種不確定因素,出現悲劇性的股災時,只知道恐懼又有什麼用。在暴跌行情中重要的是冷靜,只有冷靜才能正確的審時度勢,才能使用合理的操作手段,將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而樂觀如同一根針,能輕而易舉地刺破不斷膨脹的恐懼氣球,使自己快速恢復到冷靜的狀態中。

四、要樹立穩健靈活的投資風格。如果投資者的投資風格是傾向於投資方式的,選股時重點選擇有價值藍籌類個股的穩健型投資者,在遇到股價出現異動時,往往不容易恐懼。相反,那些致力於短線投機炒作的投資者,心理往往會隨著股價的波動而跌宕起伏,特別是重倉參與短線操作時,獲取利潤的速度很快,但判斷失誤時造成的虧損也很巨大。因此,投資者要適當控制投資與投機的比例,保持穩健靈活的投資風格,這將十分有助於克服恐懼心理。

五、學會堅持和忍耐。當大盤臨近底部區域時,投資者對於市場中出現的一些非理性下跌要採取忍耐的態度,歷史的規律表明,真正能讓投資者感到恐懼的暴跌行情一般持續時間不長,並且能很快形成階段性底部。所以,越是在這種時候,投資者越是要耐心等待。

六、要提高自己的趨勢判斷能力,容易產生恐慌心理的投資者一般對行情的研判能力比較弱,對大盤的未來發展趨勢,感到心裡沒底。如果能夠提高自己的趨勢判斷能力,對行情走向及性質有大致上的瞭解的話,將很容易克服恐慌心理。

中國股市面臨“彈盡糧絕”,誰在肆意戲弄中國股市?散戶一地雞毛


股票投資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思想境界

股票投資是一種工作,是一種賺錢方式,但是由於其特殊性,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思想境界。

首先,做什麼工作,都是一種服務,所以都要求人。世界上的事,登天最難,比登天更難的事是求人。

股票投資則不需要這樣。在總結自己的投資事業時,股神巴菲特這樣寫道:“就謀生而言,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我乾的這一行我極其喜歡,任何人也不能叫我做我不願乾的事,我也不必與我不喜歡的人共事。”在這裡,股神巴菲特不僅從賺錢方式上來理解股票投資這項工作,而從更高的方面,即生活方式上來理解股票投資了。

其次,做什麼謀生的工作,都必須賺錢,但一般都是以間接的方式賺錢,即按照“資本(勞動)——商品(服務)——賺錢”的程序,達到賺錢的目的。

股票投資則是用直接的方式賺錢,表現為“資本正確的思想——賺錢”。《大投機家》的作者,號稱德國證券之父的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也對炒股是一種生活方式作了經典的描述。從賺錢方面來看,他說:“金錢使人們享受生活,使他們不僅僅滿足於研究菜單,而是可以品嚐一下佳餚。”從生活方式來看,他又說:“一次投資成功了,我最高興的不是我從中賺到的錢,而是與別人的思想相比,我的思想是正確的。”如果你真的會股票投資的話,世界上的事三百六十行,只有這一行是“皇冠上的明珠”。

再次,從事股票投資除了得到賺錢的快樂外,還可以得到思想的快樂。

索羅斯平生最大的遺憾是沒有成為一個哲學家,但他在投資領域取得的成就使他的投資哲學思想放射出了燦爛的光芒。他在靠投資活動大賺其錢的同時,勤於投資哲學的思考,寫作了《金融鍊金術》等著作,提出了反身性原理,提出了利用市場的拐點打破原有市場秩序、獲取收益的投資方式。索羅斯的特點告訴我們,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炒股既是一種賺錢行為的實施,同時也是一種對賺錢學問的思考。可見,股票投資是一種能使思想得以昇華的生活方式

最後,由於股票是一種高風險行業,自然也可獲得高收益。

很多投資家在賺了大量的金錢後,開始幫助他人,施恩於人,從而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昇華。康奈爾大學的創史人康奈爾先生自幼失學,白手起家積累了大量財富後,倖免逃過了1929年的美國股災,他深感慶幸,捐款建立了世界名校康奈爾大學。索羅斯的投資活動傷害了不少國家的利益,但他的晚年做得最多的事情是惠及他人的慈善活動。股神巴菲特通過投資使自己成為世界第二大富豪,他自己一生過著簡樸的生活,晚年卻將其財產的85%捐給慈善機構,用於慈善事業。正是因為這些人在股票投資方面的成就,使他們有能力幫助他人,為改變世界出一份力量,從而也使他們的人格和精神得以昇華,使世人敬仰並記住了他們。

人活一生,總是在比這比那,比官位大小,比錢多錢少,比學問高低,但是,人終其一生,最後只有一比,這就是比思想境界。思想境界的高低,是決定人生價值、生活質量、幸福與否最核心的內容。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一種思想境界,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也是一種思想境界,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一種崇高的思想境界。

把股票投資作為生活方式來看待,我的觀點,那就是要追求人生的“健康、自由;知識、金錢;創意、快樂”。把股票作為一種思想境界來看待,則就是要達到一種“自由自在,寧靜致遠,理性隨機”的投資境界。所謂的自由自在,羅傑斯和彼得·林奇的人生最有說服力。

羅傑斯在上世紀80年代賺了1600萬美元后,很快就退休,之後兩次環遊世界,在全球哪裡有投資機會就在那裡買一點股票存放起來;

彼得·林奇在管理基金賺到一大筆錢後,也退休打理自己的財產,自由自在地過著炒股的生活。

所謂寧靜致遠巴菲特是最好的例子,他不看股市行情,不做短線操作,不在繁華的紐約居住,平心靜氣尋找長線潛力股。

所謂理性隨機,科斯托拉尼是最好的例子,他明說他就是一個大投機家,股市上漲時他耐心持有股票,但心裡同時又清楚地知道,“樹不會長到天上去”,一旦股價漲得離譜了,他則堅決賣出獲利的股票。

最後,我們欣賞一下科斯托拉尼的一段話吧。他說:“這是一份多麼奢侈的工作呀!他遠離貨物和積滿塵土的倉庫,不用和商人討論。他每天都在沉思,坐莊舒適的搖椅上,藏在他吐出的煙霧中思考著,遠離世界與喧囂。他的工具離他非常近也十分簡單:一部電話,一臺電視機,今天肯定還有一臺電腦和幾份報紙。他也有他的秘密,他知道如何從字裡行間讀出東西。他沒有僱員和經理,不用到處打招呼,不用像銀行家和經紀人那樣與那些令人頭痛的顧客打電話。


成功者經過千辛萬苦的長途跋涉,歷盡風雨,在淚水與懊悔中逐步成長,逐步成熟。 往往只看到成功者的輝煌和陽光的笑臉,而背後的艱辛、勞碌、失敗的痛苦,卻熟視無睹,甚至不屑過問,這委實是人類的悲哀。對股票的認識過程,就像人的一次重生,每一次的成長,都是在痛苦中成熟,在磨難中成長,最終昇華為人生的理念。只有在整個生活中逐步昇華,忽視個人的得失,才能最終伴隨走向顛峰。能夠戰勝自己,就會最終戰勝市場並擁有成功的人生。而能控制風險,會休息,安全放在第一,才能在投資生涯中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