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豪|深圳刷屏的燈光秀背後—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 · 城市篇

邁克 · 有言在前:

深圳敢自稱創作之都,憑什麼?

1979年,深圳建市時GDP不足2億,而到了2017年,這一數值已經高達2.2萬億元,猛增了1.1萬倍(常住人口增加近40倍),同一時期內,中國經濟增長了約200倍

今天的深圳,生產總值僅次於上海和北京,位列全國第三,在增速方面維持一線城市中的最高水平。

在高新技術發展關鍵指標之—的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專利合作協定)國際專利申請上,深圳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市,以一城之力佔據中國的半壁江山(2017年佔全國的43%),同時僅次於東京位列全球第二

40年的深圳就是一場創業秀啊!這秀場的光芒就如這40年燈光秀一樣目不暇接!身在其中,這變化現實得讓你有股窒息般的快感;身在其外,這竄升魔幻得讓你懷疑地心引力。

40年的深圳,就是一部另類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結果現實而激動;回望魔幻而感慨!

昨晚朋友圈被一場炒雞炫酷的燈光秀刷屏了

燈光show

action

自豪|深圳刷屏的燈光秀背後—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 · 城市篇

流光四溢,絢麗的燈光徜徉在花海之中,美翻天!!!

這樣的深圳,帶上了一絲的柔情似水。

自豪|深圳刷屏的燈光秀背後—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 · 城市篇

多種顏色的燈光相互交替,目不暇接,

科技、活力、現代化,優秀!

彷彿是深圳,在夜色中訴說著心中的未來。

自豪|深圳刷屏的燈光秀背後—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 · 城市篇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風吹浪打,彈指一揮間。

自豪|深圳刷屏的燈光秀背後—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 · 城市篇

深圳:未來很遼闊

經濟特區處在中國對外開放戰略格局中的前哨陣地,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試驗場,它的建立在改革開放的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其中深圳特區發展最快,引起世人矚目。

回望過去,深圳等經濟特區最鮮明的特點是敢闖敢試

,最可貴的品質是實事求是。使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2018全國城市年輕指數》顯示,深圳已連續三年成為“最年輕的一線城市”。

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齡為32.5歲,其中13.4%為0至14歲的兒童,另外約76%為15至44歲的青壯年,這兩個比例在一線城市中均名列首位。

這座一直走在時代前列的青春之城,對未來也充滿了憧憬與抱負。過去幾年裡,許多關係到深圳未來數年甚至數十年的重大規劃先後出爐:

2015年4月,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正式成立。

深圳市西南部28.2平方千米的土地被納入其中,准許外國商品豁免關稅自由進出,代表著我國大陸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堪稱二十一世紀的“新經濟特區”

該自貿區“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推動以“深港組合港”形式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樞紐,打造自貿試驗區新的標杆。

自豪|深圳刷屏的燈光秀背後—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 · 城市篇

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核心城市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上最為繁榮、最有潛力的灣區之一,經濟總量約1.6萬億美元,比韓國或俄羅斯全國還要多。

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發展最積極的促進者,帶頭探索大灣區都市圈“利益共同體”的體制機制。

一方面,深圳將與廣州進行功能分工,共同建設廣深科技走廊;另一方面與香港深化合作,共建港深都市區;另外,在推動深莞惠的一體化發展的同時,通過“深中走廊”的建設,力爭成為聯結珠江口西岸和東岸都市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

深圳從40年前的小漁村到今天的國際大都市,以“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發展史上的奇蹟,不僅迅速改變了自身面貌,而且為推動全國改革開放發揮了重要窗口和示範作用,為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積累了成功經驗。

自豪|深圳刷屏的燈光秀背後—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 · 城市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