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艦載機,即將裝備電磁彈射技術,蘇33由此落後殲15

對於航母的艦載機,中國最開始是不具備的。而且我們清楚的是,航空母艦的戰鬥能力主要是由於它的艦載機決定的,不僅要有極強的攻擊性,還有更高的作戰能力。在當時沒有艦載機的情況下,中國看中了俄羅斯的蘇33戰鬥機。但是提出購買意向卻吃到了閉門羹,顯然不會妥協,具備一定優勢的艦載機是必要的方向,在交易談判中,俄羅斯想借用中國上門求購的時候趁機抬高價格,在當時的俄羅斯最缺的也還是錢。但是讓俄羅斯沒有想到的是,中國憑藉從烏克蘭購買的蘇33的原型機,沒花多長時間就研製出來自己的殲15艦載機。

殲15艦載機,即將裝備電磁彈射技術,蘇33由此落後殲15

艦載機是必要的,殲15艦載機能堪負重任嗎?隨著科技的進步,航母對艦載機的要求也越高,中國打破了這種封鎖,殲15艦載機的實力也跟蘇33戰鬥機不相上下。但這也只是戰略發展的第一步,在國產航母的推進下,殲15艦載機需要做的改進就多了。其蘇33是在蘇-27的基礎上的雙發重型艦載戰鬥機,在定位上蘇33戰鬥機為四代半戰鬥機,具備優異的氣動佈局,擁有增升裝置、起落裝置和著艦鉤等系統。可以說,看中的這款蘇33戰鬥機的確很適合做艦載機。

殲15艦載機,即將裝備電磁彈射技術,蘇33由此落後殲15

殲15艦載機的實力,跟蘇33戰鬥機的整體差異不大。同屬四代半戰鬥機,融合了殲-11B的技術。在現在看來,又面臨了一個新的問題,因為我國的電磁彈射技術已經成熟,這必將被裝載。即航母方面會採用直通甲板夾電磁彈射技術(被稱電磁彈射器),這就對艦載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果現在開始研製,當然時間是來不及,所以說只能將目標鎖定在殲15艦載機身上。

殲15艦載機,即將裝備電磁彈射技術,蘇33由此落後殲15

如果在航母上進行研製,五年之內是很難出來結果的,儘量從殲15艦載機身上做出發點。而且目前情況是,有殲20戰機技術做輔助,殲15艦載機必定有一個更好的改裝。技術在進步,殲15艦載機的改進空間也會隨之變大。在材質上會使用複合材料代替,以減輕殲15艦載機的重量。從而可以裝備先進的航電系統,以及其他更先進的設備。

殲15艦載機,即將裝備電磁彈射技術,蘇33由此落後殲15

向殲20戰機發展本身就是一個趨勢,有網友疑問:“為什麼不直接用殲20戰機作為艦載機呢?”殲20戰機雖好,但也不一定全面,畢竟5代戰機也有其短板之處。比如它的反艦作戰能力不一定就比其他戰機強,所以將他的長處用於發展艦載機是非常明智的選擇。退一步來說,未來殲15戰機將會成為具備很強攻擊能力以及超遠航程的艦載機,這一技術的提升,源於現代科技。

殲15艦載機,即將裝備電磁彈射技術,蘇33由此落後殲15

未來的殲15艦載機就是一款優秀的,且載彈量比較大的艦載機。轉身艦載攻擊機也是必然,專制反艦對地攻擊。如今有跡象表明,殲15艦載機發展就是按照攻擊機裝備的,如果殲15艦載機裝備於國產航母以及今後的航母上,也是殲15艦載機最基礎的一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