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父母再辛苦,也不愿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都看看吧!

随着留守儿童的现实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中,他们的经历和待遇也受到人们的同情,越来越多人开始伸出援助之手。可是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再多的物质条件也无法填充那颗渴望爱的心。留守儿童的问题究竟有多严重呢?为什么有的父母再辛苦,也不愿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都看看吧!

为什么有的父母再辛苦,也不愿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都看看吧!

1、缺乏安全感

小君和奶奶一起在农村生活,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奶奶也耳背无法和小君交流,他总是喜欢抱着自己发呆,偶尔父母回家,小君就一步也不离开他们身边。留守儿童由于父母远离,身边的人不能给予他们陪伴和关爱,普遍会缺乏安全感。有的会性格内向、自闭,有的却故意叛逆、不逊。其实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需要父母多多陪伴才能让孩子逐渐好转。

为什么有的父母再辛苦,也不愿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都看看吧!

2、没有幸福感

明明每次看到课本里描写小朋友一家幸福地吃饭、玩耍,或者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一起看电视、讲故事时,就会特别羡慕。因为他家里只有自己和爷爷在,每次吃饭都是冷冷清清的,从来没有和父母相处超过1天的他,无法体会到幸福到底是什么。家是孩子温暖的港湾,父母的陪伴是孩子童年最重要的。只有全家在一起的温馨的氛围,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和满足。这样的感觉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为什么有的父母再辛苦,也不愿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都看看吧!

3、性格不自信

从小和奶奶生活在偏远的小山村,父母也外出打工,小志总是不敢大声说话,出去上学以后也不敢和同学打招呼。老师提问的时候,他也说话结结巴巴的,总是低着头。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鼓励和赞扬,从小远离父母,留守儿童的成长是在孤独中度过的。没有接触过生人和外面社会的他们,在走出山村时,会不习惯外面的繁华和热闹。缺乏自信是留守儿童重要问题之一,需要父母和周围人长期的努力才能得到改善。

为什么有的父母再辛苦,也不愿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都看看吧!

4、见不得世面

李老师跟随关爱留守儿童的组织到达目的地后,下车就发现孩子们看到他们就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后来,李老师拿出一个带着的口香糖,孩子们都好奇地问着她这是什么,能吃饱吗。留守儿童的家都在一些偏远的地方,从来没有走出大山的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大千世界。贫穷限制了他们的见识,一旦到达新的环境,他们就会变得胆怯和懦弱,对孩子的发展实在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