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故事丨工部尚书——李春

李春,字遇时,号竹素。威县辛店村人(原属山东邱县)。少年聪明勤学,熟习礼记。明朝英宗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中举人,初授给他南京刑科给事中的职务,不久调到北京任礼科,曾两次任言职。在此任期间,直接上书皇帝,实行附合当时国情的七十二策:国家下放法令,各项税务,用人制度……同时指出当时国家形势的多弊端,又提出了自己的合理化改进建议。李春做事一贯公正无私,当时满朝文武官员,无不敬仰佩服,称他为“李铁面”。

威县故事丨工部尚书——李春

网络配图

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朝廷选他领兵到地安门外,他英勇抗敌,不怕牺牲,终于凯旋而归,荣立大功,升为都给事中,又升光禄少卿。不少任云南省右布政使。当时有敌寇侵犯云南金齿(薄蛮美),李春大力协助征讨,还亲自上阵指挥作战,在战场上擒获敌首领75人,杀死敌兵500余人。另获大象17只。胜利的捷报传到皇上耳中,满朝举行庆功大典,困而以战功升礼部右侍郎,享受二品级俸禄(侍迁),成为朝中的显赫名将。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李春要求皇上准他还乡,因朝政工作需要,皇上没有允许他的请求,又升礼部左侍郎官。

威县故事丨工部尚书——李春

网络配图

李春后因丧母,当时提倡“慎终须进三年孝”,所以他回乡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奉命驻守南京,任南京工部在侍郎。日后又升任尚书,管南京工部事。当时正是宦官汪直作朝中宰相,权势显赫,称霸满朝,有时皇上也要服从他。因此,李春大大不满汪直的独权霸朝的丑恶行为,当时的皇上成了傀儡,说啥他也不从,李春亲眼看到朝中诸事难办的很,这样待下去没有好结果,但他性情刚强直爽,决不向宰相枉直屈服,更不会巴结他。因公事去京城,拜见了皇上,再次请求告老还乡,结果皇上许可了他,还乡后待家住了五年,而因病去世。

威县故事丨工部尚书——李春

网络配图

李春为官多年,做事公正廉洁,刚直不阿,待人和蔼厚道,生活俭朴,日服素食,常穿布衣,多年不更换,更不贪图国家和民人的财物,自己应得的俸禄还要救济穷人,为家中不置买田地,自己手中更没有多余的钱财。因此,周边村庄,四乡亲友,街坊邻人,都称李侍郎为“农民官”。

李春死后,皇上派官员举行盛大悼念祭典活动,并责成工部为人办理葬事,造墓立碑,茔地上建石人、石马,抬头的狮子,望天的猴,石牌坊,威武显赫,以示明朝皇帝对李春的怀念,众人都称李春为“李待郎”,后入乡贤祠奉祀,政绩广为后人传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