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僞存真:從增持看「真持」

紅刊財經 陶丹

隨著近期市場的調整,“增持”的字眼出現在越來越多上市公司的公告中。在上週二(6月19日)上證指數大跌3.78%和“千股跌停”之後,當天及次日累計就有上百家公司發佈重要股東或高管的增持公告,此後幾乎每天都有多家公司發佈,令人應接不暇。理論上說,重要股東和高管的增持對股價將構成直接的利好,除了資金流入直接託底股價之外,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當前股票投資價值的認可。前者是資金面的立竿見影,後者是基本面的細水長流。但從近期公佈增持消息之後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大盤還是個股提振效果都相當有限。綜合分析,筆者認為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去偽存真:從增持看“真持”

一、市場下跌的慣性。不管增持是出於對內在價值的認可,還是為了避免爆倉進行的市值管理,或者僅僅是跟風的象徵性增持,這一動作都是發生在市場出現相當程度的調整,甚至是短期大跌的基礎上。而市場大跌背後往往不侷限於基本面的因素,還有資金面的因素,並迭加散戶情緒性的宣洩,因此存在較強的慣性,增持雖然是利好,但在下跌慣性的作用下,只能起到削弱做空力量的作用,而無法完全消除。

二、增持資金時間分散、股票分散,難以形成合力。上市公司增持公告發布有先後,增持的時間也長達數月甚至一年,短期之內難有大筆資金持續買入,更多的是一種“信號彈”而非炮彈。分散買入的增持,和個人投資者的交易行為並無太大區別,無法形成合力對股價形成快速刺激。

三、“生產自救式”的增持難以獲得市場普遍認同。在大股東和高管增持的過程中,除了有看好公司價值的成分之外,還有不少是為了短期拉抬股價而進行的“生產自救”,背後的原因包括避免股權質押爆倉、相關利益方股份解禁面臨減持等。2017年風靡一時的“兜底式增持”,不少都有“生產自救”的魅影。這種“炒短線”的增持不僅動機不純,而且一般增持數量有限且缺乏持續買入的可能,相當於一錘子買賣,對於講究預期的股市而言,即便是利好也會演繹成“利好出盡是利空”。

四、增持條款的細化和落實仍有待加強。不少上市公司的增持條款定得較為寬泛,甚至只有上限沒有下限,增持承諾到期之後只有少量增持;甚至有上市公司爽約未完成增持即宣告終止,承諾的嚴肅性蕩然無存。如6月9日,迎駕貢酒就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提前終止增持計劃,最終增持金額只有原計劃增持下限的不到一半。而類似的違反承諾的行為,卻很難有相關法規進行懲處,違反成本極低,形同承諾隨時會被推翻,不利於藉由增持來提振投資者信心。

以上四方面因素造成增持公告雖然持續不斷,但短期提振效果卻相當有限。長江證券的研報統計顯示,2008年以來,市場多次出現產業資本明顯增持的區間,但從市場後期走勢來看,產業資本增持短期對後市的預測作用非常微弱,如2015年7月、2018年1月等,產業資本均出現大幅增持,但市場後期依然表現孱弱。因此,增持更多隻能視為一種左側買入的信號,並不意味著市場立刻見底、快速大漲。投資者針對增持及其背後的意圖,仍需要仔細甄別。

面對數量眾多的增持,投資者應當從中挑選出“真持”的公司,方能“真”金不怕火煉。何謂“真持”?就是具有真正的投資價值,增持方有真正的資金實力和內在增持動力的增持行為,而不是不辨真偽買入,最終假戲真做、弄假成真。

一、“真金白銀”:增持方承諾增持的數額較大,佔總股本比例較大,對股價產生重要影響。只有拿出足夠多的真金白銀,才能證明增持方的誠意、對現有股價價值的認同,以及對股價直接的推動作用。

二、“真情實意”:增持方有強烈的誘因或明確的條款需要增持,同時也有相應的資金實力來完成。對於增持方來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遠遠不夠,更多需要誘之以利。因此,只有深刻觸及到增持方的利益,或者重組方案中有明確規定,增持方才會不得不拿真金白銀買入。與此同時,投資者也要關注增持方的資金實力和資金來源,以免出現“有心無力”的現象。

三、“貨真價實”:公司股價跌出價值,或估值較低,或行業拐點明顯。只有在投資價值凸顯之後的增持,才能吸引更多價值投資型的資金參與,最終將股價帶出底部。

根據以上“真持”的標準,筆者選取部分公司作為觀察對象:三愛富(高管持續買入至舉牌,重組方案實施,增持資金有保障)、瑞豐光電(國家大基金高位入股被套且未來不排除增持,大股東擬巨量增持)、富森美(大股東擬增持不低於1億元,股價超跌估值較低)、中國鋁業(行業回暖,大股東擬增持4億~10億元)、哈投股份(股價深度破淨,大股東持續買入)、愛建集團(大股東持股比例低,持續增持鞏固控股地位)、金融街(估值低,超跌嚴重,大股東持續增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