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之死,怨不得別人

韓信,漢朝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傑出的軍事家。但是韓信的遭遇,也是非常值得同情的。漢朝建立後被人告發謀反,他被貶為淮陰侯,後又被蕭何與呂后騙入長樂宮中殺死,並誅其三族。韓信之死,一句飛鳥盡,良弓藏是不能完全解釋的。

韓信之死,怨不得別人

韓信起初在項羽麾下,不得志;結緣蕭何,轉投劉邦,展露軍事才能,多次為劉邦立下汗馬功勞。韓信是劉邦的劍,劍可殺人,亦可傷己。韓信的功勞太大了,大到除了劉邦,誰也不能和其相提並論。但是漢朝建立,項羽滅亡,劉邦、蕭何已經老了,而韓信才35歲,正值壯年。韓信不死,熬都能熬死劉邦這一群人。呂后殺韓信,年齡可為其中一個原因。然而韓信自身的原因才是關鍵。

韓信之死,怨不得別人

韓信立下天大功勞,如果劉邦不同意殺韓信,呂后怎敢殺他,韓信被殺是自己取死。首先,韓信並不是一個忠臣:劉邦在和項羽對抗時,等韓信平定齊國來支援,然而等來的是韓信要權要地,這不是忠臣的表現。其次韓信並不厚道:楚將鍾離昧落難投靠韓信,然而聽到劉邦在抓鍾離昧,為求自保馬上派人把鍾離昧逼死,並提著其腦袋去見劉邦,結果轉眼就被劉邦抓坐進囚車,劉邦說:有人告你謀反,給韓信帶上刑具,回到洛陽便赦免了韓信,改封他為淮陰侯。

韓信之死,怨不得別人

最重要的是韓信並不安分:韓信被貶為淮陰侯後,常常裝病不上朝或隨皇帝出行。陳豨後來被任命為鉅鹿郡守,韓信與陳豨密謀準備造反。漢十年,陳豨造反,劉邦去平反,韓信並未更隨。結果被呂后蕭何騙入宮中殺死了。

韓信之死,怨不得別人

韓信被殺,可謂是韓信自己做死,怨不得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