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看昭通(6.22—6.28)

脫貧攻堅

1. 昭陽區靖安脫貧攻堅易遷點規劃3381.8畝 預計遷入5萬人。

2. 茅臺等酒企攜手CCTV助力鎮雄脫貧攻堅。

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提供黃金時段廣告資源,無償為鎮雄縣農產品提供宣傳推介。

3. 彝良縣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建設項目開工。

25日,彝良舉行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建設項目開工儀式。據瞭解,彝良縣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點總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建房用地700多畝,擬計劃安置3萬多貧困群眾。雲南建投設計院本著結合現狀、體現地域民族文化、以人為本的原則和理念,將整個地塊分為四個功能區,即濱河綠帶區、教育設施區、安置居住區和集貿市場區,同時預留了工業園區地塊,整合302省道沿線的小型分散汽修汽配業,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汽車銷售服務、汽修、汽配綜合服務型汽配城,並遷入麻得跳花椒廠、紙漿模具廠等勞動密集型綠色環保龍頭企業,共同打造類型多樣、就業崗位充足的工業園區,為入駐安置點群眾就近就業提供便利。

基礎設施

4. “龍鎮”高速正式通車,鎮雄至昆明實現全程高速。

26日,鎮雄畢節高速公路二龍關(黔滇界)至鎮雄高速公路項目交工驗收會議召開,龍鎮高速公路交付使用,標誌著昭通有了首條連通貴州、第二條(第一條是渝昆高速水昭段)跨省高速公路,鎮雄告別了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據悉,鎮畢高速公路全長51.25公里,概算總投資71.5億元,是規劃的宜賓至畢節公路中的一段,其中鎮雄境內二龍關(黔滇界)至鎮雄縣城南部新區共13.8公里,途經鎮雄縣潑機鎮、舊府街道,止於鎮雄縣城南部新區,徵地涉及7個村委會,61個村組,拆遷房屋涉及近400戶群眾,計劃投資22.38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龍鎮高速公路正式通車後,鎮雄至昆明將實現全程高速。以前,從鎮雄前往昆明,要走鎮雄—昭通—昆明線路,大約需要花費8小時。龍鎮高速公路通車後,從鎮雄縣上龍鎮高速公路,途經貴州畢節市、六盤水市、雲南曲靖市,便可抵達昆明,行程時間將大大縮短。

5. 巧家多措並舉 全力抓好農村公路建設。

鄉村振興

6. 鹽津牛寨鄉走塘約之路“藥養牛塘”。

7. 魯甸茨院鄉邀專家為果農“補課”。

8. 綏江“農民夜校”打開鄉村振興“金鑰匙”。

“扶貧先扶志,致富先治心。”結合當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現實需求,綏江縣以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為出發點,以改善農民科技文化生活為主要內容,整合資源,在全縣34個涉農村(社區)創辦“農民夜校”,點亮鄉村“扶貧之燈”、振興之路。“綏江‘農民夜校’主要發揮政治引領、科技培訓、文體娛樂、信息發佈、法律普及、交流與溝通和民主議事等幾大功能作用。”據悉,綏江“農民夜校”以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為主,統籌整合村級學校、民俗文化院壩、農家書屋、居民院落等場地和資源,貧困村“農民夜校”由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為負責人,非貧困村“農民夜校”由村黨組織書記為負責人,授課老師主要從各鎮領導幹部、技術專家、學校教師、鄉土人才、致富能人等人員中擇優選擇,培訓內容圍繞道德法治、基層治理、文明新風、感恩教育,以及政策法規、公共知識、農業技術和先進典型等開展。結合群眾素質、農時農事、民族民俗等實際,靈活採取專題講座、案例分析、分組討論等方式開展教學,對外出務工、居住分散、文化程度較低的群眾採取遠程教學、上門送學、結對幫學等辦法,不斷提高群眾參學率和滿意度。

產業發展

9. 大關:桃李大豐收 採摘正當時。

近年來大關縣大力發展水果產業,目前正是桃李成熟上市的季節,由於今年氣候適宜,果農們迎來了桃李大豐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得大關縣李子品質、口感俱佳,深得消費者喜愛。目前,成熟的李子主要集中在昭麻二級路沿線的翠華鎮金坪村、永康村和悅樂鎮塘房村。李子喜獲豐收,但大部分果農家裡的 勞動力都外出務工,自己只能採摘一部分拉到集市銷售,大部分主要還是靠遊客和商家到果園採摘和收購。據悉,大關縣共種植水果38000餘畝,主要分佈在翠華、悅樂、天星、玉碗、吉利等鎮,其中有李子16000餘畝。為真正把水果發展成為群眾的致富產業,我縣將成立水果產業協會,負責規範管理和種植技術的培訓,以及對外銷售平臺的搭建。同時,結合鄉村旅遊,打造集採摘、體驗、觀光為一體的水果科普示範基地,並將在麻昭公路沿線選擇合適的地點建設水果銷售市場。

10. 魯甸黃泥寨300畝“訂單馬鈴薯”豐收在望。

11. 綏江“半邊紅”李子上市。

近日,雲南綏江“半邊紅”李子陸續上市,水綏二級公路上運輸李子的農用三輪車又忙碌了起來,穿梭於李林與交易市場之間。半邊紅李子,因果實陽面呈紅色、背面呈青色而得名,是綏江近十年來大力扶持和發展的區域品牌產品,於2008年9月,通過無公害食品認證,同年註冊“綏江半邊紅” 商標,2009年8月,獲綠色食品證書。目前全縣種植規模已達8.6萬畝,投產面積5萬餘畝。據農業部門預計,今年全縣“半邊紅”李子產量在4-5萬噸之間,與去年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為進一步維護綏江“半邊紅”李子品牌,更加適應市場需求規律和消費者不斷提升的品味,今年綏江發動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等對“半邊紅”李子進行分級銷售,杜絕成熟度不達標的李子流入市場,維護“半邊紅”李子品牌形象。綏江在不斷規範“半邊紅”李子交易市場的同時,大力開拓“互聯網+農業”電商銷售平臺,擴寬銷售渠道,穩定銷售市場

先進典型

12. 大關縣獲“省級先進平安縣”榮譽稱號。

近日,省綜治委、省維穩領導小組對2017年度綜治維穩(平安建設)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結果進行了通報,大關縣獲“先進平安縣”榮譽稱號。據悉,大關縣緊扣維護國家安全穩定和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目標,紮實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的落實,2017年群眾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取得優異成績,排名全省第33位,全市第1名,連續6年位列全省前40名,是昭通市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縣,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為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13. 水富兩人獲“創新型技能人才”榮譽。

近日,經過層層的考核選拔,水富雲天化兩名高級技師陳平、錢偉,憑藉高超的技藝、獨特的專長和過硬的技術創新能力在眾多選手中脫穎而出,分別被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認定為“第一屆雲嶺技能大師”和“第一屆雲嶺技能工匠”。陳平是雲南省勞動模範,在工作中堅持刻苦專研、精益求精,是水富雲天化各類壓縮機的檢維修專家,其參與實施的課題攻關《103J漏油原因分析研究及對策》可為公司每年節約130多萬元,多年來在技術攻關和技能創新上成績突出。錢偉在焊接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被稱為“雲天化第一槍”,是雲天化集團公司2017年度“十大工匠”之一,並多次在雲南省工業企業職工技能大賽中榮獲佳績,享有“雲南焊工技能能手”稱號。

社會民生

14. 巧家“好弟弟”照顧無臂哥哥12年 想一起上大學卻陷入兩難。

近日,巧家一名學生的求助信引起了眾多關注,經過聯繫,寫求助信的是雲南省昭通巧家三中的一名畢業生吳建智,今年高考他考了480分,勉強能上二本,面臨填報志願的時候,吳建智卻陷入了與別人不同的兩難和焦慮。原來,14年前,大他兩歲的哥哥吳建早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觸電導致雙臂截肢,由此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2006年,吳建早在家等了兩年,與弟弟吳建智一起上學。從此,弟弟成了殘疾哥哥的雙手,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照顧哥哥上學的責任。吳建智為照顧哥哥吳建早,拼盡了全力:每天早上,起床鈴響後,弟弟總是第一個起床,自己洗漱後,就忙著扶哥哥起床,給他穿衣服、穿鞋子,端水來給哥哥洗臉,幫他刷牙。扶哥哥上完廁所後,弟弟才背上書包,和他來到教室,幫他脫鞋,準備上課。放學後,又要端來飯菜照顧哥哥吃完,再清洗餐具。晚上,照料哥哥複習完功課,給無臂哥哥洗腳、洗澡、洗襪子、蓋被子,然後自己才洗漱,總是最後一個睡下……這樣的日子風雨無阻地持續了整整12年。

今年,吳建早、吳建智兩兄弟一同從巧家縣第三中學高三畢業,雙雙報考理科,高考考試分數為404分、480分,分別達到專科和二本錄取分數線,即將邁入渴盼已久的大學校園,成為當地鄉親們心中“有出息”“有前途”的準大學生。

但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兩兄弟不禁陷入兩難:哥哥認為,兩人將錄取在不同學歷的高等學校,在很難錄取在同一所大學特別是同一個年級的現實背景下,雖然早已離不開照顧了自己多年的弟弟,但如果自私地要以犧牲弟弟的前途為代價來成全自己,哥哥於心不忍,寧願自己休學、棄學,也要最後成全弟弟。而弟弟認為,這麼多年了,照顧哥哥雖然很苦很累,但還是挺過來了,如今即將苦盡甘來,鐵了心地繼續牽著無臂哥哥的“手”,在同一所大學裡讀書,同時能照顧好哥哥完成自己的大學夢,卻又不知道路在何方。弟弟吳建智說,“我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能和哥哥在一個大學,繼續照顧他,幫助他完成大學夢。”

兄弟倆的深厚感情讓鄰居、師生和老鄉倍感溫暖。在巧家縣三中班主任萬太姣心中,她所教的兄弟倆吃苦耐勞,學習刻苦,團結同學,尊敬老師,為全校師生不斷成長和進步過程中提供了滿滿的正能量。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靠著對殘疾哥哥吳建早的照顧,吳建智相繼獲得全國、雲南和昭通市的“美德少年”榮譽稱號,可謂實至名歸,成為當地教育子女的“活教材”。

“如果能讓我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哥哥在同一個大學讀書,我一輩子都會感激他的!”吳建智表示,儘管面臨兄弟倆同上一所大學,面臨著經濟上、選擇上的難度,但他們就像相信哥哥身殘志不殘併成功考取大學一樣,始終堅信將會有奇蹟發生。

科教文衛

15. 綏江多形式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

近日,綏江縣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為主題,結合縣情實際,多形式廣泛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廣泛開展“綏江縣美德少年”評選活動,積極推薦參與國家、省市“新時代好少年”評選,並通過各類媒體、宣傳陣地對評選活動和先進典型進行大力宣傳,在未成年人中形成“人人踐行核心價值觀、爭當時代新人”的生動局面,引導青少年見賢思齊,從小做起。“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動。“七一”、國慶期間,在未成年人中廣泛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講紅色故事比賽、“童心向黨”歌詠活動、向國旗敬禮活動、“紅領巾我為你驕傲”主題活動等,傳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引導青少年銘記革命歷史、崇尚革命英雄、繼承革命事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活動。通過在中小學校開展“我們的節日”、“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中華經典誦讀、中華經典吟唱、傳統文化授課和培訓等活動,推動未成年人瞭解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吸取傳統文化中積極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傳統美德,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和“勞動美”社會實踐活動。組織未成年人開展親情關愛、“小手拉大手、爭當環保小衛士”、保護環境、公益宣傳等志願服務活動,幫助他們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培育美好心靈、強化責任意識、提高實踐能力。廣泛開展“勞動小能手”、“我是小小勞動者”等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熱愛勞動的思想,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培養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和心理素質訓練活動,推進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傳和知識普及,引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塑造未成年人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

平安昭通

17. 昭通兩級法院“亮劍行動”昭魯巧片區執行攻堅活動在區法院正式啟動。

人居環境

18. “四城同創”創出巧家高顏值。

彙總時間:2018年6月28日 彙總:陳合松 審核:胡華玉 單位:昭通市新聞宣傳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