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遷徙文化——「跑崴子」文化(三)

被忽略的迁徙文化——“跑崴子”文化(三)

東寧博物館展出的“跑崴子”場景

被忽略的迁徙文化——“跑崴子”文化(三)

劉喜奎演出照。

上期回顧:

1860年至1920年,中國人在俄羅斯遠東從事海產品捕撈、山產品採獵、農產品種植、坐地經商和季節性跨國貿易的人數從100多人發展到50餘萬人。

至二十世紀中葉,海參崴有一千三百多家中國商店,而俄羅斯才有一千一百多家。

1931年“9.18事變”後,日本侵略者佔領東北,扶植了偽“滿洲國”,為了“防諜”,前蘇聯開始大批遣散“跑崴子”的華人。尤其是1937年“7.7事變”後,遠東的十多萬世代居住的華僑和二十多萬中國客商、勞工,被安上各種罪名,諸如社會危險份子、有害份子、日本特務,分別判刑“數年”到“十多年”。幸運的被髮配遠離日本佔領地的中亞無人區,自生自滅,更多的發配到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高寒地帶去服苦役。

變化

時光荏苒,上世紀80年代末,中蘇兩國意識到只有合作才能共同發展,於是在雙方高層的推動下,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斷邁上新臺階,政治互信、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越來越緊密。

目前,符拉迪沃斯託克是俄羅斯邊疆區行政、工業、文化、商業中心,太平洋岸畔的世界名城,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城市。葉宏君介紹,1989年12月,東寧口岸正式開通。時隔半個世紀,東寧人又開始沿著先輩們足跡向海參崴進發,每天東寧口岸過往的卡瑪斯車絡繹不絕。

如今,東寧“跑崴子”的富商越來越多,已經有很多人開始在遠東地區租賃土地,種植農作物、發展畜牧業、開辦工廠,生意越來越紅火。東寧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落後的小縣城一躍發展成為經濟富庶、文化繁榮、社會進步的中國沿邊口岸名城。

“跑崴子”催生了三岔口

幾輩人,為了生存,為了財富“跑崴子”,留下了無數笑與淚、血與火的故事,也滋生出一種獨特的移民文化——“跑崴子”文化。以其濃郁的民族性、鮮活的多彩性,在東北地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過程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葉宏君說:“若說東北的哈爾濱、長春兩個城市是中東鐵路建設的產物,那麼三岔口城就是‘跑崴子’的產物。”

東寧三岔口是中國通往海參崴的主要口岸,當時商人們馬不停蹄地奔忙於海參崴與三岔口的兩地之間,時間一長,很多中國商人和朝鮮商人便在三岔口治理房產,選擇了在此定居。影響帶動一些手工業者也在這裡留下來。據記載當時的三岔口長期居住和臨時居住的人口多達3萬餘人,朝鮮人佔了四分之一的比例。城市共有東西通向的3條大街,路面平整寬闊,路邊還有明亮的路燈。城市買賣興隆,各種商鋪一家連著一家,有時拉著滿車貨物準備過境到海參崴的馬車從城西一直排到城東,正如當時流行的那句話“填不滿的海參崴,裝不盡的三岔口”。三岔口逐漸發展變為一座繁華的城市,成為東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13年實行縣制後,三岔口成為東寧縣府所在地,直到1939年這裡的人在日本侵略者脅迫強行下,才遷移到距離三岔口20餘里的小城子,縣府所在地也跟著轉到小城子。

“同樂處”票社

“跑崴子”的人流中,有文化的商人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把孩子送到私塾或是海參崴俄羅斯人的學校。資料顯示,1895年,一些鄉賢召集東寧富商以集資的形式創辦了三岔口第一所學堂,1910年轉為官辦,取名為三岔口模範小學,由原來3年學制,改為6年。這所學校培養了一大批有用人才,1921年,第一任中共東寧黨支部負責人於明智,就從這裡考入吉林省立第四中學。1913年,曹姓知識分子夫妻到三岔口,創辦了三岔口“女子高級學校”(高級小學)。那時的女學生年齡均在十五六歲左右,一色留有齊劉海、後短髮的童花頭,身著淺藍色中式旗袍裝,盡顯女性柔美、溫雅之氣質,一時間成為三岔口城一道亮麗風景。

因為那時“跑崴子”,吸引來各行各業的人。全國各地的藝人、班社也向海參崴蜂擁而至。當時海參崴比較大的劇院有松竹舞臺(俗稱北園子)和福仙舞臺(俗稱南園子)。

也許是長期看戲的原因,海參崴的中國觀眾品味很高,如果你唱得好,大家都會熱心捧場;如果唱得不好,即使是名伶,也會被轟下臺去。那個時候有這樣一句話:“崴子生意好做,戲難唱。” 所以那時候“跑崴子”唱戲的藝人都十分小心。

也正是因為這份小心,成全了東寧三岔口“同樂處”票社。

“同樂處”票社1910年前後成立,這個票社組織者是從海參崴回來的一個鞋匠(姓名不詳)。票社的主要成員王子寬和孫立明,就是來自海參崴京劇票界的老生和花臉。票社劇場竣工後,邀來“跑崴子”的京劇武生蓋雨亭連演三天《懷都關》。各地藝人、班社去海參崴只要經過三岔口,“同樂處”票社就把他們請過來,留唱一兩天,一分錢不給,招待卻極為豐盛,如此幾成慣例。藝人們雖然拿不到錢,卻可以就此做為出境的前排練加工。而且,當時三岔口觀眾鑑賞水平和海參崴觀眾鑑賞水平不相上下,如果能在這裡過關,就可以豎起牌子放心大膽地去海參崴。

一波過去,一波過來。周信芳、馬德成、楊四立、林樹森、高慶奎、高百歲、李多奎、劉喜奎等都先後於出境前在“同樂處”票社演出。同時,他們的藝術活動也為三岔口這個邊境小城的文化發展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1921年,評劇流入海參崴,當時叫稱“蹦蹦戲”或“落子戲”,這個戲種一落地就生根,並開始在東北大地發芽結果,尤其在牡丹江流域和綏芬河流域影響最大。後來牡丹江地區的各市縣都成立了評劇團,而東寧的評劇團名聲最響,因為有得天獨厚的“跑崴子”歷史,很多藝人師承名門,其中就有潘長江的父親潘林生和母親王晶平。

“跑崴子”留下寶貴財富

葉宏君介紹,清朝末年,原本是內地的東寧,隨著海參崴、雙城子的割讓,一下成為邊疆。招墾局的設立和“跑崴子”的形成,讓這裡成為人口眾多的重鎮,客觀上阻擋住了沙俄繼續西侵的腳步。據東寧縣誌記載,沙俄政府慫恿一些兵痞流氓多次騷擾我國邊境,均被我邊民和軍人趕跑。1900年沙俄軍隊悍然侵略三岔口城,面對我軍民的頑強抵抗,沙俄軍隊搶了一些財物,就急匆匆撤離。因此,“跑崴子”不僅增加了東寧人口,推動了東寧經濟發展,還為開發邊疆、保衛邊疆作出了貢獻。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剛剛開始,在資金匱乏,設備短缺,軟硬件都還不齊備的狀況下,東寧口岸提前向俄羅斯開通。很多“跑崴子”人沒有多少資金,就從倒大包或是零散過貨開始,和當初“跑崴子”人一樣,先佔時機,從點滴積累,終於發展成可裝貨滿車的大商人

葉宏君說,“跑崴子”留給人們的,不僅是艱苦創業的財富故事,還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精神財富就是“跑崴子精神”,是在特殊歷史背景下產生的一種地方人文精神品質,一直到現在還在發揮它的正能量,深刻影響著人們。

(全文完)

參考文獻:

1、《中國人在海參崴》

2、《東寧縣誌》

3、《中共東寧縣地方史》

4、《舔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