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求所有国家11月停止进口伊朗原油,否则制裁,对此你怎么看?

梦里青山1

据外媒报道,美美国政府要求包括盟友在内的所有国家在11月4日前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否则将面临美国制裁,这次美国不会给予任何国家豁免。

据悉,接下来几周美国将会派遣官员前往印度等国家,要求他们停止从伊朗进口原油。不遵守要求的企业将面临美国的制裁,美国不会给予任何国家豁免。

事实上这不是美国第一次进行如此表述,在撕毁伊核协议之初,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就有类似表态,并给予了6个月的过渡期限,也就是到11月初正式执行。

美国的杀手锏

其实俄罗斯、欧洲和伊朗贸易面临的主要麻烦是金融方面。

欧洲的金融企业不可能不和美国交往,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金融企业是最不敢和伊朗打交道的,今后伊朗收支付资金及国际借贷成本都会很高。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管。美国只要管住这点就可实现一剑封喉。

实体企业在缺乏金融支持的情况下,还要面对美国威胁的二次制裁,自然不敢造次。

伊朗的困局

伊朗现在面对的其实是美国多方位的威胁:

军事威胁

根据美国防务新闻网报道,美军近日紧急向中东巴林运送了3000枚精确制导重型炸弹,600枚mark839型炸弹,1500枚mark82型通用炸弹,600枚mark849型炸弹,500枚堡垒破坏者重型钻地弹。其中堡垒破坏者重型钻地弹头装备有钻地部,专门用于攻击坚固的设防目标及地下目标。

美军目标直指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

目前以色列从美国购买多架二手F-15D战斗机,将其改为F-15I战斗轰炸机标准。以色列空军宣布,部分战机已经挂弹,飞行员进入座舱,具备5分钟快速升空能力。

经济制裁

欧洲和亚洲企业明一套暗一套,已经开始撤离伊朗市场。

俄罗斯第二大石油公司卢克石油曾经对在伊朗开发新石油显露极大的兴趣,但是最终决定终止入股伊朗油田;

法国道达尔宣布退出与伊朗合作天然气田的协议;

欧洲的几家伊朗最重要的买家西班牙的Repsol和Cepsa、意大利的Saras和ENI、希腊的Hellenic Petroleum均将停止购买伊朗原油;

仅次于我的伊朗石油第二大买家印度信实工业表示不再进口伊朗原油,虽然伊朗愿意折价销售;

亚洲的韩国也开始取消与伊朗的工程改造换原油计划。

国内困局

伊朗国内老百姓因为物价通货膨胀,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居然有人在树上悬挂“结束神棍统治”等反动标语,这在一向高压稳定统治的伊朗来说,难以想象!

在5月的几周,包括教师和卡车司机在内的各种团体开始了抗议活动。教师对微薄的工资难以糊口不满,卡车司机则抗议油价的上涨。

伊朗货币里亚尔不争气

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机场外汇兑换处是目前伊朗唯一能兑换外汇的地方,银行被允许向出国的人兑换500欧元和1000欧元两挡标准,一人一年仅仅能兑换一次。

在伊朗外汇黑市交易与贩毒等同入罪,意味着死刑及没收财产。但是依然挡不住伊朗的黑市交易。

据Bonbast的资料,里亚尔非官方汇价6月24日急挫至87000兑1美元,较6月21日官方的75500兑换1美元急挫15%。而5月份是4.8万里亚尔兑1美元。

我是“天下会会天下”,为您提供多角度观察时事要闻,欢迎您的关注!


天下会会天下

美国对伊朗再次出招了,而且这次是直接掐伊朗咽喉,对伊朗的经济命脉石油出手了!就在昨天,美国多家媒体报道,美国政府希望包括盟友在内的所有国家在11月4日前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否则将面临美国制裁,这次美国不会给予任何国家豁免。负责此事的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已赴欧亚多个国家寻求支持,并将前往印度和中国。那么这个事会不会生效呢?

还有一个比较欢迎特朗普的,那就是俄罗斯,那就是普京,这时候的普京肯定在克里姆林宫竖起大拇指:“老特,干得漂亮!” 本来随着叙利亚的稳定,石油价格慢慢的回落了一点,普京正坐在办公桌前苦思冥想如何提高国际石油价格的问题?这时候传来了特朗普要全世界限制伊朗石油的问题,就这个消息让石油一下子涨了好几个点,普京这时候恐怕已经坐在世界杯赛场前,一边看世界杯,一边露出迷之微笑!

美国人制裁伊朗其实不是指责伊朗核问题,尽管美国撤出“伊核协议”,伊朗目前仍在履行该协议下的承诺。美国对伊朗的指责和制裁,其实就是制裁伊朗的影响力,伊朗这几年参与中东地区冲突很深,叙利亚和也门都是大量看到伊朗的影响力之大,伊朗还研究弹道导弹威胁到美国的军事基地,虽然美国并不怕伊朗的导弹,还有美国人还说伊朗侵犯人权,其实这些都不在《伊朗核协议》范围内,最先的美国人认为伊朗的影响力就是因为他的核研发,用一个《伊朗核协议》给伊朗套一个紧箍咒,也就限制了伊朗影响力的扩散,但是美国人失算了,这几年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不但没有衰减,而且大大加强,于是美国认为一个《伊朗核协议》对伊朗根本就没有限制作用,于是不但自己退出还要求全世界都跟着退出。

目前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Bijan Zanganeh)就对CNN表示,由于美国制裁措施,已经有客户开始拒绝交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伊朗人可要提前做好准备了!。


狗刨电竞

美国威胁要对伊朗石油出口“零容忍”,要求伊朗石油的国际买家必须在今年11月4日将从伊朗的石油进口削减至“零”,否则将招致美国制裁。特朗普希望通过祭出石油禁运牌来进一步切断伊朗政府的资金来源,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孤立德黑兰,迫使其放弃核导计划及在中东的扩张野心

其一,美国的制裁牌已在传统盟友中产生明显震慑效应,比如,法国、日本、韩国。

伊朗原油出口约240万桶/日,主要流向欧洲、东亚三国、印度和土耳其。在美国宣布在全球封锁伊朗石油之后,法国、日本和韩国三国开始转而向美国争取豁免权。

比如,日本85%的原油进口来自中东地区,尤其是伊朗。因而,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27日称日方正“密切关注”美方举措可能带来的影响,愿意与美国、伊朗等相关国家磋商,以免日本企业遭受“负面影响”。

日本最大的炼油企业——新日本石油和能源公司透露,如果政府无法争取到豁免权,该公司无法维持伊朗原油进口,将考虑从中东和西非寻求替代供应。

比如,韩国今年前四个月以来已开始削减自伊朗进口石油的份额,4月份韩国自伊朗石油进口量为30.3万桶/日,同比大幅减少24.9%。

眼下,韩国政府一方面正与美国展开磋商寻求制裁豁免权,另一方面正考虑将自伊朗进口的石油量再降低20%,降低今年11月失去伊朗原油供应导致的风险。

比如,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石油公司也称,除非能在法国和欧盟能争取到美国的“豁免”,否则它只能在11月4日之前逐步停止投资伊朗的南帕尔斯天然气田项目。

其二,迫于经济压力,也有不买美国账的国家,比如,印度,土耳其。

6月26日,美国财政部发布伊朗石油封锁警告,并威胁不会给予违反美国制裁禁令的国家豁免权后,印度、土耳其在内的多国明确表示:不响应。

伊朗是印度的第三大石油来源国,目前,印度每天从伊朗购买70万桶石油,这已成为印度最关键的能源来源,属战略资源级别。目前来看,除了伊朗外,以印度的利益出发,并没有更经济的、可替代的石油来源选项。

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国际合作联合秘书孙贾伊·苏迪尔6月27日通过CNN向美国喊话称,印度不承认(美国)单方面制裁,只承认由联合国施加的制裁。他已暗示即便11月4日之后,印度仍可能继续从伊朗进口原油。

与印度同样不买美国账的还有土耳其。伊朗是土耳其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之一,目前,土耳其约从每天从伊朗进口大约20万桶原油。土耳其政府代表也已表态,制裁只认联合国,其余都不作数据,土耳其将自得其事。

其三,患难之交,不减反增加伊朗石油进口,小伙伴们都晓得谁最擅长此法。

伊朗目前每天的原油出口约240万桶,按照摩根大通预计,特朗普的石油禁运牌生效后,日韩两国累计进口量减少超过25万桶/日,欧盟、印度、土耳其和其他国家也将减少进口25万桶/日,伊朗的石油出口总计每天最少将减少50万桶,这对于伊朗经济而言绝对是个沉重打击。

不过,总有些小伙伴喜欢在危难之处显身手,几手过招,就在伊朗除价的基础上同意大幅增加原油采购量。

简单讲,不仅把欧、日、韩等国不敢要的油,统统拿下,若还有余下的份额也都买走。有这样一个小伙伴对伊朗而言不得不说是万幸。



陈一诺

美国这次要对伊朗下黑手了,不对!是要对世界,主要是它的传统盟友下砍刀!美国老大说了,全世界所有人听着,11月4日都得停止从伊朗进口原油,不然就制裁你。它要在困死伊朗的同时,还要把世界特别是欧盟日本等这些美国的小媳妇儿再拉回到石油美元的砧板上,任意宰割。

其实这种类似表达早在五月八日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时就已经有过明确发布,就是所谓对伊朗最高限度制裁。意在通过制裁与伊朗发生原油贸易的国家及实体,断绝他们与伊朗的石油贸易,隔山打牛,彻底切断伊朗的原油出口,摧毁伊朗经济。同时打掉欧盟日本及世界其它油企除美国原油期货市场以外的石油货源,从而让它的石油美元继续剥削掠夺世界。

这就要看美国还有多大经济实力与全世界展开这种拚国力的较量了。如果是某一个经济实体单独与美国抗衡都没有资格;但美国既然是对全世界下通碟,如果所有进口伊朗原油的国家有决心脱离石油美元的剥削、脱离美国霸权的控制,真正实现主权自主,准备好足够的资金用于因美国制裁而受损企业的补偿,不惧美国的威胁继续保持伊朗的石油贸易,在美实施制裁政策时,对美国发动反制,那么债台高筑的美国它能拿出多少资金用于因全世界反制而受损企业的补贴?这恐怕是美国贸易出口的全部企业,极端情况下甚至达到全部出口额每年几万亿美元!美国政府去哪里找这笔巨资?难道它还要发美债?恐怕用不了两年这些美债会彻底压垮美国金融业,而每年的债务利息也会让美国政府破产。

要达到这种反制结果,就需要各国政府的决心,是继续当美国的经济殖民地,还是忍过一时短痛达到完全的经济解放,相信各国都会有自己明智的决断。全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以较小的经济压力,拿出所有美元外汇储备与美国高达二十多万亿美元债务的经济实力抗衡,谁输谁赢高下立判,最后认输投降的必:然是美国!


铁岭锋

伊朗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且不论,这么多年来,没听说伊朗去侵略或欺负某个国家,这是事实。搞浓缩铀,有违国际法,在多国的工作下,伊朗签了协议,停止了核武方面的发展。事情应该说比较圆满地解决了。可是,特朗普突然就宣布退出核协议,使多国的努力付之东流。这也罢了,现在竞又对伊朗挥起了制裁的大棒。这也罢了,你要制裁就制裁去吧。现在,竞又要各国都禁止进口伊朗石油,并且威胁,谁不听它的话,它就要制裁谁。

世界上有不说理的,但有这样不说理的吗!

美国有能力在世界上称霸,但没有能力让世界各国都服它,都对它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行不义必自毙。特朗普上台以来的许多匪夷所思的作法,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和反对,此次对伊朗的禁令,能否如其愿施行开,是大令人怀疑的。

特朗普是个成功的商人,应该精通经济运行的规律。可是他上台以来的很多作为,又明显违反经济规律。他要干什么呢?他要得到什么呢?莫非他真的有什么不为人所理解的大智慧吗?

拭目以待吧。

欢迎点评。


WM晓奇

作为观察报道伊核问题走向十多年的媒体人,木叔给网友们一个忠告。未来一段时间,与其关注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制裁,不如多关注伊朗内政的变化。当然这个国家相对保守封闭,很难从外表上看出内部变化的情况。但还是要多注意,这是比美国的石油制裁更能引发地区变局的一个因子。

特朗普给出的豁免期还有5个月。之后不仅是严厉的石油制裁,包括金融制裁、贸易制裁、旅行限制等都会逐步加强。这是木叔以前就常说的,美国正在用“以压促变”的策略被迫伊朗回到与美国的谈判桌上来,就伊核问题进行新的谈判,从而满足美国的条件和要求。

所以木叔之前也告诫网友,不要随便跟着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起舞,说什么美国和伊朗马上打仗了,说什么以色列和伊朗大战一触即发之类的耸人听闻的消息。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制裁在11月才生效呢,哪来的马上打仗?要是想打仗还费事弄什么制裁,直接上导弹了。

所以,关注美国对伊朗“以压促变”政策的力度和深度对伊朗国内局势的影响,才是对伊朗核问题下一步走向有个基本判断的根本。

目前来看,局势向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

1)伊朗内部出现严重分化。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革派和强硬派对峙加强。二是老百姓受不了经济恶化,开始给政府更大压力。

前者的重要标志是100名改革派联名签署公开信,要求政府效仿东北亚局势缓和,与美国无条件直接谈判解决1979年以来的两国分歧。包括首都前任市长都签署了。

公开信表示,与美国直接、正式和透明的对话,将有利于地区与全球的和平与安全,并将改善伊朗和伊朗人民的福祉、自由和尊严,公开信还感叹“在奥巴马总统任期内,伊朗错过了机会。”但伊朗强硬派的报纸将公开信称为“投降书”。

后者的重要标志是这几天,由于美国严厉制裁的预期效应,黑市美元对伊朗货币里亚尔比例突破1:90000,远高于官方定价。再加上伊朗禁止进口1300种商品,导致数千人聚集在德黑兰大巴扎抗议。甚至喊出“鲁哈尼去死”,“离开叙利亚、别理加沙、别理真主党”等口号,要求政府加大力度投入国内民生。

媒体发布的视频显示,警方与抗议者发生冲突,使用催泪瓦斯驱散示威者。伊朗强硬派媒体称,抗议幕后黑手是美国和以色列,并要求政府尽快出台措施缓解矛盾。

要知道,这是美国还没有石油制裁的情况下,伊朗就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旦美国制裁加剧,伊朗经济滑坡更不可避免。

该国外汇储备1120亿美元,如果汇市继续走低,伊朗政府动荡不可避免。鲁哈尼能不能执政到美国石油制裁的11月都是个未知数。这也是伊朗局势的一个看点。

2)伊朗高层已经透露,有可能退出伊核协议。

这说明什么?说明伊朗对欧洲支持伊核协议也不看好。或者即使欧洲支持意义也不大了。因为这并不是伊朗想要的结果。欧洲除了要和伊朗做生意之外,同样和美国的要求类似,希望伊朗撤出叙利亚等。但伊朗认为这不可谈。

3)欧洲对伊核协议的态度也并不积极,正在两手准备。

欧洲领导人表面上说支持伊核协议,但同时希望美国的制裁对欧洲企业网开一面。这个意思也很明白,一旦美国要制裁伊朗石油等工业,欧洲阻止不了,只希望保住自己的利益。

因此美欧之间只是利益之争,并非战略之争。在战略上,双方对伊朗在地区扩张主义的打压态度是一致的。所以最近欧洲在伊核协议上的调门低了一些。未来几个月,欧洲还会与美国在此问题上继续讨价还价。当然也可能包括印度俄罗斯等国以某种形式参与进来。

但综上所述,无论如何,美国“以压促变”的政策对伊朗本来就脆弱的经济而言确实起到了作用。欧洲也好,印度俄罗斯也好,对此看得很清楚。在伊朗经济如此脆弱的前提下,这些国家继续和伊朗做生意的风险其实也比以前增大。至于局势如何发展,还是要看伊朗内部变局。

木叔的判断是,美国的政策会让伊朗强硬派上台,双方的进一步对峙不可避免。不过在一个多边注意场合,很可能有一些接触,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木春山

先了解美国为什么要退出伊核协议?伊核协议是由美英法俄中德和伊朗共同签署的。协议签署后,国际社会解除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伊朗的经济支柱石油可以不受限制的出口了,美元也可以用了,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因为无法用美元结算的进口石油款,也可以结算了,伊朗也可以进口各种技术设备了。特朗普认为,伊朗有钱了,就拿着钱给了叙利亚也门真主党哈马斯,搞伊斯兰革命输出,让他们与美国沙特以色列埃及作对,这不是养虎为患吗?这就是特朗普为什么说该协议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协议了,因此必须退出。

11月4日是特朗普设定的最后时限,要求所有与伊朗有石油交易的公司必须停止,否则就会遭到美国的经济制裁。这看起来确实有点霸道,说不过去。个人认为美国会与欧洲国家和日韩中印等和伊朗有石油贸易的国家磋商,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风过无声233865928

一纸要求考验美国欧洲盟友的时刻到了,是舍弃在伊朗的既得利臣服于美国还是与美国周旋下去,此时西方大国的选择很关键,这一事件或许就决定了以后国际格局的走向。倘若西方大国选择臣服,那么未来的世界将彻底倒向美国主导,与美国模式相背的国家将于美国发生激烈的摩擦,有重回冷战的可能。

若是西方大国不去理会美国的要求,继续坚定的维护自身在伊朗的权益,那么将导致美国与盟友的关系出现巨大裂痕。美国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将受到极大的制约,长此以往美国的国际地位将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美国这次的确是干的损人利己的买卖,伊朗原有出口受限,正好为自己强大的原油生产能力留出市场空间。

这也是前一段时间不少学者的研究成果,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就是要为美国的能源企业争夺市场空间,此时看来还真是这么回事。看来美国优先与让美国再次伟大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特朗普的的确确为了这一宏伟目标做了很多出其不意的事情。

那么这项协议能否到时候生效,关键就要看美国与全世界的博弈了,这次博弈的最终结果就可以证实一个论断,这个论断就是人们常说的为什么全世界不联合起来对抗美国,通过这件事的成败就可以看出美国是强大到全球无敌,还是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异域边缘将于大家一起等待结果。


异域边缘

据网上消息,美国政府希望包括盟友在内的所有国家在11月4日前,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否则将面临美国制裁,这次美国不会给任何国家豁免。

果然是世界老大,世界专职警察,真的牛叉无比,此番表态一出,世界石油涨声一片,作为欧洲原油基准的布伦特原油已上涨至每桶76美元,直逼80美元关口。

许多国家愁眉苦脸时,正在举办足球世界杯的某国兴奋极了,特朗普真是神助攻,石油价格应声而涨,等于给俄罗斯雪中送炭,撸串时送上冰镇啤酒。

于是,就有了特普会,克里姆林宫已对外说,7月16日,在芬兰赫尔辛基某举行两国首脑会晤,将讨论当前以及未来的俄美关系,同时还会讨论其他国际事务。

目前,包括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在内的几家公司已经表示,如果没有获得豁免,他们将放弃在伊朗的业务。

毫无疑问,特朗普此举,可能引发全球石油危机,使本已脆弱的欧元区经济体陷入衰退,欧洲领导人已感到害怕。

国内外交部的表态,却透露出了特有的镇定和淡然,体现了大国的沉着和气定神闲,“中国和伊朗是友好国家,中伊在符合各自国际法义务的框架内保持着正常交往与合作,包括经贸和能源领域的合作,这无可非议。”毕竟伊朗是国内能源的重要保障,绝对不能失去这块阵地。

美国下石油进口禁令,欧洲几大石油公司抽离资本,日本表态不再买了,在美国的禁令面前认怂,骨气似乎荡然无存。


国平军史

特朗普就是国际秩序的搅局者,看谁不满意就拿谁开刀。此次特朗普直接下令让自己的盟友小伙伴不要进口伊朗的原油,试图借此掐掉伊朗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不得不向美国低头。

特朗普此话一出,伊朗用重启核设施的行动进行回应,根本没在怕的。而不让自己的盟友进口伊朗的原油,想必美国的盟友们也是极其不情愿的。这些国家和伊朗多年来建立的合作渠道岂能说关就关,不进口伊朗的原油,进口别国的,供应商、原油管道铺设、原油价格这些可都是问题啊。

美国自己跟伊朗闹矛盾,还不让别人跟伊朗走得近,这心态简直是自私到极致了。不过,美国的这一记闷棍下来,俄罗斯倒是开心了。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势必会上涨,俄罗斯借此狠赚一笔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最近有媒体报道说,特朗普准备到欧洲的时候顺便拜访一下普京,看来美俄两国关系也不会一直这么僵下去的。果然是应了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