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的衣服,你敢穿吗?

死人的衣服,你敢穿吗?

死人的衣服,你敢穿吗?

在古代印度,僧团成立的初期,佛陀和他的弟子们都穿“粪扫衣”---用破布制成的衣服,而这些破布大都来自墓地或是垃圾场。

佛陀为什么规定弟子们要穿着粪扫衣呢?因为佛陀不主张纵欲的行为,但也不提倡极端的苦行,像一些外道那样,穿树叶、羽毛甚至赤身裸体;而粪扫衣是一种容易得到,即使得到了也不会去贪着的衣服,又足以达到遮蔽保护身体,防御冷、热、蚊、虫、风等的功能,在当时物质较为匮乏的情况下,是一种最好、最简便解决穿衣问题的方法。

粪扫衣的布料来源根据《四分律》注明,有十种,分别是牛嚼衣、鼠啮衣、火烧衣、月水衣、产妇衣、神庙中衣、坟间衣、求愿衣、往还衣、受王职衣。其中牛嚼、鼠啮、火烧三种,为当时印度富有者所忌讳;月水衣(沾染妇女经血)、产妇衣、坟间衣(死人衣服)、往返衣(丧服)四种,是当时人所厌恶;神庙中衣是祭神用的衣服;求愿衣是扔到水里或野外祈愿的衣服;受王职衣是一种印度风俗,升官后必须丢弃原来的旧官服。

这些衣料拿来后,不能马上缝制穿用,要先用皂角清洗,洗完之后埋在土里一段时间;然后拿出来再洗、再埋,三次以后就可以制衣!太污垢的,最多水洗九次,土埋三次就可以穿了,穿之前,还会再拿香熏一下,所以“粪扫衣”虽然破旧,但却十分洁净!

后来佛陀也允许信徒供养僧侣布料,不过要先把它剪成几块,然后缝在一起,为的是要降低它的价值,减少僧人的贪欲。

《四分律行事钞•二衣总别》篇里说:“此乃世人所弃,无复任用,义同粪扫。论曰:一、体是贱物,离自贪着;二、不为王贼所贪,常得资身长道。又少欲省事,须济形苦,故上士着之。”

试想一下,如果身上穿着裹尸布做的衣服,死亡的无常时刻警醒,对世间的荣华富贵自然少了一份贪恋!比较起来,世间人无法勘透无常,大多放逸贪求,就会总想些不切实际的事情,痴心妄想自然会增加许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