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需要區塊鏈?

01

互聯網的變革與侷限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很多人在討論區塊鏈時,都會將區塊鏈和互聯網做類比。

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認為,目前的區塊鏈所處的發展階段,類似於1990年前後的互聯網。

他說,區塊鏈目前處在基礎設施快速改進與各種應用百花齊放的階段之間,至少還得兩三年的磨合,才能孕育出成功的大應用。

回看互聯網的發展歷程,從PC端到移動端,從計算機與計算機的連接,再到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互聯網的出現無疑是一場巨大的變革。

互聯網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電子郵件、萬維網、網絡公司、社交媒體、移動網絡、大數據、雲計算以及物聯網的早期生態等等。

而隨著移動設備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完全滲透了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比如錢包、衣物、飲食、出行……等等。

另一方面,互聯網也極大的降低了許多行業的准入門檻,娛樂業、新零售,以及如雨後春筍般迸發的自媒體……

為什麼需要區塊鏈?

(圖片來自網絡)

以自媒體行業為例,基於互聯網的自媒體行業,改變了媒體-受眾這種傳統的單向信息傳播路徑。

所以,毫無疑問,我們正在通過無處不在的互聯網技術,運營和管理著我們工作和生活。

但是,儘管如此,互聯網仍然存在著很大的侷限性。

首先,基於互聯網,我們建立的僅僅是一種弱信任的關係。

什麼是弱信任關係?

比如甲方向乙方借錢,乙可能會借給甲,但是往往會需要一個借條,或一箇中介擔保人、機構。

所以,顧名思義,弱信任就是指信任確實存在,但這種信任關係不夠“強”,違約和欺詐的風險真實存在。

基於互聯網建立的信任,就是弱信任環境,我們無法確認彼此之間的身份,所以,也就無法直接建立經濟往來活動所需的強信任關係。

其次,儘管我們通過互聯網空前提升了信息傳播和交換的效率,消除了信息孤島。但僅僅停留在信息的層面。

所以,互聯網更準確應該稱之為“信息互聯網”。通過互聯網,我們還是無法實現“價值”的互聯。

我們通過互聯網傳播信息時,實際是通過發送該信息的副本來傳播。

比如通過互聯網發送文件、新聞資訊、圖片、視頻時,發送的並不是原始文件,而是副本。

而現實世界中真實存在的“價值”,顯然無法通過“信息互聯網”的邏輯進行傳播,比如房產、汽車、知識產權等等。

02

強依賴中介的弊端

為什麼需要區塊鏈?

“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

1993年,刊登在《紐約客》雜誌上的這幅著名的漫畫,在今天看來,仍然是非常貼切的:

虛擬屬性和匿名屬性,讓在互聯網上的人可以充分隱藏自己。比如一個窮人,可以在互聯網上,將自己塑造成高富帥;一個矮子,也可以將自己塑造的高大威猛。

儘管很多互聯網公司在身份確認上做了許多的努力,比如實名制的社交網絡等等。

但如果沒有第三方機構——比如銀行、政府提供校驗信息,支付寶提供支付擔保,我們仍然無法在弱信任的環境下,實現交易。

這是信息互聯網帶給我們的一個天然侷限——對中介機構的需求。

也正是因為此,我們目前面臨著幾個無法解決的難題:

第一,數據資產所有權屬於誰?

數據被認為是一種新型的資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對於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行業。

此前,Facebook上5000萬用戶數據被盜用的事件,引發了極大的震動。

也就是說,特朗普競選中所說的觀點,都是經過大數據分析得來的,是通過Facebook上的數據,打動了美國的選民。

據稱,該公司通過數據,也曾干預了英國脫歐的進程。

這就佐證了兩點:

首先,數據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公司、個人重視,人們發現了它的價值。

既然數據是有價值的,那這些數據的所有權歸屬於誰呢?歸屬於產生數據的用戶。

但是現實的情況卻往往是:數據存在那裡就歸屬與誰。

其次,在中心化的數據管理模式下,用戶的隱私沒有辦法得到有效的保護。

我們目前所有的數據,都是一種中心化的數據管理模式,比如騰訊掌管著我們所有使用其社交軟件的數據;阿里掌握著我們所有在淘寶上購物的數據。

為什麼需要區塊鏈?

(圖片來自網絡)

這就帶來了兩個問題:

首先,中心化管理模式有著極大的安全隱患。如果黑客想要獲取我們的隱私數據,只需要集中攻擊騰訊、阿里等少數巨頭的數據庫,便可以獲取我們所有的數據和隱私。

其次,這些中心機構,同樣存在監守自盜的可能,去搜集我們的數據,侵犯我們的隱私。

比如,淘寶上的智能推薦,將我們瀏覽或購買過的產品,推薦給類似的用戶等等。

第二:資源逐漸集中,強者越強

互聯網發展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已經被證實是不對稱的。財富不斷流向那些已經擁有財富的人。

用資本賺取財富的速度,比大多數人都要快。

互聯網時代的巨頭,諸如ATM、TMD等,它們壟斷了行業內最豐富的資源,無論是資本、用戶或是數據。

這就造成了一個結果:巨頭們依靠著原有的資源,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產業生態閉環,越來越大、越來越強。

而互聯網世界裡,留給創業者得機會,已經不多,疆土已經被分割殆盡,很多創業公司,最終都不得不依賴與巨頭生存,比如摩拜和ofo、美團和餓了麼……

03

我們為什麼需要區塊鏈?

至此,我們已經看到在互聯網時代,所日益呈現的一些弊端。

解決這些弊端的核心就在於——我們是否能夠構建一個強信任關係的環境,而無需通過第三方中介機構,便可以實現直接交易?

早在1993年,出現了一個名為eCash的數字化支付系統,他可以從技術上,讓互聯網上安全、匿名地支付、交易成為可能。

eCash的創始人,將這種技術描述為“上帝的協議”,即讓“上帝”在一切交易中,扮演一個完全可信的“中間人”角色。

交易的所有參與者,都將其信息和價值輸入到上帝的手中,上帝會可靠地界定執行的結果,並將結果輸出到參與方的手中。

在這個過程中,一切隱私的信息,都歸上帝所有,沒有參與方可以看到與自己無關的信息。

這也就是區塊鏈技術最初的理念雛形。

2008年,比特幣的出現,讓“上帝的協議”,真正出現在了現實的生活當中。

我們知道,比特幣是一種點對點的現金系統及其基礎協議,與法幣不同,比特幣不是由國家創建,也不由國家控制。

它以分佈式計算技術為基礎,設定了一系列的規則,可以在脫離可信的第三方中介的情況下,數十億的設備能夠彼此之間安全地交換信息和價值。

而比特幣,就是以交易的形式,存儲在區塊鏈當中。區塊鏈會利用大範圍的點對點網絡資源,去校驗和批准每一筆交易。

為什麼需要區塊鏈?

(圖片來自網絡)

區塊鏈技術,通過三個特徵,完美呈現了“上帝的協議”中的構想:

首先,分佈式;

區塊鏈運行在由全球的“志願者”提供的每一臺計算機上,所以黑客無法通過入侵、攻擊某一箇中心化的數據庫,來破壞整個系統。

其次,公開性;

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候查看區塊鏈上的信息,因為它是存在於網絡之上,而不是存在於由傳統的由審計、保管記錄的中心化機構中。

第三,加密性;

區塊鏈使用了高強度的公鑰、私鑰和加密算法,來維護整個虛擬世界的安全性。這不同於傳統的互聯網防火牆。

區塊鏈的網絡中,如同心跳的節奏一樣,每個週期內所發生的交易,都會被確認、清算,並存儲在一個收尾相連的區塊結構上,從而構成一個鏈條。

每個區塊會對此前區塊的事實進行確認,併為價值交換活動蓋上永久性的時間戳,任何人無法篡改。

從理論上講,如果有人要盜竊或者篡改信息,就必須在眾目睽睽之下,改寫區塊鏈上這筆交易的全部歷史記錄,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區塊鏈是一個世界範圍內的價值賬本,它可以清楚的記錄每一筆交易的來龍去脈;同時,它還是一個分佈式的賬本,任何人都能下載,並在自己的電腦上運行。

所以,基於區塊鏈這個“上帝”的角色,我們就可以通過技術的手段,由原來的“弱信任”環境,邁向一個“強信任”的環境中。

基於此,我們可以再來看上文提到的兩個問題:

首先,區塊鏈如何解決數據的歸屬權和隱私問題?

基於區塊鏈的加密性特徵,每個用戶所產生的數據,都會對應一把密鑰,這把“鑰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並且掌握在用戶的手中。

無論是衣食住行,或是吃喝玩樂,所產生的所有數據,都被隱藏在了“鑰匙”所能打開的“大門之後”。

而數據的使用,便會產生相應的對價,同時可以為用戶帶來收入。

這就相當於,在數據使用的道路上,建立了一個個的“收費站”。比如基於以太坊的區塊鏈項目,只要使用了以太坊的公鏈,就必須向“收費站”繳費。

所以,未來區塊鏈的應用層項目,都無法擁有用戶數據的所有權。

因此,整個數據的流轉,將會變得健康有序,而互聯網巨頭對數據的壟斷,也會的到很大程度上的緩解。

另一方面,基於區塊鏈的分佈式存儲機制,用戶的交易數據會被同步存儲在區塊鏈系統內的所有計算機上,黑客無法破壞和篡改。

其次,區塊鏈能否打破資源壟斷?

隨著數據確權,在某種程度上,互聯網巨頭無法獨自壟斷和公開的銷售數據,這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創業的生態。

此外,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分佈式特徵,劇透的中心化作用,將再被很大程度上削弱,甚至消失。

區塊鏈的本質是一種完全區別於工業社會的信息社會時代其新型的社會結構。不同於傳統的發展機制,區塊鏈不強調集中,而是把分散化的社會資源,用點對點的方式,讓參與者參與進來,並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去付出,去獲益。

換句話說,也就是建立了一種新型的“共享經濟”。

比如傳統的滴滴、摩拜、ofo,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共享經濟,資源的所有者和消費者是分離的,他們提供產品,用戶消費,其本質沒有離開價值鏈這個傳統思維,而是把自身立於價值鏈條上最為獲利的關鍵環節。

基於區塊鏈的新型的共享經濟,互聯網巨頭的受益,將由用戶共享,平臺的價值,也將由用戶共享。

這在根本上,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新的、更加公平的分配。

04

制約區塊鏈發展的幾個問題

儘管區塊鏈可以構建一個“強信任”關係,使我們可以無需通過中介機構,便可以實現直接交易。

但是,從技術的角度而言,區塊鏈在應用中,仍然存在幾個制約性的難題:

從目前情況來看,區塊鏈的吞吐量和存儲帶寬,遠遠不能滿足整個社會的支付需求。

以比特幣為例,目前處理交易的速度是每秒7筆,一次確認時間大概10分鐘,這就很容易造成大量的延遲和擁堵。

而另一方面,區塊鏈要求在一筆交易達成後,系統內每個節點都要進行數據備份。隨著時間推移,累積的交易數據越來越大,這對於存儲空間,就提出了嚴肅的挑戰。

儘管以EOS公鏈為代表的,基於Dpos共識機制的區塊鏈,聲稱每秒可以實現百萬級的交易速度。

但是這只是簡單的提高了區塊大小,以此來提高吞吐。EOS上的21個超級節點,也不斷被質疑將會變成只有幾個少數大公司能夠運行的系統。

似乎違背了區塊鏈去中心化的設計初衷。

所以,在去中心化與吞吐量之間,目前仍是一個此消彼長的狀態。

而另一方面,區塊鏈還存在了落地場景侷限性大,存在嚴重泡沫等問題。

當然,儘管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區塊鏈技術所帶給我們未來的暢想,卻是美好的。

就像互聯網從早期階段到成熟一樣,我們經歷了3G、4G再到即將實現的5G技術一樣,區塊鏈也需要一個發展的過程。

為什麼需要區塊鏈?

其實對於很多朋友而言,仍然對區塊鏈技術存在著很大的誤解,認為區塊鏈就是炒幣。

其實,區塊鏈的應用,是否一定需要數字貨幣,目前仍有著很大的爭議。

在銀行和政府機構當中,他們追求的是——高速度、低成本、安全性、更少的錯誤以及移除中心節點攻擊和故障的可能性。

在這些應用當中,其實並不一定需要用於支付的數字貨幣。

當然,基於數字貨幣構建的區塊鏈經濟模型,也是很多創業項目,致力於解決和研究的問題,包括token的分配、流轉、回收等一整個完整的流程。

我們可以看到,數字貨幣與區塊鏈之間,或許並不是一個充分必要條件的關係。

我們不應該妖魔化數字貨幣,更不應該妖魔化區塊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