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團出訪外國,一半人投敵,每人得400萬美元,十年後悲劇了

冷戰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可謂鬥智鬥勇,好不精彩,除了明面上的軍備競賽,雙方在使用間諜以及策反對手方面沒少下苦功夫,尤其是後者,雙方甚至不惜血本怒砸錢,以此來炫耀自己的門面,打擊對手士氣。而這方面,顯然是財大氣粗的北約方面更有優勢。

匈牙利位於冷戰最前沿,其戰略位置雖然不及德國重要,但也是雙方鬥爭的焦點。在西方特工人員滲透慫恿下,匈牙利發了不少叛逃者,其中最著名的那次是1969年代表團集體叛逃事件。

代表團出訪外國,一半人投敵,每人得400萬美元,十年後悲劇了

當時,匈牙利軍隊派出了一個軍官代表團對美國進行訪問,以此緩和兩個集團劍拔弩張的氣氛,這個代表團包括了軍樂隊和軍隊體育代表團,另外,還要幾個高官,總人數超過200人,他們奉命向美國人展示自己國家的藝術文化。顯然,美國人對匈牙利的藝術文化不感興趣,他們更看重的是這些人。為此,他們在暗中做了不少動作。

代表團出訪外國,一半人投敵,每人得400萬美元,十年後悲劇了

很快,這些奔跑的人上了幾輛迎面駛來的客車,最後消失在人海中,幾天後,這些人在電視臺前公開宣稱,自己逃跑是個人意願,背後沒有人搗鬼。面對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行為,匈牙利軍方也只能忍氣吞聲。

這些人投靠美國後,不僅把隨身攜帶的東西上交了,還提供了一些資料和信息,當然啦,他們也是有報酬的,每個人400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鉅款,足夠他們後半輩子使用。

代表團出訪外國,一半人投敵,每人得400萬美元,十年後悲劇了

不過,出來混終究是要還的,以克格勃為首的東歐特工組織自然不會錯過任何一個機會對付叛逃者,在之後10年內,這100多人中有15人死於非命。其餘更多的人也活在恐懼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