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张之洞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精彩人生

晚清名臣张之洞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精彩人生

古龙笔下小李飞刀和楚留香的结合体,爱美玉人风流的探花郎

存萨苏看来,张之洞存晚晴的政局里地位非常特殊,“方面他是地方上最强有力的督抚,另一方面他又非常受中央的信任,从慈禧太后到光绪帝,不管是谁上台都对他青睐有加。而且他的思想并不守旧,他是清末所渭经济改革时的最后一代名臣,是可以和北方的袁世凯相抗衡的维新派的人物。”萨苏形象地将张之洞形容为古龙笔下两位人物的结合体,“一个是小李飞刀,一个是楚留香,加任一起就是张之洞。小李飞刀李寻欢是探花,张之洞也是晚睛的探花。楚留舌一出场就先偷了一个白玉美人,张之洞一辈子最喜欢的就是玉,是中国收藏史上玩玉的经典大家之一。另外,张之洞最后的职位是湖广总督,湖广指的是楚地,所以他就是楚地的帅,偏巧他的字叫香岩,而且还和楚留香一样风流。有这样个传说,张之洞和李鸿章一起在陶然亭宴客,他说老头了我又纳妾了,李鸿章心说您现在都六十多了还要纳妾,就跟他开玩笑,出了-个对子让他对,叫:树已半寻休纵斧。张之涮一笑,马上又回了一个对子:果然一点不相干。树跟果每一个字都是对的,但是意思不一样,李鸿章开始有点愣,再往后一想明白了,我老头子想找死你管得着吗。”

清朝四大笔杆子之一,在中法战争前线大放异彩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任两广总督。萨苏说:“张之洞被派到南方应该说是一种误会,他山身清流官员,当年任清朝的宫廷内部,中了进十以后要分配官职,存中央的叫清流,存地方的叫浊流。中法战争之前清流叫嚣的非常厉害,很多清流都在拍桌子骂人,张之洞号称当时清朝四大笔杆子之一,参谁谁就会倒。慈禧太后觉得这帮家伙整天就琢磨别人,想考验考验他们,等到中法双方谈判,相对米说比较平稳的时期,就把人帮子所谓的清流官员派下去千实际上作,其中张之洞就被派到两广负责广州的军政。没想到,他们到达前线的时候,谈判出现了危机,局势下子紧张起来、,当时广东的情况非常麻烦,法国把海军派到了中南半岛,这支部队既包括从法国本土来的舰队,也包括原来法国在亚洲驻防的舰队,实力非常强劲,开始进入到中国的南海。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洋鬼子都是先打广州,而且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广州失守被英法联军攻占,周围的炮台全部被拆除。怎样才能守住这座城呢?张之洞非常头疼。这时队伍内部还出现了问题,有人向朝廷密报说张树声徇私枉法玩忽职守,朝廷让张之洞和彭玉麟秘密调查,如果情况属实杀无赦。张树声是淮军将领,张之洞属于湘军,两人分属两个利益集团。彭玉麟弹劾张树声,张之洞山而求情,保下了张树声。面对困惑的彭玉麟,张之洞说山了自己的考虑,如今大敌当前,如果张树声倒下,他身边的淮系士兵必然受到牵连,而广州军箭实力一弱,不止给了虎视眈眈的法国八个趁虚而入的机会吗?彭玉麟被张之洞的长远眼光和爱国之心折服。马上表示一切按他的意思办。张树声是一员悍将,对于搞洋务运动有一套看法,和张之洞惺惺相惜,而且张树声很讲义气,张之洞请他来帮助做好防务的时候,他是做了很人努力的。张树声愿意跟着张之洞干还凶为他觉得张之洞是懂行的。当时在两广负责陆军防御的主要将领加潘鼎新,他是湘军,但他是真正的文官,没有到过前线,整天看古书,觉得用洋枪洋炮要受制于人,就要用两样武器,一样叫抬枪,里面火药塞得很多,炮弹像鸡蛋那么人,打着人肯定会死,但是扣不着人的可能性吏大;还何一样叫劈山炮,口径很大,但是炮膛很短,射程很近。这两样武器都不适合在山地使用,张之洞来之后马上把它们淘汰掉。买新式武器花费的钱很多,朝廷不管,张之洞是两广总督,他注意到广东人好赌,历代官府都采用镇压的方式,就转为地下赌场。张之洞决定拍卖赌博执照,价高者得,整个广州地区的(赌博执照),他当时卖了400万两银子,相当于大明朝一年的同库收入,这场仗的窟窿算是堵上了。”

慧眼识珠起用年近七旬的老将冯子材,打赢镇南关大捷

张之洞拿这笔钱买了先进的武器,总算是稳定了广州的局势,“由丁他在广州严密设防,法国人经过侦察认为从广州进军非常困难,于是法围舰队就没有对广州进行攻击,而转向了福建。”1884年7月3日,当法国军舰用大炮轰开福建大门时,福建水师措手不及遭遇惨败,全国群情激愤。“当时的福建归闽浙总督何璟所管,镇守任台湾的知府刘铭传处境艰难,向李鸿章以及当时的福建方而求牧,但没有同应,他只好向附近的其他督抚求救,其中有一封信到达了张之洞手里,张之洞看后马上决定对他进行支援。”不顾海上的风浪,不顾法军的阻击,张之洞通过夜航偷渡等方式,先后将40万两军饷、洋枪3000支、子弹100万发及火药2000桶运往了台湾,正是这些援助让台湾守军撑过了最艰难的岁月,让法军的封锁计划全而破产。“马尾海战中,中国军队一共有11艘战舰被击沉,其中有两艘就是张之洞派去的,都是一直打到最后。另一方面,张之洞还帮助刘铭传制订战守的方略,说虽然基降失守,但是法军一旦登陆的话,步兵是比较少的,你可以把它粘在台湾。事实果然如此,法军的确是占领了基隆,摧毁了基隆的煤矿,但一下子成了被粘住脚的苍蝇,慨不愿意放弃台湾,又觉得没办法继续打下去,陆军全粘在这个地方,使它此后没有足够的兵力再进攻,这样就使中法战争走向了对中国有利的一面。” 在中法战争中,东线对越边境也就是谅山镇南关一带的防御和反攻是整个战争的胜负关键,“广两巡扰潘鼎新一卣任谅山守株待兔,屡次延误战机,张之洞想到了临阵换将,推荐了66岁高龄的老将冯子材。冯子材没有丝毫犹豫,甚至在山征前带上了两个儿子,准备随时任战场卜为自己办后事。”1885年二月初八的早晨,法军倾巢出动,在开花大炮的掩护下猛攻城墙势如破竹,干钧一发之际,冯子材带头冲出站壕扑向敌人,全军将十精神振奋,一起呐喊杀出,与敌人展开了肉搏。年近七十的冯子材打赢了镇南关大捷,成为一代名将,在他的眼里这一切都是因为张之洞的知遇之恩,是张之洞慧眼识珠、仗义相助,才让自己再战沙场得以扬名。

一手建立汉阳兵工厂,被孙中山称为不言革命的革命家

张之洞属于湘军派系,李鸿章是淮系大佬,两个人矛盾重重。张之洞之所以能跟李鸿章对抗,是因为他和慈禧的关系非常密切。“张之洞每次进京的时候必给慈禧带来大量的财富,尤其是美玉,慈禧也特别喜欢玉,跟张之洞经常对玉石进行品鉴,因此两人私交很好。而且张之洞确实存政治上很有见识,慈禧对他信任有加。”

萨苏说:“慈禧死后张之洞曾经上过《江楚三折》,其中有废科举用大学堂、淘汰贪官污吏等,都是对当时清王朝继续发展有好处的。这些折子上了之后,张之洞也被稠到中央,到晚年的时候,他等于成了清朝最后的支撑的重臣。可惜他最后死的时候是非常不如意的,临死时摄政千载沣去看望他,他对载沣说你现存做的事情太急,不要着急,慢慢地搞。意思是说现在中国这个形势不允许你推进太激进的改革,你必须要适应社会。结果载沣对他说一句话:不要怕,有兵呢。你不用但心,我不用考虑速度问题,谁要是敢反抗我就用军队去镇压他。结果张之洞长叹长一声,此后再也没有说过一句。关于国家的话,只在最后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国运尽矣。”

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为什么这样说呢?萨苏表示:“抗日战争中很多中国战上使用的武器叫做汉阳造步枪,是汉阳兵工厂制造的,而汉阳兵工厂就是张之洞一手建立的:甚至当时八路军还在使用一种更落后的武器叫老套筒步枪,这是汉阳造里比较老式的,是张之洞当年从德国引进的。另外,张之洞的幕府内部也有很多人成为后来的革命家,比如著名的蔡鄂将军,就是张之洞送到日本去学军事的。”

晚清名臣张之洞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精彩人生

萨苏认为张之洞的一生传奇之处在于:“他正处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东方的文明在衰落之时,西方的文明又在进入,张之洞很好地把握住了它们之间的平衡,他的人生就好像是在走平衡木,在这个平衡木上他表演出了非常高难度的动作,尽管当时内忧外患,但是他依然把自己的人生过得非常精采。”

晚清名臣张之洞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精彩人生

学习古籍版本,离不开查看实物、进入圈子、了解市场价格!网拍是无成本、最方便的学习方法:

长按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点滴拍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