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最后到底东渡日本了吗?

喃艿lao鎟

杨玉环最后东渡日本了吗?其实在桃花石杂谈看来,这个说法去探究其真实性没有太大意思,因为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可以说任何第一手的证据都已经不可能有了,而现在有的只是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而这些内容相互矛盾,所以其实有争论也只是在争该信哪个。当然在桃花石杂谈看来,肯定是中国的正史更值得相信,但只说正史值得相信,恐怕也不可能让杨贵妃到日本的传言消失,所以咱们不妨还是看一下日本这个传说是怎么说的。


杨贵妃之死

其实关于杨贵妃之死,中国的正史是记载很清楚的。《旧唐书》里明确记载说:

……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帝不获已,与妃诏,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瘗于驿西道侧。

这意思就是在马嵬坡士兵哗变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军队还不散去,玄宗让高力士问为什么大家还不退,士兵们回话说贼本还在,玄宗知道士兵们是要求杀杨玉环,不得已只能下诏,在一个佛室里让杨玉环自缢死了,埋在了马嵬坡西边的路边。

19世纪日本画家画的杨贵妃

而且《旧唐书》后来还记载,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局势平息后从四川回长安又路过马嵬坡时,还特意又去杨贵妃的墓悼念,并且挖开坟冢,看到里面:

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

就是尸体已经腐烂,但香囊还在。所以现在能看到的最权威,也是距离事发时最近的正史《旧唐书》里关于杨玉环的死,记载是非常清楚的,而且前后对照,没有什么疑问。至于有人说“肌肤己坏”这句话在《新唐书》里没了,桃花石杂谈觉得并不奇怪,因为肌肤已坏是常识,死人在土里埋几个月肌肤肯定坏,写上不多余,不写上也根本不奇怪。如果不是后世听说了日本关于杨贵妃没死的传说,带着先入为主的眼光去看,这段记载根本没毛病。

18世纪日本浮世绘里的杨贵妃


而且如果唐玄宗当时知道杨贵妃没死,他回长安路上还故意回去把杨贵妃的墓挖开干嘛?让大家看到里面没尸体,或者尸体不是杨贵妃?如果连他都不知道杨贵妃没死,当时谁有那么大胆子为了个快四十的女子让皇帝冒被揭穿之后被叛变军人杀死的风险去搞调包计?所以其实这事真的不太可能。

日本的传说不妨一听

虽然可能性很小,但日本关于杨贵妃到了日本的传说却也是很早就开始流传了,而且说的有鼻子有眼。在日本的传说里,杨贵妃确实被调包了,然后被护着到了今天上海附近,坐船出海经过漂泊到了日本山口县的久津村唐渡口登陆,最后在那里度过后半生,并留下了后代。因为是在山口县,所以她的后代都姓山口,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红极一时的偶像明星山口百惠甚至就曾经亲口自称是杨贵妃的后代。


好事者对比山口百惠与杨玉环的相貌

不仅如此,现在在山口县的这个久津村,还建有一座二尊院,据传竟然是唐玄宗让人到日本修建的。据说是杨贵妃后来托梦给唐玄宗,说自己没死到了日本,唐玄宗就派白马将军陈安带了两尊佛像来到日本,结果陈安到日本也找不到杨贵妃,就把两尊佛像放到日本京都回国了。后来山口县的人听到消息,把两尊佛像请了回来,建了二尊院。而这个久津村现在甚至以杨贵妃故里自居,成了知名旅游景点。

日本“杨贵妃故里”二尊院

但相信大家看了这些传说之后也和桃花石杂谈有一样的感觉,这可信度实在太低了。因为这些传说里好像去日本比现代去还容易,想知道当时鉴真和尚东渡,可是多次失败,九死一生才到了日本的。如果是为了救杨贵妃的命,干嘛救了她又让她去冒这么大风险去日本呢?当时又没有照片电视,满中国才能有几个人见过杨贵妃的真容?如果当时真能调包,那肯定是让她去附近哪个小山村隐居,过几年以别人的名义和玄宗团聚了,让她冒失败比成功可能性更大的风险去永远也见不了面的日本干嘛?



日本山口县的“杨贵妃故里”

所以其实这种可能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而且日本的这种传说,附会白居易《长恨歌》的可能性很大。因为《长恨歌》里说杨贵妃在“蓬莱宫中日月长”,古代的日本人就抓住了,说我们日本就是蓬莱,所以杨贵妃就是到了我们这。但日本曾经自称蓬莱不假,但这个蓬莱可是中国道教里的概念,中国古人说的蓬莱就是道教里的仙宫,和日本八十竿子也打不着啊。


所以日本关于杨贵妃的传说,恐怕也就是根据古诗附会的传说而已,大家听听就行,真去玩了当听故事也行,当真可就实在没必要了。


桃花石杂谈

这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个脑洞文:

缘起缘灭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玉环,你能听到我为你弹得这首曲子吗?”

虽然是初秋,但是天气已经很凉。唐明皇披着白裘斗篷,坐在庭院里抚琴,他素来喜欢热闹,但身边却没有一个能说上话的人。

“马嵬坡呵,马嵬坡,我这一辈子都不想去那个地方。不知道玉环在东洋住的是否习惯,当时我应该和她一起走的啊。”说着,唐明皇回头四处望了望,他怕,是的,他害怕他的儿子日唐肃宗的爪牙听到会把自己的玉环抓起来。亲信遭到清洗,高力士被流放巫州,陈玄礼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观,唐明皇不知道他还可以相信谁。

当年,马嵬兵变,作为一国之君的他竟然被自己的臣子威胁。当时的他已经不像一个皇帝,或者是自此之后他就不再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了。当时他认为这是太子幕后的指使,所以说和太子始终心存芥蒂。太子早就不是在自己面前不敢喘粗气的小孩子了,势力逐渐的大过自己。虽然自己被尊为太上皇,但他知道,这个江山早就不是他的江山了。

想到这里,唐明皇面露苦笑。但众人不知道的是,贵妃并没有死。

八年前…

“陛下,陈玄礼和众将士在门外求见。”
“他这是要造反!他怎么不带众将士冲进来?!”唐明皇怒吼到。

“皇上,末将不敢,末将只有一事相求。为了大唐,为了黎民百姓啊。”陈玄礼在临时搭建的寝宫外面高声喊道。

众将士手里拿着火把,火燃烧着燃料发出“咔咔”的响声,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烟火味。

“玉环,我怎么忍心舍得你呢···罢了,江山,朕不要了。你陪朕到边疆吧,我们以后过普通人的生活。”

“万万使不得呀,陛下,你因为环儿失去了江山,让环儿一辈子也过意不去啊。更何况环儿的父母家人以亡,不如让我随他们去吧”玉环哭道。

“陛下,末将有一个主意,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一边的高力士说道。

“但说无妨。”

高力士凑到唐明皇的耳边,
“······”

“陛下,请出来见众将士一面吧!”陈玄礼催促道,很明显如果唐明皇如果再不出去,众将士很可能会直接冲到他的面前。毕竟是一个老人了,唐明皇在高力士的搀扶下走了出去。

这时候的他不想拿出皇帝的威严,看着众位手拿兵器的将士,叹了一口气。

“朕答应你们便是,赐杨玉环白绫三尺。”

杨玉环被赐死后,唐明皇派人把杨玉环的尸体抬到驿馆,召陈玄礼来查看。陈玄礼没有起疑心,匆匆看了一眼便卸下自己的盔甲磕头请罪。
·······

在日本遣唐使回国的商船上,杨玉环扶着商船的栏杆,看着海边交界的落日。
“三郎,今生我们还能在见面吗?”

传说还是真相?

1963年,日本一女孩在电视中展示了其家谱,说自己是杨贵妃的后裔。

无独有偶,2002年,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在接受采访时称:“我是中国杨贵妃的后代。”

这个消息让中国人无比震惊,杨贵妃的后人怎么可能跑到日本去呢?

其实早在20年代,中国的两位学者周作人和俞平伯就探讨过这个问题。
从他们之间的通信中可以看到,先是周作人自日本朋友处知道日本沿海边有一个叫做“久津”的村子,以“杨贵妃之乡”而闻名,便写信告知俞平伯先生。

俞平伯覆信中曰:“传说虽异,证据亦足为鄙说张目,闻之欣然。不知能否由日本友人处复得较详尽之记叙乎?”。

众所周知,白居易是著名的写实派诗人,他所创作的《长恨歌》绝不是漫无边际的浪漫想象,而是有据可依的。俞平伯先生对《长恨歌》及相关作品专门作了考证。指出一个重要证据:

正史、野史和诗文作品均提到,安史之乱两年后唐玄宗要改葬杨贵妃,就私下派人掘坟,拾到了一个“香囊”。
当太监把这个香囊献给唐玄宗时,玄宗爱不释手,终日挂在身上。试想,如果贵妃真的死了两年,尸体早已腐烂,“香囊”必然充满了腐尸的味道。普通人尚且不会碰触这样的香囊,贵为皇帝的唐玄宗又怎么会终日爱不释手?

传说,禁军将领陈玄礼爱慕贵妃的国色天香,不忍心杀她,就与高力士合谋,以侍女代死。

而负责运送尸体、检验尸体的官员恰恰是高力士和陈玄礼,这才瞒天过海,救了贵妃一命。在陈玄礼的亲信和日本遣唐使的护送下,贵妃乘船离开大唐,经过漫长漂泊,到了日本山口县久津。

环球娱乐看点

我们先来参照参照一下,同时期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同样都是唐朝所处的大背景一样,造船技术和航行技术都停留在同一水平上。别看现在有了轮船和飞机到达日本十分的容易,感觉像是到自己的后花园转了一圈那么短的时间就抵达了日本。但是一千多年前的鉴真可真是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到达日本东京,前前后后共花了十一年,经历了五次失败以后才最终到达日本。况且当时兵变事发突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杨贵妃如果想要成功的东渡日本,怕是比现在的登天还要难。

而这些描述杨贵妃东渡的都是日本的传说,而中国一般认为杨贵妃死在马嵬坡中。

而很多中国和日本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把蓬莱仙岛和扶桑都和日本联系起来。刚好符合了后人浪漫的情怀,爱江山也爱美人,不过是利益面前的一块遮羞布罢了。况且以唐玄宗的铁血手腕,怕是宁可杨贵妃死在他面前,生死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才安心。


品读武器装备


我是历史达人清水空流。希望得到您的关注。与您探讨。

先说结论,杨玉环东渡日本应当是有可能性几乎没有,自缢而亡的可能性很大。但历史没有详细的记载,仅仅是分析和探查而已。

公元755年年底,安禄山以诛杀杨国忠的名义造反,一路高歌猛进。一个多月就杀到东都洛阳,而已经70岁,在位43年的唐明皇已经没有当年诛杀二武的气魄。长期的帝王岁月已经抹去了他的雄心壮志,在得知潼关失守以后,李隆基带着杨玉环姊妹、部分宗室皇亲,以及杨国忠、韦见素、陈玄礼,高力士和近侍从延秋门出逃,已经没有了当年刚刚登基时的英明果决。步入垂暮之年李隆基已经开始惜命了。

杨玉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以丰腴著称,初为唐明皇儿子寿王李瑁之妻,李隆基父纳子妻、有背人伦。但极是宠爱杨玉环,唐明皇爱屋及乌,杨氏一门鸡犬升天,可以说,安禄山造反和杨国忠的无能有一定的关系。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杨玉环是一个善良的女性,对于这一切的安全她只有被动地接受,杨家的人为所欲为,应当与她的关系不大,历史的安排让她只有逆来顺受。安史之乱突然爆发,让李隆基措手不及,只有仓皇出逃,杨玉环时年37岁。

马嵬坡之变,名义是三军义愤要求诛杀杨国忠泄愤,而实际上却是一场军事政变,是太子李亨与部分朝臣以及陈玄礼为了控制朝局,让李亨登基的前奏,诛杀杨氏一门也是为了争取舆论的支持,而杨玉环的死不过是一个附带品而已。逼死杨玉环是一个注脚而已。面对禁军的威逼,李隆基被迫无奈,让杨玉环自缢而死。

最先提出杨玉环未死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但此时离杨玉环去世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在就是中唐时期李肇的在《唐国史补》但这个史料比白居易还晚。但这两处的记载都是模糊记载,也就是说揣测之言,没有明确的说法和证据。或者说是他们自己想法。在欧阳修的《新唐书》明确记载杨玉环属于马嵬坡。可见宋代之前都认为杨玉环被缢而死。

而之所以对杨玉环的是死有异议,是因为没有发现杨玉环的尸体,安史之乱结束以后。李隆基派人在埋尸之地没有发现尸体,在当时杨玉环自缢而死,禁军必将验看尸体,而陈玄礼要想保住杨玉环不死,首先就得让禁军士兵相信杨玉环已死,再就是瞒过禁军将士把杨玉环隐藏。而这两点是应该好做了,禁军的验看失守,也就看看而已,绝对不敢动验看,至于隐藏,完全可以委托给当时担任鸿胪寺卿(相当于现在外交部长)的杨宣。杨宣是杨玉环的侄子,而杨完全可以把杨玉环隐藏在日本人使团了,待风声过后,可以随同遣唐使前往日本。而以上的分析完全不成立。是彻底的自我分析。

日本大明星山口百惠明确说明自己是杨玉环的后人,而1983年也有日本人拿出族谱说自己是杨玉环的后人,而日本也有杨玉环的墓地,而日本也有大量关于杨玉环的记载,但这些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杨玉环就算当时没死,被隐秘地藏了起来,也无法东渡日本,想想鉴真东渡日本九死一生,那还是大唐兴盛之时,官府辅助尚且如艰难,而安史之乱的时候,天下大乱,从陕西到浙江,再由浙江东渡日本,无异于痴人做梦。根本无法实现。换句话说,杨玉环假死的可能性极小极小,至于假死以后被隐匿而活命的更是天方夜谭。

至于在日本为何有此书法呢,很简单,那时候大唐如日中天。万国朝拜。日本如此说法,不过是仰慕大唐文化,造假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已。而马嵬坡没有杨玉环的尸体,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时掩埋比较匆忙,而李隆基忘记具体掩埋位置,二是杨玉环被盗墓。之所以关于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爱情传说这么多,一是出于对杨玉环的同情。二是这段千古恋情让让人有了太多的话题和人们对美好婚姻的向往。

后世往往把安史之乱怨在杨玉环的身上,这是男人对最无能的表现,把江山失守的原因与红颜祸水联系在一起。是封建文人最无耻 的托词。应该数安史之乱的最大责任者就是李隆基,所谓:渔阳鼙鼓动秦关,不信曲江信禄山。祸端本是君王起,何须掩面怨玉环。

我是清水空流,更多历史问题敬请关注,与您共同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