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順從並不是孝,愚忠愚孝連孔子都不贊成

一味順從並不是孝,愚忠愚孝連孔子都不贊成

一味順從並不是孝。在《孝經》裡面曾子就問孔夫子說,“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唯父之命是從,就是孝嗎?孔子說,“是何言與,是何言與!”。翻譯成現在的話,就是這是什麼話啊!孔子很不高興。他說從前天子有直言相勸的諫諍之臣七人,雖然無道,也不會失去天下;諸侯有諫諍之臣五人,雖然無道,也不會失去其封地;卿大夫有諫諍之臣三人,雖然無道,也不會失去其地位;士有諍友,就能保住好名聲;做父親的如果能有諫諍的兒子,就不會陷於不義之中。所以,父母如果有不義的事情,就應當真誠相勸。 一味順從,又怎能說是孝呢?從這裡我們看到,孔夫子是不贊成愚忠愚孝的。

我們多少年來不提孝,為什麼?孝裡面有一種愚忠愚孝。我們沒有研究以前就認為,從孔夫子那時候就主張愚忠愚孝,所以就不敢輕易地來談孝。現在從《孝經》裡邊我們搞清楚了,孔老夫子是不贊成愚忠愚孝的。所以我認為《孝經》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是一本能使人變得崇高聖潔的書,是一本充滿人生智慧的書,是一本承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經典之作。

而愚忠愚孝從什麼時候產生的?愚忠愚孝起於漢朝。漢高祖劉邦對孝非常重視,他認為是“父子之道,人道之極”,大力倡揚孝道。所以漢朝從第二個皇帝開始,死後獲得的諡號裡都有一個孝字,即以孝來號召天下人盡孝道。到了漢武帝劉徹,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採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意見,把儒家的經典提到空前的高度。漢王朝的治國方針,就是以孝治天下,把孝從家庭倫理觀念擴展為社會道德規範,用忠孝合一去治國安民,使其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從而使孝文化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影響了以後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

在東漢漢章帝的時候,漢章帝召集大臣和一些經學家,在白虎觀這個地方研究各種經學方面的問題。意見一致的,就由歷史學家班固載入史冊;意見不一致的,就請漢章帝來拍板。班固整理的《白虎通義》一書中,明確提出了三綱,把三綱法典化。三綱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什麼叫為綱?以誰為綱,就是一切服從於誰。君為臣綱,臣子就必須服從於君王;父為子綱,兒子必須聽老子的;夫為妻綱,丈夫說了算。

在先秦的時候,君臣、父子、夫妻,是一種比較平等的關係。在儒家的典籍裡面我們看到,當時講的是“君義臣忠、父慈子孝、夫和妻柔”,是一種平等的關係。但是到了東漢,到《白虎通義》的時候,就變成了一種不平等的絕對服從的關係。到了宋明的時候又出現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即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無不是的君王。這樣的說法越來越走向極端了,愚忠愚孝愈演愈烈。大家知道宋朝的岳飛吧?那是個大忠臣。岳飛怎麼死的?我認為岳飛就死在愚忠上了,莫須有的罪名啊。皇帝叫我死,我不能不死啊。所以漢朝以後的歷朝歷代,都把孝放在極高的地位。

摘自《道德大講堂-雲南省三屆道德大講堂》

世界知識出版社

(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傳統文化論壇,彙集華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道德教育導師全部演講精華,講述修身治心之道,家庭幸福之方,做事從政之基,改變命運之法,人生必備、傳之子孫的寶典!)

一味順從並不是孝,愚忠愚孝連孔子都不贊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