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與汪精衛的關係究竟如何?汪精衛對孫中山有愧疚嗎?

孫中山和汪精衛都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歷史人物和中國國民黨的主要領袖,並且彼此關係密切。兩人從1905年相識,到1925年孫中山逝世,交往長達20年。他們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互動關係,不僅影響到當時中國民主革命的發展,而且影響到後來汪精衛在中國政治舞臺上的表演。

孫中山與汪精衛的關係究竟如何?汪精衛對孫中山有愧疚嗎?

一、同盟會時期:如影隨形

汪精衛與孫中山最早相識於日本東京。當時,汪精衛還是一個追求進步的日本法政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而孫中山已是有著20年反清革命歷史的聞名中外的民主革命家。1905年7月下旬,孫中山剛從法國抵達日本東京,準備聯合在日的各個反清革命團體,成立一個新的革命組織。

汪精衛聽到這個消息後,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與朱執信等粵籍同學前往神田錦輝館,拜會既是革命導師又是廣東同鄉的孫中山。孫中山鼓勵大家要組織起來,用革命的方法建立共和國,努力改變積弱的國勢,使中國躍居世界先進國家行列。汪兆銘當即表示擁護孫中山的主張。

孫中山與汪精衛的關係究竟如何?汪精衛對孫中山有愧疚嗎?

這次會見給汪精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在孫中山的指引下,汪精衛走上了革命道路。同盟會成立不久,為適應與改良派論戰的需要和宣傳革命派的主張,創辦了民報,汪精衛作為民報的主筆,開始使用筆名精衛,藉以表示他堅持不懈、革命到底的決心和意志,後來他就以這個名字而聞名於世。汪精衛的出色表現,贏得了孫中山的高度評價。

二、反袁護法時期:若即若離

二次革命前夕,孫中山電召汪精衛回國應付時局。1913年6月,汪精衛從法國回到上海。起初,他對袁世凱仍抱有幻想,曾與蔡元培聯名致電袁世凱,主張調和南北事端。他找到袁的謀士張謇、趙鳳昌,密商調停辦法。9月,孫中山、黃興等人逃往日本,汪精衛再度遠走法國。

孫中山與汪精衛的關係究竟如何?汪精衛對孫中山有愧疚嗎?

1914年7月,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中華革命黨,汪精衛沒有參加。曾長期擔任孫中山秘書的楊賡笙後來回憶說:當時總理改組中華革命黨於東京,召之(指汪精衛)去,堅不行。他之所以堅不行?,在很大程度上恐怕是對加入中華革命黨需絕對服從孫中山個人及在誓詞上按指印表示不滿。

1919年10月,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汪精衛隨孫中山回到廣州,並出任軍政府最高顧問和廣東省教育會長。1921年4月,廣州國會非常會議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孫中山決心北伐,掃除軍閥勢力,統一全國。6月,陳炯明公然發動叛亂,炮轟總統府,致使孫中山避難永豐艦,遭受他革命以來最慘重的失敗。汪精衛在事變前奉孫中山之命到天津活動,後來接到孫中山被困永豐艦的消息後,匆匆趕回廣東,並於7月3日登上永豐艦,晉謁孫中山。在這場鬥爭中,汪精衛是站在反陳一邊的。7月11日,他曾覆函各界,拒絕充當孫中山與陳炯明間的調解人。8月,回師廣東的北伐軍失利後,孫中山偕汪精衛等離開廣東,前往上海,第二次護法運動宣告失敗。

孫中山與汪精衛的關係究竟如何?汪精衛對孫中山有愧疚嗎?

三、孫中山逝世前後:親受遺命

2月24日,孫中山病危,汪精衛偕孫科、宋子文、孔祥熙等人進謁孫中山,請留遺囑。徵得孫中山的同意,汪精衛根據孫中山平生著述及北上以來的談話要點,擬就了政治遺囑,然後讀給孫中山聽。

孫中山與汪精衛的關係究竟如何?汪精衛對孫中山有愧疚嗎?

孫中山聽畢點頭說到:好呀,我甚贊成!接著,汪又將起草好的家事遺囑讀給孫中山聽。孫中山聽畢又說:好!我極贊成。3月11日,孫中山在遺囑上簽字。12日,孫中山病逝。

作為孫中山逝世前侍奉床側的見證人和孫中山遺囑的起草人,汪精衛為自己以後的政治生涯又贏得了一份寶貴的政治資本。孫中山逝世後,汪精衛身為國民黨的元老和孫中山的親信,資深望重,加上親受遺命的政治資本和善於左右逢源的交際手段,並得到蘇聯、中共和國民黨左派的大力支持,所以很快成為國民黨新的領袖,。但軍事強人蔣介石的迅速崛起影響了汪精衛後期的政治命運。1926年的中山艦事件是其政治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此,他在與蔣介石的爭鬥中每每處於劣勢,且很少成功。儘管後來他曾一度擔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國民黨副總裁等職,但他只能充當蔣介石的副手和配角。

孫中山與汪精衛的關係究竟如何?汪精衛對孫中山有愧疚嗎?

到了抗戰時期,汪精衛受民族悲觀主義和失敗主義的驅動,加以蔣介石內逼、日本人外誘及其自身軟弱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終脫離抗戰陣營,組織傀儡政權,淪為頭號漢奸,從而斷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1944年11月,汪精衛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帶著對孫中山的愧疚,揹著大漢奸的罪名離開了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