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时节父辈们的日子一希望在外打工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

“芒种忙,麦上场。”这是流传在皖北乡村的一句农家谚语。进入阳历六月,干热的西南风一个劲的猛吹,枝头的杏子被吹黄了,田里的麦子也被吹黄了,农民也该进入紧张劳累的三夏收种了,“芒种”季节的到来三夏的农忙更加的明显了。

麦收时节父辈们的日子一希望在外打工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

麦收时节父辈们的日子一希望在外打工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

在山区高低不平的小麦地无法使用机械、只能用人工割麦,看到父老乡亲们用镰刀弯腰割麦子,捆麦子的身影深有感触。这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农耕古文化,现在依然呈现在皖北乡村的田间地头。

麦收时节父辈们的日子一希望在外打工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

麦收时节父辈们的日子一希望在外打工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

现在农村种地的农民、多以老弱病残留守为主!年轻人为了生计、无奈之举撇下妻儿老小,背井离乡奔赴天涯海角打工。种田、实在艰难。起早贪黑,汗水涟涟。一年四季,不得休闲。

麦收时节父辈们的日子一希望在外打工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

麦收时节父辈们的日子一希望在外打工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

乡村的父老乡亲每到农忙和过节时,都盼望着在外打工的儿女能回家帮点忙!家一个平常的字眼,一个令人温暖的地方,是多少儿女留恋的港湾。

麦收时节父辈们的日子一希望在外打工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

麦收时节父辈们的日子一希望在外打工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

麦收时节父辈们的日子一希望在外打工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

回到家中,你就有着一个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身份,是父亲、母亲、是儿子、女儿,抑或是爷爷、奶奶.......血缘与情感的融合,赋予了你在家中身份唯一性的识别,这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唯一性的血缘的延续。

麦收时节父辈们的日子一希望在外打工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

麦收时节父辈们的日子一希望在外打工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

在外打工的游子能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是母爱,最博大的天空是父母的心胸,父母对儿女的关爱是世上任何一种文字都难以形容的。

麦收时节父辈们的日子一希望在外打工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

麦收时节父辈们的日子一希望在外打工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

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

麦收时节父辈们的日子一希望在外打工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

岁月静好,时光无痕。让我们常回家看看,看看日渐衰老的爹娘,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也会让爹娘快乐。回家的旅程是很重很累,但不要因旅程的劳苦而放弃回家的问候,家中驼背的老娘在倚门遥望儿女回家的路,

麦收时节父辈们的日子一希望在外打工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

牙齿光光的老爹在腾椅中盼儿归家,儿孙的回家让老屋又一次有了欢声笑语……常回家看看吧,看看我们的爹娘,哪怕只为他们轻轻地捶捶背、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听一听他们有些迟慢的话语,也会抚平他们思儿、想儿、念儿的心弦……

图文/王绍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