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每一年,中國都有將近10萬個村莊消失!

平均每天有20多個村莊正在消失!

很多村都成了空心村,至多的也才十五、二十戶,至少的一戶、兩戶,這些數據很驚人!

但小野最震驚的還不僅如此!因為有一個將要消失的鄉村,“均齡80多”、“生活像在民國”,卻仍然在反抗 !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今天講述的主角,小芝鎮勝坑村!

原名西坑,以逆溪上游一條支流西坑而得名。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這裡住著一群民國範兒的長壽老人,平均年齡有80多歲,年紀最大的已經100來歲,不過這裡的居民都特別硬朗,下地種田的全是古稀以上的老人,厲害了!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勝坑村建有從清、民國到二十世紀70年代的各式各樣的民居,村落佈滿石橋、石路、古屋建築。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這個村子不大,幾十棟房子,全部都是石頭砌的。

有一條小溪,只有20多戶人家住在這裡,安靜、獨立,小野覺得,全國都很少有第二個這樣美麗的村子。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現在居住在勝坑村的大多為年邁的老人,許多老房子由於缺少後期的修繕與保護,已經變得破敗不堪,無人居住。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這裡喝的自來水是,村中自築的水庫之水,不用擔心漂白劑,洗菜洗衣就是這一條常年不幹涸的清溪,不用擔心溪水被汙染。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清溪中群鴨嬉戲,溪岸上母雞捉蟲,這產的蛋純正野生蛋,不用擔心人造蛋,再看房前屋後的小菜一畦畦,不用擔心西紅柿有催紅劑,不用擔心小菜有農藥殘留,一切都是那麼原始,一切都是那樣淳樸,這不是我們渴望的桃源地嗎?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與之相近的也是一個古村,叫岙陳村,兩個小村距臨海市35公里左右,名氣不算顯赫,這是一個已經要消亡的村莊,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岙陳村,更是沒了村民成了空心村,我彷彿看到了勝坑村的將來,心中莫名的悲傷。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有的時候人們很矛盾,既在怪歷史發展的太快,還沒來得及欣賞的東西已慢慢消逝,也希望摒棄土舊鄉村味,在新的時代裡被城市人高看一眼。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不過村裡的老人似乎並沒有放棄,他們想到了利用旅遊來抵擋這種消逝。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資源,引進年輕人在村裡開了一家民宿,接觸互聯網進入旅遊平臺,招攬城市裡的外來遊客。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同時,毫無保留的輸出自己的文化,比如竹編,勝坑村的民風習俗。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開放杜氏宗祠,宗祠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翠屏山右下角、桐峙山左下角的勝坑村王加園,該宗祠按明清徽派建築風格建造,建築面積共3300平方米,並在每年的冬至日舉辦祭祖儀式。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樊川書院也成了景點一角,位於杜氏宗祠的東邊,它共有13間2層樓,這座宅子用於學術研究、文化交流、族事商議等。

每天中國有20多村落在消失,而這個均齡85的村落卻在反抗,佩服!

勝坑村的“反抗”,或許是一種“苟延殘喘”,但它讓我們看到了鄉村崛起的一絲希望,可對於大多數村落來說仍然岌岌可危。

曾幾何時,這些村莊炊煙四起、人口繁盛,如今這幾千畝的村莊之上,留下的只有數十位平均高齡的老人,他們終日與土地為伴,見證者村莊的日漸沒落,

你有什麼辦法拯救這些即將消失的鄉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