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孝庄抚养长大孩子,为何顺治最终出家,康熙却成为千古一帝?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顺治作为孝庄的儿子,康熙作为孝庄的孙子,其成长过程都受到孝庄的教导和影响,为何一个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一个豪迈冲天,成为千古一帝?今天小贝侃历史带你来一探究竟。

同是孝庄抚养长大孩子,为何顺治最终出家,康熙却成为千古一帝?

人们常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帝王家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在不太健康的童年环境里长大,所以古代有很多皇帝个性都是稀奇古怪的。清朝的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虽同由孝庄抚育长大,但人物性格和最终的人生结局大不相同,想来这与他们自幼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密不可分。

同是孝庄抚养长大孩子,为何顺治最终出家,康熙却成为千古一帝?

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相比生于乱世。皇太极突然的离世让皇位悬而未决,在争执不下之时,哲哲皇后和孝庄合谋利用多尔衮对孝庄的感情,拥立了孝庄的儿子福临为皇帝。但是成为皇帝的福临却成为了多尔衮的傀儡,多尔衮又和福临的母亲,当时的太后不清不楚的,这给幼年的福临带来很大的痛苦。长期受到多尔衮的控制和监视,使他作为孩子的天性不能很好的释放出来,而这个时候母亲孝庄的力量也不是很强,所以很多时候不得不对多尔衮采取妥协的态度。

同是孝庄抚养长大孩子,为何顺治最终出家,康熙却成为千古一帝?

长期以来就使福临养成了浮躁易怒,任性放纵的顽症。但作为皇家子弟,顺治帝所接受的教育那是一流的,自幼也是熟读四书五经,受到优秀人物的熏陶,对史书典籍也是无不通晓。所以他胸中自然也有皇帝的治国韬略和豪气。自亲政以来,一直勤政不怠,崇尚政吏清明。但是可能是自幼见惯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心中无所依托,小小年纪对于佛法甚是痴迷。好不容易遇到董鄂妃,自觉心灵找到了归宿,却不想好景不长,董鄂妃患病离世,让他无所依的内心再次踏上漂泊的征途。也许是真的没有力气再去漂泊了,最终他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剃度出家,在24岁的时候撒手人寰。真是让人觉得可悲可叹!

同是孝庄抚养长大孩子,为何顺治最终出家,康熙却成为千古一帝?

而康熙则不同,从小虽然也没有感受到什么父母的深爱,但他的祖母孝庄太后是他强有力的后盾。及至康熙登记,孝庄已经从那个在政治上跌跌撞撞,在妥协中迂回前行的大玉儿,成长为政治斗争中的老手。对于人心,对于政治,对于朝堂上的尔虞我诈早已烂熟于心,且能把握时局。所以这个时候的孝庄太后对于年幼的康熙而言有着山一般的依靠感和安全感,他可以安心地成长,无论世事如何,皇祖母和他总有办法解决。再加上皇家的优质教育和自身的聪颖特质,康熙逐渐成长成一位极其自信且极具人格魅力的帝王。他在位期间,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驱逐沙俄、西征漠北,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

同是孝庄抚养长大孩子,为何顺治最终出家,康熙却成为千古一帝?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给予他们充足的安全感,这是孩子建立自信人格的基础,而自信的人格会给予孩子未来独自面对复杂世界的勇气。

好啦,小贝侃历史关于为何同是孝庄抚养长大,顺治帝为何出家为僧,康熙帝却成为千古一帝的探讨就到这里啦。喜欢的加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