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退烧的三大“雷区”,这些错误的退烧方法不要再用了

孩子一发烧,家长就慌了神,生怕高烧不退会把脑子烧坏,只要能迅速降温,恨不得把各种能退烧的方法都用上。但是有些错误的退烧方法不仅没效果,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病情。

雷区一:穿厚衣服、盖厚被子“捂汗”

很多成年人发烧都会采用这种方法,先捂汗、再喝水,不停的出汗,通常一个晚上就能退烧。

但是孩子和成人不同,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烧的时候身体产生的热量大于散发的热量。如果再给孩子加衣服、捂被子,不仅不利于降温,还有可能使体温升高,诱发高热惊厥。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孩子因寒战怕冷就给加衣,反之热了就应该减衣。

给宝宝退烧的三大“雷区”,这些错误的退烧方法不要再用了

雷区二:用冷水、酒精擦身

很多人想着用冷水或者酒精给宝宝擦身体能快速降温,但其实这种做法也是错的!

冷水的刺激会使得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导致热量无法散发,从而引起寒气再次入侵,使孩子的病情更加严重。酒精太过于刺激,孩子的皮肤娇嫩、肝肾代谢能力差,很容易将酒精吸收到体内,引发酒精中毒。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毛巾冷敷孩子的前额,或者使用儿童专用的退烧贴。此外还应多给孩子喝水,保持室内通风,孩子如果出汗多了需要及时用温水擦洗,防止再受寒凉。

雷区三:不吃药,要输液

给宝宝退烧的三大“雷区”,这些错误的退烧方法不要再用了

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快速退烧,会直接要求医生输液,但是这样反而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口服用药,药物会通过消化道进入血管,进入体内。而输液它绕过了消化道,绕过了人体天然屏障的保护,直接进入血管,这会造成各种过敏、输液反应。盲目输液会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产生耐药性,对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副作用也会加大。

给宝宝退烧的三大“雷区”,这些错误的退烧方法不要再用了

正确做法是,如果孩子发烧超过38.5℃,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了,为了避免持续高烧不退,可以给孩子服用儿童退烧药。并且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者医生说的剂量来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