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后,战败的阎锡山是如何在山西“东山再起”的?

徐雪丹


北伐成功之后,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几大派系分别担任第一、二、三、四集团军的总司令。二次北伐之后,蒋介石召开了全国军事编遣会议,此举的目的在于削弱其它三大派系的实力。



1929年,首先爆发了蒋桂战争。蒋介石一方面调兵西进,另一方面用重金收买桂系的李品仙,最终“李白”二人逃亡国外。1930年,冯玉祥和桂系共同拥立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公开对南京宣战。同年5月,阎锡山和冯玉祥在郑州召开军事会议,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在豫东、皖北、鲁西等地全面交火,“中原大战”由此开始。


战争初期,形势有利于阎、冯。常凯申本人差点在济南柳河车站被冯军俘虏,常凯申暂时处于劣势。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常凯申在正面展开军事进攻、背后展开夫人外交。冯基督的西北军比较穷,常凯申就背后给冯的手下送钱。同时以国民革命军副司令的职位许诺在东北观望的张少帅。9月18日,张少帅通电拥蒋,东北军大举入关。东北军入关导致阎、冯二人的军队腹背受敌,形势急转直下。至此 历时约7个月的中原大战,以常凯申的胜利而告终。

阎、冯二人通电下野标志着中原大战的结束,中原大战之后,阎老西化装逃往大连,经大连逃到了日本,在日本过起了寓公的生活。1931年8月,阎锡山在大连搭乘日本人的飞机回到山西大同,随后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山西五台县。常凯申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命令何应钦、孔祥熙电告阎锡山离开山西,否则将采取强硬措施。两个月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常凯申和张少帅根本无暇顾及阎锡山。迫于国内的压力,加之各方势力为阎锡山说情,常凯申不得不对阎锡山摒弃前嫌、团结御侮。1932年,阎锡山被任命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又成为了山西的土皇帝。


历史军魂




在中原大战中,阎锡山、冯玉祥和李宗仁三人联手对付蒋介石,最终却因为内部不团结加上武器装备和训练都比较落后,最终只能以失败宣告结束。

冯玉祥因为人品太差,众叛亲离,被迫出国考察。从这时起,冯玉祥就没能东山再起,虽然后来也在察哈尔重新起兵,但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李宗仁逃到了香港,后来又重新回到广西,再次执掌大权。阎锡山则先逃到了天津,后来被迫到了大连,在大连呆了大半年后重返山西,恢复自己山西王的身份。

因为阎锡山在中原大战中担任的是反蒋的总司令,他就成了南京政府捉拿的要犯。1930年10月3日,蒋介石大赦了许多参与中原大战的将领,但带头大哥阎锡山肯定是不能被放过的。



阎锡山早在日本读书的时候就加入了同盟会,在近现代历史上的许多大事件,他都参与了。政海沉浮,再加上从小他出自商人世家,精于计算的个性让他更善于保全自己。

虽然从辛亥革命后,阎锡山一直都在山西称王称霸。但北京的北洋政府不管是哪一派在执政,都对阎锡山这个革命党没有什么办法。当然阎锡山也不会去招惹北洋政府的这些大佬,双方都基本上保持了相安无事。

直到北伐战争时,在形势比较明了的情况下,阎锡山才正式出兵宣布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这时候的北洋军阀已经自顾不暇,再加上北方还有冯玉祥的部队,对于阎锡山也是没有什么办法。

在中原大战中,阎锡山因为治理山西卓有成效,依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的原则,阎锡山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财政和后勤,冯玉祥的部队就冲在第一线。当中原大战即将失败时,阎锡山就命令自己的部队分批撤回山西,基本上损失不大。



1930年10月15日,阎锡山通电下野。但这时他并没有离开山西,他把战争期间的陆海空总司令部改成了晋绥警备总司令部,同时任命心腹徐永昌和杨爱源担任政府总司令。

随后阎锡山以父亲病重为借口,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河边村。但蒋介石本着首恶必办的原则,一方面派飞机轰炸山西,一方面指示张学良,敦促阎锡山出国考察。

11月29日,阎锡山被迫躲进了天津,妄图就近遥控山西政治和军事局势。蒋介石当然明白阎锡山的用意,他一面让山西国民党分部在报纸上揭露阎锡山的罪行,一方面派出特务住在阎锡山的附近,威胁他的生命安全。

1931年初,阎锡山被迫乘坐轮船前往大连。因为当时的大连是日本的殖民地,早在日俄大战时就被日本控制。阎锡山早年曾在日本留学,借这个便利条件就住在大连不走了。



当时日本特务机关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就是阎锡山在日本的同学,他为阎锡山提供了很多便利。阎锡山可以遥控留守天津的山西政府要员,经过他们来掌控山西的军政形势。

虽然山西的晋绥军在南京政府的逼迫下,也只能进行缩编。但因为不管是蒋介石还是张学良,都不能真正掌握着一支军队。徐永昌代表阎锡山在整军中保留了阎锡山最核心的军政干部。

在大连期间的阎锡山反省了自己以前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成功和失败之处,结合当时的各种思想,把治理山西和理念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

当时日本关东军正在积极的策划吞并东北的阴谋,他们希望将来借助阎锡山在国内的威望,让他担任东三省的傀儡,为日本人服务。但阎锡山作为一个老革命党人,虽然继续和日本军方保持密切往来,但不愿意做任何出卖国家利益的事。



当时的南京政府也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因为胡汉民被蒋介石扣押。当时国民党中的很多大佬,甚至包括广东军阀陈济棠,在广州成立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要求蒋介石下野。

正好当时东北发生了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日本人加快了侵略东北的步伐,甚至河北的石友三也发动了叛乱。住在北平的张学良手忙脚乱,就更抽不出时间对付晋绥军和阎锡山。

在石友三叛变时,晋绥军也参与了平叛。晋绥军中的大佬商震借机率部脱离了晋绥军,加入了中央军的战斗序列。这件事对阎锡山震动很大,他担心晋绥军会进一步分崩离析。

1931年8月5日,阎锡山在日本人的帮助下,秘密经由山西大同返回了自己的老家河边村。虽然南京政府和各地政要要求阎锡山必须出国留洋,但阎锡山却以父亲病重为由,必须行忠孝之礼,拒绝离开山西。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外部有日本人咄咄逼人的侵略势头,内部有一浪高过一浪的抗日呼声,蒋介石和张学良都没有时间理会阎锡山了。1932年2月20日,南京政府正式任命阎锡山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至此阎锡山正式恢复了自己对山西的统治。。


新知传习阁


1930年爆发的中原大战,是国民党四大新军阀之间爆发的规模最大、波及范围最广、伤亡最为惨重的一场军阀混战。在这场军阀混战中,常凯申大获全胜,军队人数最多,战力颇强的西北军就此灰飞烟灭,冯玉祥也从此成为了光杆司令。

中原大战

而同冯玉祥一起起兵反蒋的阎锡山,虽然失败,但却成功复起,再次成为山西省的统治者。为何战败后,冯玉祥一败涂地,阎锡山却依然能够东山再起呢?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阎锡山的命根子——晋绥军,在中原大战中损失并不严重,建制也基本保存良好。更重要的是,经过阎锡山的周密安排,这支军队仍然牢牢掌握在阎锡山的手中,这也是他能够东山再起的最重要原因。

阎锡山

中原大战时,当时的报纸上曾刊登这样一个漫画,生动形象的表现了蒋冯阎三人的性格特点:漫画中的阎锡山一手拿算盘,一手拿账本,冯玉祥一手拿大刀,一手拿窝头,而常凯申则是一手拿金钱,一手拿飞机。

常凯申能够打赢中原大战,除了手中的黄埔系中央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无所不利的金元攻势。反蒋势力中战斗力最为强劲的西北军,就是在金元攻势上彻底溃败的。而冯玉祥的大刀代表了西北军的战斗力和落后武器,窝头则表明了西北军的贫穷。

中原大战各方势力头领

阎锡山的账本和算盘,则更鲜明的表现献出了阎锡山爱算小账和斤斤计较的性格特点。在中原大战中,正是阎锡山一次次不告而退,导致反蒋军战线节节溃败,也导致了西北军损失惨重。当然,阎锡山的动摇和撤退也达到了他保存实力的目的,中原大战失败后,阎锡山的晋绥军主力仍在。

看到大势已去,阎锡山立刻安排他最信任的亲信徐永昌和杨爱源接任晋绥警备司令部正副司令,他则化装潜入了日本人的势力范围大连,遥控指挥山西。当然,作为一个军阀头子,阎锡山最担心的仍然是军队失控,因此,他多次派亲信潜回太原了解情况,并传达他的指示。

阎锡山

徐永昌也并没有辜负阎锡山的信任。虽然阎锡山战败潜逃至大连之后,晋绥军被张学良收编,杨爱源和晋绥军上下也多次收到了常凯申、张学良等人的收买,但徐永昌等人始终不为所动,一直按照阎锡山的指示行动。

第二,得益于阎锡山对山西地方的牢固统治。在民国的诸多军阀中,阎锡山是最善于经营,也是经营地方最好的军阀。阎锡山对于山西地方的控制,甚至已经深入村庄。在阎锡山的经营下,山西省也成为民国赫赫有名的模范省。

阎锡山

因此,得益于阎锡山对地方的牢固统治,在阎锡山下野之后,他依然能够控制着山西。例如,在山西受国民党控制的省党部试图拉拢地方势力,反对阎锡山,却遭到了山西地方势力的反对,最终不了了之。

第三,当时严峻的形势。寓居日本控制的大连时,阎锡山也十分担心他久离山西,军心不稳,老巢倾覆。因此,阎锡山一直迫切希望能够返回山西。1931年8月15日,看准形势后,乘坐日本飞机,阎锡山返回了大同,并随后到达老家五台县河边村。

阎锡山

阎锡山返晋,自然会遭到常凯申和张学良的反对,他的亲信也十分担心这一点。但是,阎锡山根据日本人的情报和对时事的分析,却早已胸有成竹。果然,阎锡山返回山西没多久,九一八事变爆发,常凯申和张学良再也无暇顾及阎锡山。

而面对全国上下要求一致抗日的呼声,常凯申被迫表示“捐弃前嫌,团结御辱”。1932年2月,阎锡山被任命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再次成为山西的统治者。


鸢飞九天2018


阎锡山在中原大战结束后离开山西,远赴大连。山西由徐永昌负责主持,在1931年石友三反张学良后,阎锡山飞往大同;在九一八事变后,各方焦头烂额,一致对外,阎锡山获得了出山的机会。

1、晋奉合作的既定方略

阎锡山对山西的控制相对稳定,而且中原大战结束中,除了津浦路晋绥军发生溃败之外,在陇海线上的晋绥军全师而退,兵力基本没有什么损失。加上进入山西的客军,可以说晋绥实力基本没有大的削弱。

(中原大战)

同时阎锡山在离开的时候,都给了将军们两万元的生活经费,且保持与众人的联系。

另一方面,徐永昌主政山西,确立晋奉合作方略。一方面,黄河以北是张学良的地盘,蒋介石中央很难染指;另一方面,张学良的奉军不可能吃掉晋绥军;再者,奉晋联合符合张学良的利益。在此情况下,山西的内部、外部环境逐步向好的方向转。

2、石友三兵变的失败

中原大战虽然失败,但各方军阀并没有放弃串联的想法。1931年,石友三准备驱逐张学良获得华北地盘,然后再反蒋。是为“反蒋驱张”。当时在山西的西北军、大连的阎锡山、晋绥军许多将领都予以支持。

(张学良获得华北地盘)

对于阎锡山而言,形势大乱才有可能有回来的机会。石友三如果反奉成功,北方一乱,自己就有机会出山了。

只是徐永昌的坚决反对,山西没有介入。

(阎锡山)

石友三起兵失败,不过事变几天后,阎锡山就坐飞机回到了大同,回了五台山。

3、外患加剧的契机

出洋可以不再追求,返回来就是通缉犯了。阎锡山回来大同,北平的张学良、南京的蒋介石都非常不满,甚至山东的韩复榘要率兵攻击山西。形势并不好。

(九一八事变)

这时候,九一八事变爆发。南京中央政府开始改变态度,和广东和解,对之前的叛乱者也都予以谅解。

只是张学良在最初还感受不到事变的严重,依然主持抓阎。之后随着事态严重,也就不了了之了。

(日军占领东北)

徐永昌在回忆录写道“九一八事变,在国家言真是天大的不幸,而在山西当时处境言,反得到缓和,好处理的多。”山西的处境与阎锡山的出山受九一八事变影响巨大。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1930年3月14日,国民革命军第二、第三、第四集团军共57位重要将领,通电全国拥戴阎锡山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同时以冯玉祥、李宗仁和张学良为副总司令,宣布武装讨蒋。南京政府随即下令免去阎锡山本兼各职并“通令缉捕”,蒋介石嫡系第一集团军全线开火,中国历史上祸国殃民的“中原大战”就此爆发。



(徐永昌)

当然,在驻地宣誓就职的只有阎冯李三人,而少帅张学良并未参与,只是“被拥戴”而已,实际是拥兵30万在关外坐山观虎斗。

在百万大军展开厮杀之前,晋绥军主将徐永昌就对形势做过整体分析,结论很清晰:如果张学良出兵相助则反蒋联军可能胜,反之则必败,因此曾劝谏阎锡山三思而行,但阎锡山执意开战,徐永昌只好抱定了“受命而来,全师而归”的主意。应该说,这位抗战时期的军令部总长,战略眼光还是比较到位的,而阎锡山能够在下野后“东山再起”,很大程度上也借重了徐永昌的忠诚和能力。



(阎锡山)

国民党通过北伐完成了形式上的国家统一,自东北张学良易帜之后,国民革命军共同的敌人已不复存在,争夺最高权力的内斗立马上演。掌控南京政府的蒋介石试图以“裁军”的名义削弱冯玉祥第二集团军、阎锡山第三集团军、李宗仁第四集团的实力,在那个军队就是命根子的年代,这哥仨自然不从,于是打将起来,无论口号多么响亮,本质上仍然是新军阀混战,其后果是被关东军钻了空子,都是罪人。

观望半年之久的张学良终于决定支持蒋介石,1930年9月18日通电效忠南京政府,顷率奉军主力入关“武装调停”,在华北地区对蒋军已经渐成劣势的冯阎联军顿时土崩瓦解,冯玉祥和阎锡山无奈通电下野,老冯避上泰山,阎老西逃往日本控制的大连,两人的部队则全部由张学良收编或整编。



(冯蒋阎的“蜜月时期”)

蒋介石也大伤元气,当时的黄埔系军队不过几十万人,还要南调围剿日益壮大的红军,因此将黄河以北军政完全交由张学良处理,这也是少帅的权力巅峰时刻。

蒋介石没有余力,张学良对山西也没有兴趣,因此对于山西的善后,与广西的“桂人治桂”采取了同样的办法,蒋介石比较欣赏的商震和徐永昌先后担任“山西省主席”,并且晋绥军的损失也并不很大,虽然番号被压缩为四个军,但基本实力仍在。晋绥军高中级军官暗地里仍然唯阎锡山马首是瞻,人在辽东,却可遥控山西大事。

私下里眉来眼去可以,但是蒋介石和张学良有个底线,即不容许阎锡山公开再回山西主持军政。



(张学良)

客观的说,阎锡山能够统治山西长达38年,与其善于“御下”很有关系,晋绥军高级将领大部分忠诚度较高,1949年太原解放时,阎指定的负责人梁化之和“五妹子”同时服毒自杀,比蒋介石大部分黄埔将领们兵败时的表现要好很多。阎锡山也在一直观察国内局势,1931年8月5日,重金买通日本机师秘密飞回山西大同,随即转回家乡五台县“隐居”。

阎锡山敢冒险走这一步,其实也是算准了山西局面和国内形势的发展,并非全是赌博。首先是日本人在东北不断搞事,张学良已自顾不暇,同时“山西省主席”商震过于心向南京,在人事安排和军官使用等问题上,已经激起了大部分晋绥军将领的不满。阎锡山归晋,全国哗然,蒋介石和张学良都要求他刻日离晋,关键时刻,徐永昌全力在张学良面前为阎锡山担保,拖延时间以待变化。



果然,形势逐渐变得对阎锡山有利起来,8月11日商震去职,徐永昌出任代理“山西省主席”;一个月后“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再也无力兼顾山西事宜;年底的12月18日,国民党山西省党部镇压太原学生的反日游行,并开枪打死一名学生,晋绥军将领杨爱源“顺应民意”封闭省党部,全省上下要求阎锡山复出的呼声日涨。

而徐永昌一方面电告蒋介石山西的残局只能由阎锡山出面收拾,一方面遣人在南京高层不断斡旋。



(商震在前线)

在举国团结抗日救亡的舆论浪潮中,蒋介石也只好表态与各地方实力派捐弃前嫌,授意国民政府同意阎锡山主持晋政,1931年10月3日,国民政府令“阎锡山免于通缉”;1932年1月,国民党“四大”恢复阎锡山中央委员和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同年2月,明令阎锡山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老西终于名正言顺重掌权力。

为了让南京方面安心,1933年3月,阎锡山特地颠颠跑到石家庄,晋见视察华北军事的蒋介石,言辞恳切恭顺,终于取得谅解,至此,阎锡山重掌之权力得以稳固,东山再起尘埃落定。

(军委会四巨头之徐永昌)


度度狼gg


全靠日本人帮忙,阎锡山是坐日本方面的小型飞机回到山西的。


阎锡山下野后的所谓“精妙布置”在他下野后一年时间内相继崩坏,如果不是因为九一八事变,阎锡山势必会丢掉山西的控制权。


阎锡山下野后为了能让自己东山再起做了如下布置:


第一、安排客将徐永昌担任山西省主席,由于徐永昌是国民军系统,所以他拉不走晋军核心武装。


第二、安排自己心腹杨爱源掌握晋军,为自己东山再起做准备。


然而阎锡山这两个主要安排全部落空,徐永昌虽然是客将,但是在1931年已经显示出他不会“唯阎锡山之命是从”迹象,阎锡山多次在大连催促徐永昌配合石友三反奉都被徐永昌给顶回去了,如果没有九一八事变,很难说徐永昌会不会把“假主席”做成“真主席”。


对阎锡山更重大的打击是阎锡山头号心腹,也是他留日同学商震带领部队脱离晋军系统。


1931年7月,商震第六十七师以协助“副总司令截击石友三”名义脱离晋军编制,这对于晋军系统上下造成了重大影响,一时间人心惶惶。甚至成了阎锡山从大连飞回山西的导火索,因为阎锡山心里清楚,自己要是再不回山西,六十七师脱离晋军系统的事情会一再发生,最后自己从“假下野”变成“真下野”。


阎锡山能回到山西,并且重新执掌山西军政大权,真的是全靠日本,我认为阎锡山在大连期间和日本达成了某些默契的。


因为阎锡山之所以选择大连作为自己下野安置地,就是因为大连被日本占领多年,而且与天津隔海相望,他本人因为留日关系,和日本陆军不少高级军官关系极好。他在大连安全可以得到日本方面保护。


其次,阎锡山在大连期间曾经与日方代表,曾经担任过张学良法律顾问的赵欣伯有过密切接触,对日本即将在东北“搞事情”心里是有数的;事实上不仅是阎锡山,旅居大连的孙传芳也被日本人联系过,连孙传芳也知道近期(1931年夏秋)日本会在东北“搞事情”。


最为关键的是阎锡山是在大连乘坐小型飞机回到的山西,而小型飞机是租赁的日本公司的飞机,在阎锡山第一次租赁时日本公司是拒绝的,理由是“唯恐引起国际交涉”,根据曾陪同阎锡山赴大连的参谋回忆,后来是阎锡山与日方进行了秘密会谈后,日方才重新同意阎锡山租用日方公司小型飞机回山西的,至于阎锡山和日本怎么谈的,阎锡山讳莫如深,至今也是一个谜。


但是可以肯定,如果阎锡山没有口头答应日本方面的一些条件,阎锡山是绝无可能租赁到日本公司的小型飞机的。


阎锡山突然回到山西,引发了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强烈不满,就连韩复榘都通电抗议,要求阎锡山返回大连,为了不让张学良骤然发难,徐永昌和杨爱源共同赴北京为阎锡山作保,保证阎锡山处理完家事就会离开山西。


如果阎锡山没有得到日本方面的某些保证,他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所以,阎锡山之所以能东山再起最主要是因为日本决定对张学良动手,如果没有九一八事变,阎锡山注定会从“假下野”变“真下野”。


兰台


中原大败后,阎锡山通过种种途径保存实力,通过亲信遥控山西。积极同日本人联系希望得到日本人的帮助。

1:战败后的阎锡山对下属作了东山再起的安排,对比较亲近的文武撩属按级别高低增送钱财,3万一一3仠元以作为生活安置费,还常常鼓励下属会有办法东山再起的。徐世昌作为其下属确实为晋军作了很多贡献,阎锡山离开张学良接管山西,对晋军进行了整编,缘徐世昌杨爱源受重用,主持晋绥军,他们一面受张学良指挥,一面受阎锡山遥控。阎害怕离开山西时间一长,将士离心,失去东山再起的最好依靠,常派人潜回山西传达他的指示,了解军政情况,各级将领的思想动向,由此保证了晋军还姓“阎”。

阎是地方实力派,严格控制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导致了蒋介石和阎锡山的矛盾相当尖锐。两人有矛盾但也相互依托,因此张学良在整编晋军时并没完全按蒋介石的意思彻底解决,整编后的晋军还保持了其独立性。

1930年中原大败后阎锡山来到天津,与土肥原勾结得到日本驻屯军和日本总领事的保护和支持为其架设军用电台联系旧部,

阎锡山的东山再起除了自身努力外客观的历史环境也帮了他的忙: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日本人对东北的侵略,使得蒋介石没更多的精力彻底解决阎锡山,九一八后徐世昌表示“现在日本侵华日急必须团结国内力量共同抵抗”1932年蒋任命阎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至此阎东山又起。


溧阳吴师傅


阎锡山自辛亥之后就实际控制了山西,之后兴办实业,推广教育,建立村级的自治团体,十多年过去后,早已经在山西扎根了。

阎锡山这人没多少“一统天下”的野心,他的愿望基本就是保护桑梓,在纷繁乱世里给老乡尽量创造一个安宁的环境。所以你看他,袁世凯强盛他拥护袁世凯,段祺瑞上台他拥护段祺瑞,国民党得势他又会说我老阎就是最早的同盟会员嘛。对他来说,你们谁想争夺天下无所谓,你们别来祸害山西就可以。他自己总结为“三不二要主义”,即“不入党、不问外省事、不为个人权利用兵,要服从中央命令、要保卫地方治安”。让他认你为中央没问题,但要实际进入山西,那他就要翻脸。

张作霖有一统天下趋势的时候,他反对张作霖。张作霖败了后,变成蒋介石要一统天下了,他就开始反对蒋介石。

对一个地方来说,最大的祸害从来都不是内部的山贼土匪,这些人成不了气候,只要内部经济发展好,人们伦理秩序维持的好,自己就能把这些不良因素清理掉。阎锡山治下的山西经济很好,秩序也很好,所以对他们来说,最大的祸害就是外面来的那些喊他们“同胞”的人。这些人喊得好听,做的事却是要把他们的统治强加过来,一开始可能搞点小恩小惠,要不了几年,就会各种流氓措施,没收国有啦,国营专卖啦,类似金圆券的东西啦。所以要想日子过得去,那年代就只能阎锡山这样,谁要是做个名义老大那拥护,谁要是想搞实际控制,那对不起,只能跟你翻脸。

蒋介石就是那个要搞实际控制的人,于是就大起来了。一顿操作后,阎锡山败了。但他蒋介石也没胜,他就那点实力,又到处树敌,以至于他虽然名义上胜了,但始终没有把统治建立到北方。国民党党部虽然在山西恢复了,但基本是个空壳子。

阎锡山败了后退到幕后,一直隐居,但山西实际掌控各级机关的人依然认他,不认蒋介石搞的那些人,而蒋介石一时半会儿也没能力把这些人裁撤。等到山西国民党党部得罪人了,把游行学生打了,阎锡山就顺理成章的又回来了。

阎锡山回来后再次搞起了自己的那套,我承认你蒋介石,我自己也是老同盟会会员,我也是国民党嘛。而此时蒋介石四面着火,也就大家打个哈哈一起合作共同抗日了。


白完家


听老人们讲,阎公主政山西是迄今以来山西发展最好的时期,可惜山西如今是一败再败,被败家子败的破败不堪了


清李铮的爸爸


凭什么?凭山西人的会算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