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为什么仅凭一个山西就能成为独霸一方的军阀?

rammstein69


民国时期虽然国民党政府完成名义上的统一,但明眼人都知道各地实际上还是地方老大说的算,比如东北是张学良的,广西是李宗仁的,云南是龙云的,四川是刘湘的,山东是韩复渠的,山西则是阎锡山的。虽然军阀这么多,但真正能够从头到尾一直都在自己地方作威作福的,只有阎锡山一人,比如张学良,韩复渠最后都被蒋介石拉下马了,李宗仁又一直待在南京,所以只有阎锡山大概是彻头彻尾的“山大王”

山西地理位置好,东依太行山,西南靠吕梁山,黄河,北边靠着长城,山西境内山多林密,据统计山西的山区面积占到全省面积的80%以上,最高地方海拔3058米,最低的地方海拔只有180米,地势高低显著。

山西富,“山西煤老板”的名声可以说是全国皆知,虽然民国时期山西不怎么挖煤,因为那时候中国正是内忧外患,大家都没心思发这方面的财。但阎锡山还是引进德国技术开发境内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并建设铁路。我们都知道民国时期谁钱多枪多,谁说话就有用,阎锡山坐拥山西矿,自然有钱。


山西地理位置好,别人进不来,阎锡山的统治自然安全。山西矿多钱多,阎锡山不需要依靠别人,自然不需要别人进来,他还安全。再加上阎锡山基本上不挑事不惹事(中原大战例外),所以别人也不想没事伸手挑事,毕竟大家都愿意遵守游戏规则,没有利益冲突,谁愿意打架,是不是?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一树梅花一放翁


山西号称民国时期的模范省,还是有点家底的

阎锡山的部队号称晋绥军,管辖之地不仅是山西一省,其实还有绥远,从面积上来说,阎锡山的地盘并不小,山西有着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在民国时期能够依靠大川大河作为天然屏障,隔断外面军阀混战的世界,从而有了保境安民的本钱。

阎锡山本人在指挥打仗方面也并不怎样,但是在搞经济、交通、教育等方面,阎锡山还是挺有一套的,而且山西产煤,在当时煤正在成为主要的工业原料,而且山西自古就有晋商,所以商品经济发展也算可以。

从1912年开始,山西在阎锡山的带领下,不仅脱贫,还成为模范省,在全国都是算比较富裕的省份了。

军阀所依靠者,无非是钱,没有课税,哪来的钱,只有地方富裕才有渊源不断的税收,才能买更多的枪,买更多的炮,装备更多的军队。

比如蒋介石之所以在北伐时期北伐只有不足十万多人,北伐过后,即使刨除桂系,湘系等地方军阀,在中原大战时依然可以有六十万军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蒋介石掌握了江浙财阀;如果地方不富裕,那么很多军阀就会贩卖鸦片,从中赚取巨额收益,比如桂系,除了士兵能打仗之外,桂系军阀之所以厉害,也在于李宗仁控制了广西的鸦片贸易,拥有大量的烟土税来武装桂系。

像广西穷的那样都能独霸一方,山西经济完全好于广西,当然也可以。

在这样的经济支持之下,阎锡山当然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晋绥军,从而成为一大军阀了。

阎锡山个人在政治上的投机倒把

另外,山西能够在民国军阀混战中,鹤立鸡群,并且没有过多的参与当中,也与阎锡山有一定的关系。阎锡山这个人本身就是搞投资的出身,善于投机倒把,对局势看的准,不到最后也不压本钱。

在清末新军起义的时候,阎锡山带领队伍跟在后面,如果成功就宣布起义,如果失败就向起义军开火,两手准备,后来袁世凯掌权后,阎锡山马上放弃了他同盟会的身份,投靠袁世凯的北洋政府,袁世凯死后,不管是皖系、直系还是奉系,阎锡山都采取坐山观虎斗的姿态,不参与,也不介入。

直到1927年北伐军势如破竹的时候,阎锡山经过慎重的考虑,决定改旗易帜,接受国民革命军的改编,实际上也是表面依附,虽然在中原大战中被蒋介石打败,但是最后蒋介石也只能让阎锡山继续主政山西。

主要原因也在于阎锡山的用人策略,阎锡山是典型的地缘政治专家,所用的人基本全是山西人,而阎锡山是五台山人,对五台山的山西人更加重用,在国民党内部一直都有“学非黄埔,省非浙江,做官无路,两眼汪汪”,这句话到了山西就成了,“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夸”。

在蒋介石无法彻底掌控山西的局面,九一八事变就爆发了,老蒋只好让阎锡山回到山西了,所以,山西的命运也一直都这样。

当然,山西也限制了阎锡山的发展,至始至终,阎锡山都没能打出山西,可以说,眼界也就如此了!倒是后来脱离晋绥军序列的傅作义,后来成为北方的实力派,掌管京津几十万军队。


史论纵横


从辛亥革命时,阎锡山领导太原起义成功,成为山西省都督以来,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38年,成为民国期间,唯一一个贯穿了整个民国历史的军阀,他也是民国期间山西省唯一的军阀。


无论是北洋军阀时代还是国民党时代,阎锡山都能牢牢的掌控着山西,并成为全国范围内举足轻重的一个军阀。为什么阎锡山仅仅凭借山西省,就能成为独霸一方的军阀呢?

第一,阎锡山并非只有山西省一省地盘儿,他的地盘还有包括山西北方的绥远,而鼎盛时期,阎锡山的地盘,更扩展到河北及平津地区。而且,山西省并不算小。山西省的面积为15万平方公里,而日本的国土面积也不过约38万平方公里。

被称为“表里山河”的山西省,既有辽阔的土地,也有丰富的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更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这些也成为阎锡山统治的根基。李宗仁、白崇禧可以凭借经济远不如山西的广西省,成为民国四大军阀之一,“山西王”阎锡山自然也可以做到。

第二,山西省拥有丰沛的人力资源。无论是争霸天下还是固守山西,都需要有足够的人口。在民国24年统计的报告中显示,山西人口约1100万人,这也成为阎锡山最大的后盾和底气。土地革命时期,最大的一块红军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鼎盛时,所辖区域的人口也不过300余万。



第三,山西经过阎锡山几十年的建设,成为了全国各省份中名列前茅的模范省。与大多数只会压榨掠夺的军阀们不同,阎锡山在民国无数的军阀中,以擅长经营和建设著称。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山西省在全国各省份中都可堪称优秀。

尤其是大名鼎鼎的太原兵工厂,所仿造的日本三八式步枪,质量之优异,完全可媲美日本本土所产的三八式步枪。稳定的社会、相对完善的工业和农业体系,也使得阎锡山有足够的税收和经济实力,能够参与“争霸”天下。



第四,阎锡山麾下还有一支高达几十万人,装备精良,战斗力也并不差的晋绥军。在民国,无论有多高的声望,多大的政绩,多完美的操守,都是虚的,仅是锦上添花而已,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手头”的实力。作为军阀,手下的部队就是他们依仗的根本。


深知“有枪才是草头王”的阎锡山,始终牢牢的掌握着他的命根子——晋绥军,这也是他能够牢牢掌控山西的根本原因。中原大战失败后的阎锡山,之所以能够东山再起,与他始终能够牢牢掌控晋绥军有着极大的关系。


鸢飞九天2018


阎锡山,近代山西的传奇人物,被称为“山西王”,与开国元帅徐向前属于老乡,家乡一水之后,最后也是“一水之隔”,历史终究无法将两位山西大将汇流。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阎锡山在山西首举义旗,推翻了清王朝在山西的统治,并宣告独立,这在京师附近省市,是很难得的举动。

阎锡山管辖的晋绥军10万余人,以善打防御战出名。在北洋时期,阎锡山归北洋政府管辖之内,主要接受北洋政府的管理。阎锡山统治的晋绥军,在近代混战时期基本属于守势,所以成为各方势力争取的对象。世人皆言阎锡山精明,因为阎锡山大部分时期都会选择避开战争的中心区,努力维持中立局面。中原大战时期,阎锡山大部分时间按兵不动,静待天下局势。在国民党领带的南方军队北伐时期,阎锡山以维护中央统一为名,首度接受改旗易帜,接受大一统中国。

阎锡山,尽量不打仗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山西教育和经济。所以,在阎锡山时期,山西老百姓支持阎锡山的统治,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老家吕梁


要想成为军阀就要有地盘、有钱、有军队。


阎锡山曾经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代新式军官),从日本留学归国之后,在山西新军当了一名标统(团长)。辛亥革命时,身为同盟会会员的新军标统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省的督军,从此,阎锡山掌握了整个山西省的军权。

阎锡山掌权后,将自己的军队改称晋军。阎锡山能见风使舵,当袁世凯和北洋政府强大时,就依附北京政府。护国战争时,阎锡山派晋军加入了北洋军一方,但损失惨重。护国战争之后,阎锡山闭门造车,致力于山西省经济的发展。



阎锡山的势力还深入到了绥远,因此阎锡山的军队又被称为“晋绥军”。

综上所述:阎锡山控制了山西省和绥远省,又将山西建成了“模范省”,还有晋绥军作为支柱。加之阎锡山比较狡猾,使其能够统治山西长达38年,是名副其实的“山西土皇帝”。


历史军魂


待时借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阎锡山最擅长的方法,以此实现在一定时间内实力的膨胀,进而独霸一方。其崛起的三步,获得绥远、获得华北、最终到中原大战回到从前。

1、翻手为云,获得绥远

1924年阎锡山在二次直奉战争中,阶段京汉铁路,阻击直系援兵北上。

之后冯玉祥部国民军迅速壮大,绥远、河北、河南,甚至陕西,接近四面围困山西,且有图晋之志。

(直奉战争)

在1926年的对国民军作战中,阎锡山与直军、奉军合作,率晋军参战,在战后

获得绥远地盘


2、覆手为雨,取得华北

阎锡山在对冯作战上是坚决的。但随着冯部作战不利,所部西撤到绥远西部,控制京绥路西段的阎锡山开始拒绝奉军西进。

在国民军改为国民革命军响应北伐,南下陕西、河南的时候。阎锡山站到了奉军对面,开始对奉军作战。

从1927年6月开始坚持到1928年4月,战局逆转。作为牵制奉军南下,且第一个进津京的部队来说,自然获得了较大的地盘犒劳。

察哈尔、河北、津、京都成了阎锡山的地盘。

3、问鼎中原,建极北平

北伐让阎锡山迅速膨胀,实力进入新军阀顶尖系列。

新军阀形势图

之后因为编遣问题,桂系、西北军、张发奎、唐生智、石友三等多次反蒋,先后失败。

有实力的被打到了幕后,在观望的阎锡山不自觉成了大佬。

兵强、资历老、地盘大,这三条两条不弱于蒋,一条比蒋强。

故而被推为最高领导,争霸天下,这是其一生的巅峰。中原战役,以失败而告终。

(中原大战)

总结:

对国民军作战,阎锡山获得了绥远;对奉军作战,阎锡山获得了华北两省两市;随着各处反蒋的失败,自然成为反蒋领袖,终究功亏一篑。

这就是阎锡山凭借一省争霸天下的过程。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不可否认,阎锡山是个军阀。但他和北洋时期的其他军阀不一样,他是革命党出身。

阎锡山曾经在日本留学,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正牌毕业生——蒋介石也号称毕业于这所军校,可他只是个预科生,和阎锡山这样的正规毕业生有着天壤之别。

正是在日本留学期间,阎锡山加入了同盟会。

回国后,他回到了老家山西。然后就赶上了辛亥革命,他登高一呼,也革命了,趁机宣布山西脱离清廷控制,获得了山西的大权。

从此之后,山西就一直是阎锡山的自家后院,没人能够染指。

阎锡山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这使得他在波澜诡谲的历史风云中,屹立不倒。

阎锡山的原则性,就是不管天王老子,谁也别想把势力发展到山西;阎锡山的灵活性,就是不管谁当老大,他都在口头上表示服从。

比如袁世凯当老大时,阎锡山虽然是革命党出身,却对老袁非常恭顺。当然,袁世凯也很识趣,任由阎锡山在山西称雄,他绝不掺和。

蒋介石北伐时,阎锡山又摇身一变,变回了革命党,加入了北伐的革命队伍中。

此后,虽然在中原大战时与蒋介石短暂地掰过手腕,但他很快就意识到,蒋介石将是下一个袁世凯。此后,他便一直对蒋介石很恭顺。

当然了,不管对谁,恭顺都是一种战术。自始至终,蒋介石的势力都没能进入山西。

阎锡山为了防备蒋介石,甚至把山西境内的铁路轨道都修成了窄的。当时,全国通用的铁路轨道是1.43米宽,可山西境内的铁轨只有1米宽。阎锡山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蒋介石利用火车运兵进入山西。

阎锡山一辈子,就像一个老财主一样,只想保住山西这一亩三分地。他不去抢别人的,别人也甭想抢他的。

还别说,在山西这块地盘上,阎锡山还是倾注了很多心血的。他虽然手握晋绥军这么一支队伍,但只为自保,绝不轻启战端。因此,山西在阎锡山的治下,几乎成了一片乐土。山西百姓安居乐业,饮水思源,竟然都很感激他,支持他。

就这样,山西被阎锡山搞成了铁板一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不管谁当老大,都得靠着阎锡山治理。因此,阎锡山就成了独霸一方的军阀。


趣谈秘史


第一点,和山西的地理位置有关。山西主要以高原地形为主,山脉众多,地势险要,关隘易守难攻。山西西南背靠吕梁山和黄河,东依太行山,北临长城,境内分布有恒山,五台山等多做大山,这就从客观上造成了山西省其实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地势,境内情形复杂,不容易被攻陷。

第二点,阎锡山的晋绥军一直活跃于山西境内,几乎很少跨境出战,也没有参与那么多的军阀混战。除了当年的中原大战之外,阎锡山很少主动去攻击别人的地盘。阎锡山奉行的是地方保护主义,连他在山西境内修筑的铁路都和全国的不一样宽,导致交通方面与世隔绝。我不出兵去打你们,你们也别想进来打我,这就是阎锡山内心真是的想法,我就做我的土皇帝,你们去争霸天下吧。


小镇月明


这个问题其实问得非常好,要想真正回答好可以从很多方面,很多角度来谈,至少,我觉得一天写一篇可以一星期不重复。今天从建功立业不得不说用人的角度来谈谈。

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历史上但凡成就伟业的英雄人物除了自身是天降大任舍我其谁的猛人外,能识人,能用人,知人善任都是普遍的特点。刘邦能建大汉离不了萧何,张良,韩信的辅佐。那老阎的萧张韩又是谁呢?



老阎的萧我认为是赵戴文。老赵老阎少小离家东渡日本,参加同盟会,驱除鞑虏,情谊深厚,1909年两人回国时各揣一枚炸弹在上海登岸时,老阎舍命救朋友把老赵身上的炸弹放自己身上,说如果被发现你就说不认识我。多么侠肝义胆的朋友!老阎这一举换来了老赵一辈子的辅佐跟随。一辈子在大是大非面前提醒老阎,帮助老阎!



老阎的张我认为是杨爱源。杨此人深谋远虑,腹有甲兵,为人忠勉,列老阎十三高干之首,在晋绥军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老阎人生的高峰是中原大战,老阎人生的败笔也是中原大战!中原大战是老阎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把苦心经营了十几年的晋绥军实力毁之大半。战前杨做为察哈尔省主席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不能打,打则必败,可见此人的眼光和谋略,但明知不可不为又全力以赴并且在战败后整理晋绥军为阎东山再起立下汗马功劳。



老阎的韩我认为是傅作义。老傅和老阎38年后分道,老傅到八战区以至后来成了老阎的上级华北剿总司令。老傅是在晋绥军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是老阎看着提拔起来的。老傅能打善战,百灵庙,忻口,特别是太原战役。当时日寇两个师团从北和东两个方向包抄太原,娘子关失守,太原肯定守不住。晋绥军将领没人敢守太原,而老傅不计较个人得失领命守太原,虽最后失败但不失为一员虎将,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但凡创立伟业的人一定知人善任,老阎用人既任人唯亲,人说会说五台话能把洋刀挎!但更任人唯贤,特别是在抗战前后。他曾说我如还能得两人必能得天下,可惜那两人不为他所用。

一家之言,您权且笑之!


一沙3


纵观整个民国时期,像阎锡山这样甘愿蜗居一省之地,几乎从不向外扩张,但又能与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西北冯玉祥、东北张作霖等并列的军阀,几乎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

那么,阎锡山凭什么仅靠一个山西,就能成为独霸一方的军阀呢?

首先是阎锡山这个人,他有控制山西的能力,也有搅动天下的资本。阎锡山1883年出生于山西忻州的农村,小时候读过书,做过小买卖,1900年为了躲债跑到太原当伙计,但英雄不怕出身低,当着伙计的阎锡山考入了山西武备学堂,因成绩良好被公派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这说明什么?说明阎锡山有志向,也肯努力。

(年轻时的阎锡山)

在日本留学的阎锡山,1905年就加入了同盟会,而且与孙中山关系很好,

是同盟会的元老之一,入会比蒋介石都早了好几年。这说明什么,说明阎锡山资格老啊,人脉也高大上。

(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

辛亥革命爆发后,阎锡山与杨彭龄、张煌等同盟会员紧接着就在太原起义,杀死巡抚陆钟琦,28岁的阎锡山被推为都督,之后他率军北上绥远,攻克包头、萨拉齐等地,与吴禄贞组成燕晋联军,进军石家庄,威逼京城。后又脱离国民党,转投袁世凯,被正式任命为山西都督,开始了三十八年的“山西王”生涯。这说明什么,一是阎锡山对山西有功,主管山西名正言顺,二说明阎锡山清楚地知道什么才对自己有利,理想主义之类的不过是个梯子罢了。

说完阎锡山这个人,再说山西这个地方。自古山西都是四面环山,易守难攻,而且阎锡山一贯奉行的“我不出去,你们也别进来”的策略,就连火车铁轨都比外省的窄一些,这种情况下,只要把好几个要道,别的军阀就攻不进山西来。所以,客观上给了阎锡山能大力发展山西经济、教育、军事的机会,以至于他主政十多年后,山西就成了民国的“模范省”。

(关二爷,山西人)

山西地方好,山西人也忠诚。阎锡山主管山西后,信任重用的也都是山西人,手下聚拢了一大批山西的军事、经济、政务精英,这些人坚决地支持阎锡山统治,帮助阎锡山把山西经营得水滴不透。沈醉在《戴笠其人》中写道:“所有军阀中最难对付的就是山西“九尾狐狸”阎锡山……无从下手。”

(五妹子阎慧卿)

1949年,阎锡山逃奔南京后,太原解放时,连同他的堂妹“五妹子”阎慧卿、梁敦厚等一批山西官员(据阎锡山自己说有五百人,即便事实上没有这么多,也是有一些的)集体自杀,为其尽忠。就连他去世后,也有二十多名山西部下为他守墓,直到现在还有朔州人张日明每天给他上香扫墓,这一扫就坚持了近六十年。由此可见,这些山西人对阎锡山的忠诚与拥护。

以上,阎锡山自己有本事,山西人也给力,这就是阎锡山能仅靠山西就成为独霸一方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