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說春秋101:“鉏麑觸槐”,與眾不同的刺客

“鉏麑觸槐”是記載於《左傳》裡的典故,內容講述了一個看似普普通通的刺客,最終卻做出了令人稱讚的舉動。

上回說到,趙盾為了使晉靈公改過自新,不再做那些荒唐的事情,不厭其煩的對晉靈公進行勸阻,終於引起了晉靈公的惱怒,於是晉靈公決定採用特殊手段徹底解決這個麻煩。

晉靈公的辦法就是找一名刺客直接將趙盾除掉,他找來的這人,名字叫做鉏麑,是晉國出了名的大力士,身手也不錯,平時跟在晉靈公身邊,專門為他處理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典故說春秋101:“鉏麑觸槐”,與眾不同的刺客

晉靈公叫來鉏麑,把計劃對他說了,鉏麑作為下人,對晉靈公自然是要言聽計從,況且對他來說,這種行刺的事情輕而易舉,根本用不著花費多大的力氣。

當天晚上,鉏麑準備好了行刺用的匕首和其他工具,眼看時間差不多了,他悄無聲息的出了門,一路摸黑來到了趙盾家附近。

等他到達趙盾家門口時,時間已經接近黎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會兒還正沉浸在甜美的夢鄉之中,趙盾的家人自然也不例外,所以他家四周一片寧靜,偌大的院落中幾乎看不到什麼人,鉏麑藉著夜色的庇護,很快就找到了趙盾所在位置。

讓鉏麑感到驚訝的是,這時候的趙盾並沒有同其他人一樣在臥房之中睡覺,而是穿戴整齊,正襟危坐在廳堂裡,表情看上去莊重而嚴肅,如同面對著國君一般。

鉏麑遠遠望著仍舊帶著疲倦的趙盾的臉龐,很快就明白了,趙盾之所以起得如此早,一定是怕耽誤了上朝的時辰,而從他家中其他人並未因此受到影響可以推斷出,趙盾這樣的早起絕不是偶然之舉,應該是長期堅持下來的。

趙盾身邊這時候沒有一個人保護,如果鉏麑想要衝上去結束趙盾的性命,幾乎算是易如反掌,但鉏麑面對著眼前景象,竟產生了一絲猶豫。他在內心裡對自己說:“現在天還未明,大多數人都在休息,相國卻已經提前開始為國事操勞,他一人在家,仍不忘君臣之禮,目光中流露出對主公的敬畏和對百姓的關愛,這樣的人,如果死在我的手裡,那我就是晉國天大的罪人,我的子孫世世代代都會在晉國抬不起頭,可我畢竟君命在身,要是就這樣離開,那就是抗旨不遵,同樣是大逆之罪,看來我只有一死,才能向主公和國人表明我的一片赤誠。”

典故說春秋101:“鉏麑觸槐”,與眾不同的刺客

想到這裡,鉏麑默默離開趙盾家的大門,看到門外立著一顆粗壯的老槐樹,鉏麑想也沒想,徑直走到槐樹底下,對著宮殿方向拜了三拜,然後當場撞樹而死。

這就是“鉏麑觸槐”的典故。

又過了一會兒,趙盾家大門敞開,一輛馬車緩緩從裡面駛出,前面有兩名挎著寶刀負責保衛的人,他們很快發現了老槐樹下躺著的屍體,驚詫不已,立即上前查看,趙盾和其他人也跟了過來,他們發現躺在地上的人腦漿迸裂,早已不成人形,再細看時,此人一身黑衣裝束,身上攜有利刃、繩索等工具,趙盾官場歷練多年,單憑眼前的場景就已經對事情的經過有了大致瞭解,他告訴眾人說:“此人應該是來行刺我的,但最終卻沒有下手。”

眾人都疑惑他究竟受誰指使,趙盾想了想說:“如今恨我恨到想讓我死的,恐怕也只有主公了。”

大家一聽這話心裡都慌了,紛紛勸阻趙盾最好還是不要再去上朝,趙盾搖搖頭,堅定的對眾人說:“這位義士昨夜如果想要取我性命可以說是手到擒來,可他卻寧可用自己的命來換我的命,那就是出於對我的信任,為了報答他,我只能盡我作為一名臣子的職責,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典故說春秋101:“鉏麑觸槐”,與眾不同的刺客

說完趙盾趙盾囑咐手下將鉏麑的屍身就埋在這顆槐樹之下,他自己匆忙上車,在護衛的陪伴下趕著去上早朝了。

晉靈公今天起得也格外的早,他料定昨晚鉏麑一定已經順利完成任務,如今沒了趙盾,以後再也不會有人敢來干涉自己,他可以放心大膽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了,晉靈公剛打算派人通報今日免朝,手下卻來彙報說相國已在門外恭候。

晉靈公大失所望,儘管他心裡很不情願,但畢竟羽翼未豐,還不敢和趙盾公然對著幹,只好命人為他更換朝服,準備接見趙盾和其他群臣。

鉏麑的失敗讓晉靈公心中十分不痛快,但他也並沒有打算就此放棄,接下來他將尋找更加極端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那麼這一次晉靈公又會做出怎樣的舉動,趙盾又能否再次化險為夷呢?君臣二人的矛盾最終又將如何收場?

下一期的春秋典故:“董狐直筆”將會為您揭曉答案,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