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種種行為,到底是在增益自己,還是在損傷自己?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精深在什麼地方?東臺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性,發展到了極致。

這上下幾千年的文明裡,任何聖人賢德,都會在自己的著作中有所表達,哪怕是那些純粹做學問的,也無不站在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和闡述自己的觀點。

連三歲黃口小兒都能朗朗上口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說的就是人性。

那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現象,中國人是非常熱衷於自謙的,甚至是自損的?

《道德經》:種種行為,到底是在增益自己,還是在損傷自己?

舉幾個例子,中國人叫自己的老婆“賤內”、“糟糠”,叫自己的兒子“犬子”、“小犬”,稱呼自己“在下”、“鄙人”,稱呼自己的房子“寒舍”、“蓬蓽”,稱呼自己寫的字“塗鴉”、“手墨”,稱呼自己的徒弟為“劣徒”。甚至“孤家寡人”這樣的自稱,也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有資格。

我們稱呼別人,喊別人的老婆為“夫人”,稱呼別人的兒子叫“虎子”,稱呼別人“閣下”、“兄臺”,稱呼別人的房子“寶宅”、“貴府”,稱呼別人寫的字“墨寶”,稱呼別人的徒弟“高足”。

如果反過來,肯定會貽笑大方。那麼中國人為什麼這麼熱衷幹“自損自謙”這個事呢?

可能很多人會說,因為大家都是這樣的啊,這是一種中華文明的氛圍,那這種氛圍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道德經》:種種行為,到底是在增益自己,還是在損傷自己?

如果說是具體哪一個人影響了這種文化,恐怕不大說得過去,但是今天可以從兩千五百年前的《道德經》中發現這麼一個出處。

《道德經》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這段文字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道產生了一,一又產生了二,二又產生了三,三能產生萬物。所以萬物都是具有陰和陽的特性,在道的作用下運轉,相生相剋。

人最厭惡的,就是孤單,無助,沒有依靠這樣的狀態,而王公貴族卻這樣自稱。

所以,萬事萬物就是這樣,看上去是損害,其實是在增益。而有些增益的行為,卻是在損害。

以前的聖人是這麼和我說的,我就和你們這麼說。強悍囂張的人,會死的得不到所在。我會一直這麼做,奉為我最高的教義。

《道德經》:種種行為,到底是在增益自己,還是在損傷自己?

在這一段文字裡,最有爭議的就是“道生一”這一段話,很多人,包括兩千多年的學者和先賢,都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東臺也沒有老子附身,說不出個所以然。只能這麼粗淺的理解為:道是世界的本源,所以道產生了世界,世界就是這個一。而世界又分為天地,所以天地是這個二。天地之間又產生了陰、陽、氣這三種屬性,再由三種屬性衍生出了世間的萬物。(歡迎各位大師表達對這幾句話的理解和闡述,感謝)

爭議很少的部分就是後面這幾句話了,也是今天我們討論的重點:人為什麼要自謙自損?

原來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陰陽和氣的作用,而陰陽基本上是會自動的相互轉化和平衡,再加上氣的運轉作用,所以出現了這種現象:去損壞一個事物的時候,相反會使這個事物增益。去過分增益的時候,又會使事物被損壞,這麼講可能有些難理解,筆者再打幾個比方吧。

《道德經》:種種行為,到底是在增益自己,還是在損傷自己?

我們把一棵樹上生得很低的枝椏砍掉,這棵樹不會死,相反的,它會向上生長,長得又粗又高。我們拼命的給植物施肥,希望它長得壯實,結果反倒被肥料“燒死”了。

我們拼命的給孩子灌輸很多知識,希望他非常有學問,結果可能會引起他的叛逆,反而討厭學習。我們到處和別人講自己怎麼怎麼厲害,有什麼輝煌的歷史,結果倒讓人覺得自己浮誇,主動疏遠我們。我們時時刻刻保持自謙,別人會喜歡和我們交往,願意和我們講真話,提中肯的意見。

這些現象就是老子所說的“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道理就是這麼簡簡單單,明明白白。

《道德經》:種種行為,到底是在增益自己,還是在損傷自己?

由此可見,聖人不會口出誑語,人性天生就是如此。那麼,我們既然明白了這個道理,又怎麼會故意以身試法呢?

再看我們身邊,哪一個成功的人,不是對社會貢獻非常大的人?一味的只追求自己的利益的人,最後不是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道德經》之所以在兩千多年來深受世人的追捧,就在於它有“嚼勁”,越是細細的咀嚼,越是有不一樣的味道。

歡迎大家關注東臺翻古,陸續和大家分享讀《道德經》的感悟,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